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248节(2/3)
兰陂的最佳选址;而各种船只的模型就放在杭州的海事茶馆中,蔡京一见,便统统学了来,于是才有了向天子呈现海战的这一套器具。
蔡京这一整套“新颖”的呈现方式,的确令天子赞许有加,但是,对于大宋天子而言,东南沿海的海寇并不是什么大事,相反,西北二虏一直为祸中原,尤其是西夏,真正是甩不脱的心腹之患。
因此天子更想要陆战,想要考察火炮应用在陆战之上的效果。
蔡京当堂打了包票,表示经过水军这一年多来的操练,火炮的安全性早已验证无疑。当年文彦博立力阻天子亲临观摩火炮演练,那点理由已经不存在了。
此刻蔡京自荐在南御苑为天子演武,以展示火炮的使用。
赵顼欣然应允。
谁知,在蔡京上崇政殿奏对,用立体舆图向天子演示过海战之后,此次前往两浙路观摩水军的走马承受童贯,也向天子赵顼密奏,军器监南方作坊,不仅仅研制出了火炮,还发明了火铳。
火铳可供单兵使用,能由步骑兵随身携带,适合进攻;然而在水军远距离海战时用处甚小。所以蔡京的水军里并未配备火铳。
蔡京上表请功的时候,也从未提到过火铳。
这下可好,童贯一句话带出了军器监的其他功绩。天子当即下诏,除了组建水军有功的钱塘尉蔡京以外,另外召见两浙路巡视沈括、军器监南方作坊主事众人一起上京,并与军器监丞贺铸一道入对。
严格来说,明远是军器监南方作坊的“编外人员”,并不在天子召见的范围内。但是沈括接到旨意时,得到了天子口谕,希望明远能一并上京,见上一见。
而这时,明远已经“送考”,与秦观他们一道上京去了。沈括一直到了汴京城,才找到机会将这个消息通知明远。
此刻见了吕惠卿,对方好奇他为什么提前上京了,于是明远便随口找了这么个理由搪塞过去。
吕惠卿神色倏忽之间变了两三次,应当也是没想到明远竟能有这样的能量,能上达天听。他为了“安置”明远所做的一切安排,看来都实现不了了。
然而事实上明远也未全想好:赵顼想要见他,他是不见呢,还是不见呢?
第233章 亿万贯
蔡京在南御苑的演武场里, 时时感到郁闷与不甘。
适才他带着手下几名水军精锐,在官家面前演练火炮的发射,这些火炮发出的砲弹,都至少打出了八百步的好成绩。
只是南御苑里比不了水上。
蔡京的战船在水上演武时, 一发砲弹飞出, 能够激起高达数丈的水花, 蔚为壮观。可是现在在南御苑里,飞出的炮弹只能腾起烟柱尘土……数百步之外, 官家都不知看得清看不清。
蔡京偷偷抬眼看向天子的方向。
只见上首御座上的赵顼,脸上流露出喜不自胜的表情。而官家身边站着的一名太监,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颏下有几缕胡子——这副外表太过威风了, 根本就不像是个太监。
蔡京一见那名叫童贯的太监就觉得不喜。
蔡京最喜吃独食, 不喜与人分功——而钱塘水师也确实是他独力建起来的, 若没有他蔡京, 明远估计到现在都还在急急惶惶地四处求人。
然而就是这么个由赵顼派去到地方上巡视的走马承受, 没让蔡京如愿以偿地独占功勋, 而是将沈括、吴坚等人都从杭州召来, 并且带来一样连蔡京也未见过的火器, 到这南御苑来演武。
此刻军器监的匠作官吴坚正在发号施令。
吴坚面前有一支由军器监下辖将校组成的一支三十人的小队。这支小队排列成三排, 每排十人, 每人手中都托持着一支长约两尺五寸,形如竹管的物品。
远处,京营禁军士卒正在将靶子放到距离这个十五人小队一百五十步的地方去。
沈括则在官家身边轻声慢语地解释:这种火器叫做“火绳枪”, 射程在一百五十步时, 威力能够达到极大值;士兵填弹和重燃火绳的最快速度是六十秒, 平均速度则是八十秒……
官家赵顼一面听,一面低头盯着手中的一枚金壳怀表,是从沈括处“借”来的——如今大内之中,也只有崇政殿放置了自鸣钟,赵顼还未开始使用怀表。即便是大宋官家,也还需要慢慢适应“分”“秒”的概念。
蔡京一面听,一面在心中冷笑:
要是军器监真的想将这样一种火器推行到军中去,那是必定会被人笑的。
射程只有一百五十步,填弹与发火需要几十个呼吸的时间……这样比下来,也就是普通弩弓的效果,造价却比神臂弓和床子弩要昂贵不少。
蔡京想得正美,那边吴坚主持的演练已经开始了。
只见列队的士兵连环上前,第一排士兵将事先已准备好的火绳枪引燃发火,枪中的石弹伴随着一声声爆竹般的响声,飞出枪膛,扎在对面的靶子上。
第一排士卒射击完毕,立即向后退上两步,开始飞快地重新填弹。
