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氏女 第3节(2/3)
陛下还是皇夫,似乎都不该向北面如此深入。
因此谢川远远望见假山上亭中坐着的少女也不意外,他们总是常见的。毕竟凭姬氏微薄的几支血脉来算,两人虽然已经出了三族,但还是亲戚。
一直有传闻说,姬氏如今血脉单薄是天数已尽,尤其是几个远支老亲王的孩子也多半夭折,偶尔有活下来的也是病弱。
流言蜚语不可信,但清河县主身体在生产后变得极为糟糕。恭王夫妇的其他子嗣一个也没能活着长大,满心记挂长女。
不出意外的话,谢川也是恭王府未来的继承人。
清河县主出嫁时家里还有一弟一妹,恭王也就不曾对外孙姓氏有所要求,谁能想到这些孩子最终都病没了。恭王府绝嗣近在眼前,女帝曾与清河县主笑谈,预备使姬羲元与谢川的孩子姓姬,即使不承恭亲王爵,日后起码也会有王爵。这大概也是陛下会为两人指婚的原因之一。
封赐国姓是荣耀,但对传承千载的世族来说并不稀罕。不过在皇权越发兴盛的当今,谢氏子弟众多也不会为了一个谢川硬抗。面上虽然高兴,私底下指不定怎么骂娘。
就谢川来看,这段婚姻无论结果如何,他的未来最好不过下一个闵清洙。
夫妻一体,必有主次。如果姬羲元要进一步,谢川就必须像闵清洙一样退居二线。早年时闵清洙也曾驰骋疆场,人称一句少年将才。现在的闵清洙大半的力气怕是都耗在繁华的皇城中了。
有得有失,只能兀自思量。
婚事是多方配合下共同促成的,谢川并没有打破它的打算。
他上前行礼:“臣谢川请殿下安。”
在大周。如果不是直属官吏是不会称臣的。文武百官会对皇帝称臣,但东宫属官只对皇储称臣,各府官也是如此。“称臣”是将身份摆明:二人以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姬羲元颇为高兴,客气道:“表兄免礼。”拿过茶壶为之斟茶。
谢川顺意入座。
钱玉已复命去,放眼望去并无第三人。
姬羲元放下手中玉壶,“表兄与我相熟十载,对彼此都算是了解。我也不与表兄客套,便直说了。”
谢川捧茶莞尔,“既然已是多年交情了,殿下何须一问。”
七岁之后,一年未必见得了三面,实在是很有水分的交情。
“听阿姝说表兄才华不凡,有百闻百晓之名。阿姝内敛,便是夸人也留三分余地,既然能认同这句话,显然表兄之才,可堪冠绝。”
姬姝本为清河县主幼女,女帝早年嫌子嗣单薄,将清河县主与温长公主之女过继名下,赐国姓。因此,姬姝与谢川是实打实的亲兄妹。
两人相识多年,相互间多有了解。姬羲元言语间并不喜欢客套,今日一而再的夸很是奇怪。谢川不明其意,自谦道:“世界之大,不敢说尽知,臣不过是多读了几本杂书罢了。阿姝不过是因兄妹之情偏心于臣。”
谢家的兰芝玉树即使是自谦,这自谦里实属有三分自傲。
姬羲元初次听见离谱的传闻时也只是付之一笑,就是话本子里的百晓生也是个老头子,更何况现实。
“我知道圣旨一下,总有人将表兄比之阿耶,实在是不成样子。说句大胆的话,陛下将将而立,何必早立储君。”
这话姬羲元敢说,谢川却不好接,饮茶入喉堵住嘴。
好在姬羲元也不要他回答,自顾自接着说:“我想问问表兄对今明两年的科举怎么看,要是下场制科能有几分把握?”
明明是极轻柔的嗓音,落在谢川耳边犹如重锤敲金石,茶盏也放下了。
虽然没人规定男皇后不得参政,但众人还是默认了这一点。
要知道皇后闵清洙其实做了二十年的虚职,太尉的名头响亮,实际上经手的实务少得可怜,多是给女帝做副手。看起来风光,实际上有几分权力全看陛下信任。
但凡姬羲元有三分野望,也不该说出这种话。
他捏紧茶碗,“殿下怎么问这个?臣今年不满十五,不敢夸口比得过众多学子。”
“虽然没读过表兄文章,也闻一二风声。明年是好时候,表兄进考场,我也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表兄以为呢?”姬羲元握住谢川的手,将那盏茶从他手中取出来,又将自己的手叠上去。
即使姬羲元手指纤长,但是年差两岁,手难免显得娇小。姬羲元不喜欢娇小,会给人一种力量不足的感觉。幸好她年纪尚小,还有很多长高的余地。
长高和权势一样,都急不得。
“人是很难看着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硬生生剥夺的,我品尝了其中的痛苦,怎么忍心表兄也忍受?治国安邦、万古流芳,哪个读书习武的人不爱这个?表兄去吧,最好今年就去。登科后就不必再去国子监了吧?希望我后年进去的时候表兄已经出来了。”姬羲元摸了摸谢川捏红的手指,以及被磨平的茧。
一个人如果没有想法支撑,怎么才能一日不落的苦读十载,难道要像磨平茧子一样的磨平心中的壮志么?姬羲元厌恶被限制,也不准备去限制谢川。
谢川不去想姬羲元在筹谋什么,只握紧她的手反问:“必须今年?”
