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专家 第85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事不对人,骂也骂了,处罚也处罚了,徐子陵对杨千山本人倒是没什么意见,而杨千山在徐子陵的一顿狠骂中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没记恨。
    闲扯了几句,他就和徐子陵说起另外一个事情来:“战术眼镜确实很好,但是我在想,这是不是可以和枪械配合起来,步枪、手枪先不说,就说狙击枪,之前我们的狙击枪不是配备了一个辅助射击系统的?我觉得这战术眼镜完全可以替代这个,应该比辅助装置更实用啊……”
    【抱歉,这阵子事情太多了,四个生日的,一个乔迁的,自己房子也装修,而昨天,年过八十的爷爷突然犯了脑梗塞,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挺得过去,所以对不起大家了!】
    第八百二十六章新的射击辅助装备
    徐子陵仔细的想了想,觉得杨千山的话确实不错。
    原来的辅助射击装备作用很大,但也有它的弊端,比如数据化的显示终端屏幕。
    这块屏幕是装在枪械上面的,面积不算大,重量也不重,但无论怎么说,它对人员的使用是有一定的阻碍的:行动时需要注意不能损坏、平时需要保养等等。
    但如果这些作用,该到战术眼镜上面,一些弊端确实可以很好的解决了。
    “你提的这个注意确实不错,我这些天想想看……”
    挂了电话,他心里不禁对杨千山有些刮目相看。
    对他来说,新装备的设计和研发并不是太难的事,反而是什么装备或者技术适合战场才是经常疏忽的,毕竟他只是一个人,单兵战斗也参加的不多,不可能什么都想到。
    杨千山来军工厂的日子不算长,但已经好几次提出对他有用的建议了,这对他的帮助还真的不小的,要不是他已经是战斗人员了,还真适合设计人员的。
    武器装备和其他产品一样,也是需要创意的不是?
    第二天,他就开始针对这方面开始做出更改。
    要在战术眼镜上实现瞄准镜的功能,其实并不是太难,这东西就和战机上面的战术头盔有着非常接近的相似之处。
    只是限于普通枪械不可能自动化,相关信息智能以数据的方式显示出来,而不是像战机上面有独立的火控系统和自动化武器而已。
    一天的时间,他都是在和狮子的讨论中度过。程序设计、各种模拟测试,一整天下来,就已经确定了可通过的设计方案。
    再花了一天的时间来完善方案,第三天开始,他就开始动手了。
    而就是在这过程种,他又想到了一个狙击枪的另外一种射击方式:电动控制。
    自动化的狙击枪并不少见,在很早之前,米国人就有研发这种产品。
    这种枪根本无需人员亲自开枪,只需要在控制终端上操作就可以了,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里,对人员的安全来说,是绝对的提高的。
    其实对军工厂诸多高精的辅助装备来说,这种狙击枪没有太多的用处的,不过一时兴起,他干脆也想着弄一把看看。
    于是和新的战术眼镜一起,又新弄了一支。
    战术眼镜新的功能添加,当然是要考虑芯片和电路的负载,好在之前就有考虑系统升级的问题,芯片还有部分的工作剩余,新的功能添加上去,倒也没有对本身的运行产生太多的影响。
    战术手表改款后应该叫战术平板了,它本身带有微型雷达功能,测距、风速等射击参数在扫描出来之后,就会传到眼镜上面,但相比固定的瞄准镜,战术眼镜戴在每个人员的身上,不可能做到统一位置和距离。
    所以,瞄准基线只能肯定是要智能化的。
    结合战机上头盔的相关技术,这种技术难度并不高,一天的时间过去,他就做出了成品。
    但是在东西出来之后,他并没有马上做详细的测试,而是简单的试验一下,然后就去弄自动狙击枪了,准备等这东西弄好之后,再一起来。
    有了枭龙上面机关炮、火箭炮等的自动化项目的经验,狙击枪自动化还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支架固定狙击枪,然后就是一个控制系统来调整射击方向,再有就一个控制终端。
    不过他所知道的一些电动狙击枪,终端和枪械支架都是用的有线连接,他现在考虑的是:能不能用无线控制。
    传统技术下,有线和无线之间的技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别,有线技术下数据传输精确和快速,而无线则在一定距离下是要稍逊一筹的。
    不过有了“鹰眼”卫星之后,无线技术显然和有线技术在这方面是相差不多的。
    考虑到使用的方便和隐蔽性,徐子陵最后还是考虑用无线技术。
    这样的话,操作的人员并不需要就近在射击点,而是可以在十公里,或者数十公里之外。
    自动化部件同样很简单,车间里面就有机炮用的,拿来稍微改装一下,然后就焊上一个三角支架,几个小时就完成了。
    设计自动化程序、信号处理系统这部分稍微要繁杂一些,不过就算是这样,两天的时间里,他就把这东西弄了出来。
    智能、自动化这方面的东西,也是他希望几个学生掌握的,这些天里,他让杜辉他们几个放下快要成型的头盔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