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2/3)
也是二十有五了,却是一直没有定亲,话说多年以前,晏盛德是一心要将女儿晏如瑾许给他的,只是终究亲事没成,后来晏夫人多次为他说亲,却都被他婉拒了。因为这个晏家人对他心里多少有愧,晏立成也是真心希望陶恒能遇到个情投意合的人。
这会儿见他进了银楼,晏立成是真的高兴,可不想却见陶恒他笑着摇了摇头。
“可不是我要来的,是你们家这小祖宗指着要往这边儿来,”陶恒举起手里的一根玉簪笑道,“非要选了这个东西,也不知是要自己戴的还是要给她娘的。”
一见陶恒举起的玉簪,小福儿又伸出自己肉肉的小手去够,嘴里啊啊的口水流了一下巴,两个大男人见了忍俊不禁。
回去的路上,小福儿抓着白玉簪子窝在舅舅的怀里睡着了,回到晏府,晏立成将白玉簪子递给晏如瑾道:“你看看小福儿都知道打扮她娘了。”
——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城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刘承继的后院儿是非,说是刘承继和小寡妇情深,冷落发妻,世子妃性子刚烈欲要和离,带着孩子至今住在娘家不肯回王府……
又说当初在边城晏如瑾回京就是刘承继为了这小寡妇将她打发回来的……
一时间说刘承继宠妾灭妻,各种荒唐的谣言纷纷四起……
谣言传着传着就传到了晏盛德的耳朵里,当天回到府里,便将晏如瑾叫到了自己的书房,和她谈了许多,他将刘承继如今四面楚歌的处境,和有心人利用她们母女大做文章,破坏刘承继的声誉,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和她说了许多,言罢他郑重的和女儿说,她不能再任性的在家里继续住下去了。
听到晏盛德前面一番话,晏如瑾心中一惊,这些日子她整日待在府里也并不知道外头的事情,哪里知道如今刘承继的日子这般的水深火热,再又听到竟然有人拿她来做文章去攻击诋毁刘承继,她更是坐不住了……
晏如瑾点了点头道:“爹,是女儿不懂事了,我明日就回去。”
“倒也不急在这一时,”晏盛德想了想道,“过几日是皇家秋猎,往年秋猎皇后娘娘都会同行,今年皇后娘娘若是照例的话,应是会招你同往,待从猎场回来时再随他一道回府吧。”
——
果真如晏盛德所说一般,没过几日宁和宫的公公出来传话,秋猎要晏如瑾跟着一道。
九月下旬已是深秋了,天气被风开始凛冽起来,出行这日一大早宫里派出了马车来接,晏如瑾将福儿留在了家里,自己只带了春暖一个丫鬟,上了府门前的马车。
马车驶到宫门口又换了软轿,宫人拥着晏如瑾先到了宁和宫,到了宁和宫才发现宫里的嫔妃皆在此处,另外还有几个王妃以及世子妃也在,给皇后你娘娘以及嫔妃、王妃、年长些的世子妃请过安后又候了些时候,等见到元祥宫的宫人来请了,皇后娘娘才领着这一众妇人出发了。
狩猎的车队浩浩荡荡一路向北,皇帝这几日精神好,兴致也高,便没有乘车,骑着马儿与诸多子侄们热热闹闹的走在前边儿,车队走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皇后娘娘许是无聊叫了晏如瑾过去她的车架。
内监骑马跑来传话,这边晏如瑾的马车跑出队伍,往前去追赶皇后的车架时,一路上越过了几个王妃的车架,大家伙儿听着帘子外头骨碌碌的车轮声,脸色沉的车里的丫鬟都不敢大声喘气。
……
皇后娘娘的车架十分的宽大,里边儿除了皇后和晏如瑾两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嬷嬷一个宫女侍候着,仍不嫌挤。
皇后拉了晏如瑾的手,一时便觉得手里冰凉,她转头便让宫女拿了个暖手炉过来,又道:“怎的手上这般凉,可是穿的少了?”
“穿的不少了,”晏如瑾接过暖手炉朝皇后娘娘笑了笑道,“每到这个时候就这样的,其实不冷的。”
皇后娘娘嗔她:“你这孩子怎么闷不吭声的,说出来让太医们给你调理调理。”
“不妨事的。”
“什么不妨事,尽胡说,可不许你仗着年轻便大大咧咧的不上心这些,女人家的身子也要好好养着才行。”
皇后这般说,晏如瑾便乖巧的应了声好。
“你这孩子就是这点招人喜欢,听劝!”皇后笑着道,“有几日没见着小福儿了,她好不好?”
“好!”提起女儿晏如瑾也是满脸的笑,她道,“才这么大一点就知道爱美了,长大了可不知怎么得了呢!”
