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2/6)
子说道,我想我大概有点眉目,你们还记得当初擦掉石砖上的字的时候,那一排小字吗?
第四十八章 .无影之塔
秦不空说,当然记得,这“魑”字位下写着“颖有所悟”,但是这句话看上去非常平常,能调查出什么线索来?
松子说道,这四个字我也只是猜测,单独从字面上来理解,“颖”代表灵光一现,或者特别之处,这个四字词可以理解为“终于悟到了一个特别之处”的含义。所以可以简化为一个二字词,叫做“悟颖”。
我和秦不空都点了点头,虽然他的解释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依旧不明白这“悟颖”二字在“魑”下的含义,难道是说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于是就变成了魑的意思吗?显然不是这样,果然松子接着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的确知道一个地方,和这二字有重叠之处。早在我刚来这里调查的时候,就对本地的一些地方,做过适当的了解,所以才会知道。
秦不空哼了一声,很是不屑,他说道,臭小子,你来这里的时间可有我长?松子笑了笑说,秦前辈,这个不论时间长短,有的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也未必知道。可我们玄学中人,自然对于这些东西更加留意罢了。
他那意思,听上去客气,可却是在暗讽秦不空这些年在这里简直是白住了。我暗暗觉得好笑,也感觉出松子虽然看上去和气迂腐,但实际上句句嘴上不饶人,将来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最好还是别招惹他的好。
松子接着说,就在距离此处东南面的江对岸,那儿就是我们登船靠岸的地方。有一座非常神奇的佛塔,就叫做“悟颖塔”。紧挨着宝通禅寺庙的洪山宝塔,这洪山宝塔你们应该都知道吧,是据传是为了怀念宝通禅寺的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所修建,这悟颖塔就在不远处,只是由于塔身很小,所以一加对比,就不这么引人注意。
秦不空又再一次反驳道,我说臭小子,你可以不懂,但别装懂行吗?这宝通禅寺开山修建的时间是在元朝初年,而咱们要闯的七煞关是在宋代就留下的,怎么,你以为当时的布阵之人,竟然神通广大到可以预见到下一个朝代的事情吗?于是还选了这么个地方?
松子摇摇头说,秦前辈,这你可就有所不知了。虽然那悟颖塔在洪山宝塔的边上,可那却是之后搬迁后的位置,实际上在《湖广通志》里,曾经对此地的风水龙脉做过详细描述,其中有一句则为“古悟颖塔位在黄鹄矶石上,每日午照不见影,藏骨名不知谁何也。”
这个地方曾是本地龙脉之一,也正因为如此,那武汉长江大桥,如跨江之龙,才修建在此处,江东岸的大桥桥墩。就在这黄鹄矶上。而实际上那个地方之前叫做“兴福寺”,是修建于南朝承胜年间,在隋文帝时期得以扩建,这悟颖塔就是兴福寺的建筑之一,由此可见,悟颖塔的时间。早了洪山宝塔将近七百年之久。兴福寺在南宋年间还有过一次扩建,这就说明,布下这个七煞关的高人当时所处的年代,兴福寺还在黄鹄矶上,而那悟颖塔也在。所以我们只要去黄鹄矶找到当初塔身的旧址,应该就能够解开这个秘密。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什么也不懂。可松子的这番推理,坦率的说,还的确是说服了我,在玄学的范畴之内,如果有连续出现的两三个甚至更多的巧合的时候,就基本上能够比较准确地推测出结果。毕竟我们不需要讲究什么证据,如果一定要例举,那些奇特的巧合,就算作是证据的一种。可秦不空也不知道是嘴硬还是怎么的,他似乎不这么认为,他说道,就算是你说的这样,这黄鹄矶现在是大桥的桥墩,当初为了修建早就把原来的那些东西夷为平地,能是你说找就能找的吗?
松子听到之后却笑了,他说道,如果用眼睛寻找。那自然是找多久都找不到的,但是如果用风水定穴的本事,找寻一处石矶上的龙脉所在,我小道人还是有这个本事的。他说的没错,既然那“悟颖塔”的旧址是正好在龙脉之上的话,只要找到了龙脉,自然也就找到了这个旧址。
秦不空说道,就算是如此,那龙脉之大,又并非一个小范围的点,就算你找到了龙脉,也只是一个大范围,宝塔的基座又能有多大,位置不准确,又要找到何年何月去?松子说道,秦前辈,你忘了刚才我说的,那《湖广通志》里写的那句“每日午照不见影”。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正午的时候,在阳光照射下,这座塔是没有影子的。所以这座塔也称之为“无影塔”,我们只需要定位龙脉,然后立上一些笔直的竹竿。正午观察,哪个没有影子,哪个就是真正的旧址所在。
如此一来,秦不空也不说话了,似乎是终于彻底被松子的一番言论给说服了,眼下我们茫然无措,任何一点有可能的线索,其实都不容错过。于是秦不空长叹一口说,那就这么办吧,我们再休养三日,三日后,插橛闯关。
这如同发号施令的一番话。却让我有些莫名的兴奋,甚至热血沸腾,眼下对于闯关的期待,甚至超过了对巫王魂魄的期待。三天时间一晃即过。三天后我们三人一起钻过地道,来到了阵心的石柱边上,按照之前预想计算好的顺序,依次插下了七根金刚橛。每插一根,秦不空就停顿一分多钟,警惕着周围的变化,好
第四十八章 .无影之塔
秦不空说,当然记得,这“魑”字位下写着“颖有所悟”,但是这句话看上去非常平常,能调查出什么线索来?