这时第二批士卒已经上前,瞄准、发射——随后再退回上一批队友们的身后。
待到第三排士卒将手中火绳枪的枪弹放出,原
蔡京这一整套“新颖”的呈现方式,的确令天子赞许有加,但是,对于大宋天子而言,东南沿海的海寇并不是什么大事,相反,西北二虏一直为祸中原,尤其是西夏,真正是甩不脱的心腹之患。
因此天子更想要陆战,想要考察火炮应用在陆战之上的效果。
蔡京当堂打了包票,表示经过水军这一年多来的操练,火炮的安全性早已验证无疑。当年文彦博立力阻天子亲临观摩火炮演练,那点理由已经不存在了。
此刻蔡京自荐在南御苑为天子演武,以展示火炮的使用。
赵顼欣然应允。
谁知,在蔡京上崇政殿奏对,用立体舆图向天子演示过海战之后,此次前往两浙路观摩水军的走马承受童贯,也向天子赵顼密奏,军器监南方作坊,不仅仅研制出了火炮,还发明了火铳。
火铳可供单兵使用,能由步骑兵随身携带,适合进攻;然而在水军远距离海战时用处甚小。所以蔡京的水军里并未配备火铳。
蔡京上表请功的时候,也从未提到过火铳。
这下可好,童贯一句话带出了军器监的其他功绩。天子当即下诏,除了组建水军有功的钱塘尉蔡京以外,另外召见两浙路巡视沈括、军器监南方作坊主事众人一起上京,并与军器监丞贺铸一道入对。
严格来说,明远是军器监南方作坊的“编外人员”,并不在天子召见的范围内。但是沈括接到旨意时,得到了天子口谕,希望明远能一并上京,见上一见。
而这时,明远已经“送考”,与秦观他们一道上京去了。沈括一直到了汴京城,才找到机会将这个消息通知明远。
此刻见了吕惠卿,对方好奇他为什么提前上京了,于是明远便随口找了这么个理由搪塞过去。
吕惠卿神色倏忽之间变了两三次,应当也是没想到明远竟能有这样的能量,能上达天听。他为了“安置”明远所做的一切安排,看来都实现不了了。
然而事实上明远也未全想好:赵顼想要见他,他是不见呢,还是不见呢?
第233章 亿万贯
蔡京在南御苑的演武场里, 时时感到郁闷与不甘。
适才他带着手下几名水军精锐,在官家面前演练火炮的发射,这些火炮发出的砲弹,都至少打出了八百步的好成绩。
只是南御苑里比不了水上。
蔡京的战船在水上演武时, 一发砲弹飞出, 能够激起高达数丈的水花, 蔚为壮观。可是现在在南御苑里,飞出的炮弹只能腾起烟柱尘土……数百步之外, 官家都不知看得清看不清。
蔡京偷偷抬眼看向天子的方向。
只见上首御座上的赵顼,脸上流露出喜不自胜的表情。而官家身边站着的一名太监,身材高大,相貌堂堂, 颏下有几缕胡子——这副外表太过威风了, 根本就不像是个太监。
蔡京一见那名叫童贯的太监就觉得不喜。
蔡京最喜吃独食, 不喜与人分功——而钱塘水师也确实是他独力建起来的, 若没有他蔡京, 明远估计到现在都还在急急惶惶地四处求人。
然而就是这么个由赵顼派去到地方上巡视的走马承受, 没让蔡京如愿以偿地独占功勋, 而是将沈括、吴坚等人都从杭州召来, 并且带来一样连蔡京也未见过的火器, 到这南御苑来演武。
此刻军器监的匠作官吴坚正在发号施令。
吴坚面前有一支由军器监下辖将校组成的一支三十人的小队。这支小队排列成三排, 每排十人, 每人手中都托持着一支长约两尺五寸,形如竹管的物品。
远处,京营禁军士卒正在将靶子放到距离这个十五人小队一百五十步的地方去。
沈括则在官家身边轻声慢语地解释:这种火器叫做“火绳枪”, 射程在一百五十步时, 威力能够达到极大值;士兵填弹和重燃火绳的最快速度是六十秒, 平均速度则是八十秒……
官家赵顼一面听,一面低头盯着手中的一枚金壳怀表,是从沈括处“借”来的——如今大内之中,也只有崇政殿放置了自鸣钟,赵顼还未开始使用怀表。即便是大宋官家,也还需要慢慢适应“分”“秒”的概念。
蔡京一面听,一面在心中冷笑:
要是军器监真的想将这样一种火器推行到军中去,那是必定会被人笑的。
射程只有一百五十步,填弹与发火需要几十个呼吸的时间……这样比下来,也就是普通弩弓的效果,造价却比神臂弓和床子弩要昂贵不少。
蔡京想得正美,那边吴坚主持的演练已经开始了。
只见列队的士兵连环上前,第一排士兵将事先已准备好的火绳枪引燃发火,枪中的石弹伴随着一声声爆竹般的响声,飞出枪膛,扎在对面的靶子上。
第一排士卒射击完毕,立即向后退上两步,开始飞快地重新填弹。
这时第二批士卒已经上前,瞄准、发射——随后再退回上一批队友们的身后。
待到第三排士卒将手中火绳枪的枪弹放出,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