“对,只能是
因此谢川远远望见假山上亭中坐着的少女也不意外,他们总是常见的。毕竟凭姬氏微薄的几支血脉来算,两人虽然已经出了三族,但还是亲戚。
一直有传闻说,姬氏如今血脉单薄是天数已尽,尤其是几个远支老亲王的孩子也多半夭折,偶尔有活下来的也是病弱。
流言蜚语不可信,但清河县主身体在生产后变得极为糟糕。恭王夫妇的其他子嗣一个也没能活着长大,满心记挂长女。
不出意外的话,谢川也是恭王府未来的继承人。
清河县主出嫁时家里还有一弟一妹,恭王也就不曾对外孙姓氏有所要求,谁能想到这些孩子最终都病没了。恭王府绝嗣近在眼前,女帝曾与清河县主笑谈,预备使姬羲元与谢川的孩子姓姬,即使不承恭亲王爵,日后起码也会有王爵。这大概也是陛下会为两人指婚的原因之一。
封赐国姓是荣耀,但对传承千载的世族来说并不稀罕。不过在皇权越发兴盛的当今,谢氏子弟众多也不会为了一个谢川硬抗。面上虽然高兴,私底下指不定怎么骂娘。
就谢川来看,这段婚姻无论结果如何,他的未来最好不过下一个闵清洙。
夫妻一体,必有主次。如果姬羲元要进一步,谢川就必须像闵清洙一样退居二线。早年时闵清洙也曾驰骋疆场,人称一句少年将才。现在的闵清洙大半的力气怕是都耗在繁华的皇城中了。
有得有失,只能兀自思量。
婚事是多方配合下共同促成的,谢川并没有打破它的打算。
他上前行礼:“臣谢川请殿下安。”
在大周。如果不是直属官吏是不会称臣的。文武百官会对皇帝称臣,但东宫属官只对皇储称臣,各府官也是如此。“称臣”是将身份摆明:二人以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
姬羲元颇为高兴,客气道:“表兄免礼。”拿过茶壶为之斟茶。
谢川顺意入座。
钱玉已复命去,放眼望去并无第三人。
姬羲元放下手中玉壶,“表兄与我相熟十载,对彼此都算是了解。我也不与表兄客套,便直说了。”
谢川捧茶莞尔,“既然已是多年交情了,殿下何须一问。”
七岁之后,一年未必见得了三面,实在是很有水分的交情。
“听阿姝说表兄才华不凡,有百闻百晓之名。阿姝内敛,便是夸人也留三分余地,既然能认同这句话,显然表兄之才,可堪冠绝。”
姬姝本为清河县主幼女,女帝早年嫌子嗣单薄,将清河县主与温长公主之女过继名下,赐国姓。因此,姬姝与谢川是实打实的亲兄妹。
两人相识多年,相互间多有了解。姬羲元言语间并不喜欢客套,今日一而再的夸很是奇怪。谢川不明其意,自谦道:“世界之大,不敢说尽知,臣不过是多读了几本杂书罢了。阿姝不过是因兄妹之情偏心于臣。”
谢家的兰芝玉树即使是自谦,这自谦里实属有三分自傲。
姬羲元初次听见离谱的传闻时也只是付之一笑,就是话本子里的百晓生也是个老头子,更何况现实。
“我知道圣旨一下,总有人将表兄比之阿耶,实在是不成样子。说句大胆的话,陛下将将而立,何必早立储君。”
这话姬羲元敢说,谢川却不好接,饮茶入喉堵住嘴。
好在姬羲元也不要他回答,自顾自接着说:“我想问问表兄对今明两年的科举怎么看,要是下场制科能有几分把握?”
明明是极轻柔的嗓音,落在谢川耳边犹如重锤敲金石,茶盏也放下了。
虽然没人规定男皇后不得参政,但众人还是默认了这一点。
要知道皇后闵清洙其实做了二十年的虚职,太尉的名头响亮,实际上经手的实务少得可怜,多是给女帝做副手。看起来风光,实际上有几分权力全看陛下信任。
但凡姬羲元有三分野望,也不该说出这种话。
他捏紧茶碗,“殿下怎么问这个?臣今年不满十五,不敢夸口比得过众多学子。”
“虽然没读过表兄文章,也闻一二风声。明年是好时候,表兄进考场,我也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表兄以为呢?”姬羲元握住谢川的手,将那盏茶从他手中取出来,又将自己的手叠上去。
即使姬羲元手指纤长,但是年差两岁,手难免显得娇小。姬羲元不喜欢娇小,会给人一种力量不足的感觉。幸好她年纪尚小,还有很多长高的余地。
长高和权势一样,都急不得。
“人是很难看着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被硬生生剥夺的,我品尝了其中的痛苦,怎么忍心表兄也忍受?治国安邦、万古流芳,哪个读书习武的人不爱这个?表兄去吧,最好今年就去。登科后就不必再去国子监了吧?希望我后年进去的时候表兄已经出来了。”姬羲元摸了摸谢川捏红的手指,以及被磨平的茧。
一个人如果没有想法支撑,怎么才能一日不落的苦读十载,难道要像磨平茧子一样的磨平心中的壮志么?姬羲元厌恶被限制,也不准备去限制谢川。
谢川不去想姬羲元在筹谋什么,只握紧她的手反问:“必须今年?”
“对,只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