松子说道,这四个字我也只是猜测,单独从字面上来理解,“颖”代表灵光一现,或者特别之处,这个四字词可以理解为“终于悟到了一个特别之处”的含义。所以可以简化为一个二字词,叫做“悟颖”。
我和秦不空都点了点头,虽然他的解释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我依旧不明白这“悟颖”二字在“魑”下的含义,难道是说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于是就变成了魑的意思吗?显然不是这样,果然松子接着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的确知道一个地方,和这二字有重叠之处。早在我刚来这里调查的时候,就对本地的一些地方,做过适当的了解,所以才会知道。
秦不空哼了一声,很是不屑,他说道,臭小子,你来这里的时间可有我长?松子笑了笑说,秦前辈,这个不论时间长短,有的人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也未必知道。可我们玄学中人,自然对于这些东西更加留意罢了。
他那意思,听上去客气,可却是在暗讽秦不空这些年在这里简直是白住了。我暗暗觉得好笑,也感觉出松子虽然看上去和气迂腐,但实际上句句嘴上不饶人,将来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最好还是别招惹他的好。
松子接着说,就在距离此处东南面的江对岸,那儿就是我们登船靠岸的地方。有一座非常神奇的佛塔,就叫做“悟颖塔”。紧挨着宝通禅寺庙的洪山宝塔,这洪山宝塔你们应该都知道吧,是据传是为了怀念宝通禅寺的开山祖师灵济慈忍大师所修建,这悟颖塔就在不远处,只是由于塔身很小,所以一加对比,就不这么引人注意。
秦不空又再一次反驳道,我说臭小子,你可以不懂,但别装懂行吗?这宝通禅寺开山修建的时间是在元朝初年,而咱们要闯的七煞关是在宋代就留下的,怎么,你以为当时的布阵之人,竟然神通广大到可以预见到下一个朝代的事情吗?于是还选了这么个地方?
松子摇摇头说,秦前辈,这你可就有所不知了。虽然那悟颖塔在洪山宝塔的边上,可那却是之后搬迁后的位置,实际上在《湖广通志》里,曾经对此地的风水龙脉做过详细描述,其中有一句则为“古悟颖塔位在黄鹄矶石上,每日午照不见影,藏骨名不知谁何也。”
这个地方曾是本地龙脉之一,也正因为如此,那武汉长江大桥,如跨江之龙,才修建在此处,江东岸的大桥桥墩。就在这黄鹄矶上。而实际上那个地方之前叫做“兴福寺”,是修建于南朝承胜年间,在隋文帝时期得以扩建,这悟颖塔就是兴福寺的建筑之一,由此可见,悟颖塔的时间。早了洪山宝塔将近七百年之久。兴福寺在南宋年间还有过一次扩建,这就说明,布下这个七煞关的高人当时所处的年代,兴福寺还在黄鹄矶上,而那悟颖塔也在。所以我们只要去黄鹄矶找到当初塔身的旧址,应该就能够解开这个秘密。
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什么也不懂。可松子的这番推理,坦率的说,还的确是说服了我,在玄学的范畴之内,如果有连续出现的两三个甚至更多的巧合的时候,就基本上能够比较准确地推测出结果。毕竟我们不需要讲究什么证据,如果一定要例举,那些奇特的巧合,就算作是证据的一种。可秦不空也不知道是嘴硬还是怎么的,他似乎不这么认为,他说道,就算是你说的这样,这黄鹄矶现在是大桥的桥墩,当初为了修建早就把原来的那些东西夷为平地,能是你说找就能找的吗?
松子听到之后却笑了,他说道,如果用眼睛寻找。那自然是找多久都找不到的,但是如果用风水定穴的本事,找寻一处石矶上的龙脉所在,我小道人还是有这个本事的。他说的没错,既然那“悟颖塔”的旧址是正好在龙脉之上的话,只要找到了龙脉,自然也就找到了这个旧址。
秦不空说道,就算是如此,那龙脉之大,又并非一个小范围的点,就算你找到了龙脉,也只是一个大范围,宝塔的基座又能有多大,位置不准确,又要找到何年何月去?松子说道,秦前辈,你忘了刚才我说的,那《湖广通志》里写的那句“每日午照不见影”。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天正午的时候,在阳光照射下,这座塔是没有影子的。所以这座塔也称之为“无影塔”,我们只需要定位龙脉,然后立上一些笔直的竹竿。正午观察,哪个没有影子,哪个就是真正的旧址所在。
如此一来,秦不空也不说话了,似乎是终于彻底被松子的一番言论给说服了,眼下我们茫然无措,任何一点有可能的线索,其实都不容错过。于是秦不空长叹一口说,那就这么办吧,我们再休养三日,三日后,插橛闯关。
这如同发号施令的一番话。却让我有些莫名的兴奋,甚至热血沸腾,眼下对于闯关的期待,甚至超过了对巫王魂魄的期待。三天时间一晃即过。三天后我们三人一起钻过地道,来到了阵心的石柱边上,按照之前预想计算好的顺序,依次插下了七根金刚橛。每插一根,秦不空就停顿一分多钟,警惕着周围的变化,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