皇后也眯起了眼道:“可不是,这时候都知道自己挑衣服穿了,前些时候在宫里时给她做了两身衣裳,各个颜色的都有,衣服送来时,我见那浅绿色的养眼,要给她穿,她却扭着身子怎么都不肯穿,自己爬着去够那件桃粉的,真是个小人精。”
“前几日福儿和她大舅舅上街,结果街上路过银楼非要买个白玉的簪子回来,她大舅舅说是给我买的,只我看着却不像,可也不管她,便夺了过来戴上,娘娘您看……”晏如瑾说着朝皇后歪了歪头,她头上十分素净只带了两三样的首饰,皇后娘娘一眼便见到了那根白玉的簪子。
这一回不止皇后娘娘笑了,连着车里的宫女和嬷嬷也跟着掩着嘴笑。
……
这会儿见他进了银楼,晏立成是真的高兴,可不想却见陶恒他笑着摇了摇头。
“可不是我要来的,是你们家这小祖宗指着要往这边儿来,”陶恒举起手里的一根玉簪笑道,“非要选了这个东西,也不知是要自己戴的还是要给她娘的。”
一见陶恒举起的玉簪,小福儿又伸出自己肉肉的小手去够,嘴里啊啊的口水流了一下巴,两个大男人见了忍俊不禁。
回去的路上,小福儿抓着白玉簪子窝在舅舅的怀里睡着了,回到晏府,晏立成将白玉簪子递给晏如瑾道:“你看看小福儿都知道打扮她娘了。”
——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城中开始出现了一些刘承继的后院儿是非,说是刘承继和小寡妇情深,冷落发妻,世子妃性子刚烈欲要和离,带着孩子至今住在娘家不肯回王府……
又说当初在边城晏如瑾回京就是刘承继为了这小寡妇将她打发回来的……
一时间说刘承继宠妾灭妻,各种荒唐的谣言纷纷四起……
谣言传着传着就传到了晏盛德的耳朵里,当天回到府里,便将晏如瑾叫到了自己的书房,和她谈了许多,他将刘承继如今四面楚歌的处境,和有心人利用她们母女大做文章,破坏刘承继的声誉,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和她说了许多,言罢他郑重的和女儿说,她不能再任性的在家里继续住下去了。
听到晏盛德前面一番话,晏如瑾心中一惊,这些日子她整日待在府里也并不知道外头的事情,哪里知道如今刘承继的日子这般的水深火热,再又听到竟然有人拿她来做文章去攻击诋毁刘承继,她更是坐不住了……
晏如瑾点了点头道:“爹,是女儿不懂事了,我明日就回去。”
“倒也不急在这一时,”晏盛德想了想道,“过几日是皇家秋猎,往年秋猎皇后娘娘都会同行,今年皇后娘娘若是照例的话,应是会招你同往,待从猎场回来时再随他一道回府吧。”
——
果真如晏盛德所说一般,没过几日宁和宫的公公出来传话,秋猎要晏如瑾跟着一道。
九月下旬已是深秋了,天气被风开始凛冽起来,出行这日一大早宫里派出了马车来接,晏如瑾将福儿留在了家里,自己只带了春暖一个丫鬟,上了府门前的马车。
马车驶到宫门口又换了软轿,宫人拥着晏如瑾先到了宁和宫,到了宁和宫才发现宫里的嫔妃皆在此处,另外还有几个王妃以及世子妃也在,给皇后你娘娘以及嫔妃、王妃、年长些的世子妃请过安后又候了些时候,等见到元祥宫的宫人来请了,皇后娘娘才领着这一众妇人出发了。
狩猎的车队浩浩荡荡一路向北,皇帝这几日精神好,兴致也高,便没有乘车,骑着马儿与诸多子侄们热热闹闹的走在前边儿,车队走了一个多时辰之后,皇后娘娘许是无聊叫了晏如瑾过去她的车架。
内监骑马跑来传话,这边晏如瑾的马车跑出队伍,往前去追赶皇后的车架时,一路上越过了几个王妃的车架,大家伙儿听着帘子外头骨碌碌的车轮声,脸色沉的车里的丫鬟都不敢大声喘气。
……
皇后娘娘的车架十分的宽大,里边儿除了皇后和晏如瑾两个人之外,还有一个嬷嬷一个宫女侍候着,仍不嫌挤。
皇后拉了晏如瑾的手,一时便觉得手里冰凉,她转头便让宫女拿了个暖手炉过来,又道:“怎的手上这般凉,可是穿的少了?”
“穿的不少了,”晏如瑾接过暖手炉朝皇后娘娘笑了笑道,“每到这个时候就这样的,其实不冷的。”
皇后娘娘嗔她:“你这孩子怎么闷不吭声的,说出来让太医们给你调理调理。”
“不妨事的。”
“什么不妨事,尽胡说,可不许你仗着年轻便大大咧咧的不上心这些,女人家的身子也要好好养着才行。”
皇后这般说,晏如瑾便乖巧的应了声好。
“你这孩子就是这点招人喜欢,听劝!”皇后笑着道,“有几日没见着小福儿了,她好不好?”
“好!”提起女儿晏如瑾也是满脸的笑,她道,“才这么大一点就知道爱美了,长大了可不知怎么得了呢!”
皇后也眯起了眼道:“可不是,这时候都知道自己挑衣服穿了,前些时候在宫里时给她做了两身衣裳,各个颜色的都有,衣服送来时,我见那浅绿色的养眼,要给她穿,她却扭着身子怎么都不肯穿,自己爬着去够那件桃粉的,真是个小人精。”
“前几日福儿和她大舅舅上街,结果街上路过银楼非要买个白玉的簪子回来,她大舅舅说是给我买的,只我看着却不像,可也不管她,便夺了过来戴上,娘娘您看……”晏如瑾说着朝皇后歪了歪头,她头上十分素净只带了两三样的首饰,皇后娘娘一眼便见到了那根白玉的簪子。
这一回不止皇后娘娘笑了,连着车里的宫女和嬷嬷也跟着掩着嘴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