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 第11节(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衣服也是买了布料自己拿回来裁的,总之,在过去的生活中,他们的消费习惯就是尽可能地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从而将每个月的花销减少到一个极低的数字。
    可惜,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初来乍到,哪怕要在这里定居下来呢,落户、买地、种地、收割,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而在此之前,他们必须得找到除了种地之外其他的营生,否则就只能坐吃山空了,眼看着家里的银子一点一点地减少,那股焦虑的滋味儿,可真是谁试了谁知道。
    周老爷子同样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到了一个新地方,特别是比青石镇这个平台要大上许多的地方,一个“里正”投在这浩如大海的郡城中,必然连个水花儿都砸不出来,而他过往所有的经验,能够直接套用在这里的,恐怕也寥寥无几。
    因此,思考着这个问题,周老爷子心中忽然有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他也必须得去学习了解新的东西,必须得去转变自己的思维,必须改善自己的处事方式,好让他们这一行人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郡城中来。
    “是啊,五叔,像咱们今天晚上这样,上街去买现成的饭食,一次两次的还好,时间长了是真的招不住,这一路上,咱们虽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意外变故,但是银子也没少花,像大新哥这样还有个一技之长也就罢了,我们当真是除了一把子力气,别的什么能力也没有了。”也只有在出门以后,才能感受到,有个一技之长有多么重要,凭手艺吃饭的人,好歹走到哪里都不会饿到。
    周老爷子看了说话的这两人一眼,不紧不慢地道:“谁说咱们就住在东阳郡了?我们这不是也只租了三个月的房子吗?听说从东阳郡到其他的郡城是通了水路的,过往的商船都会在码头处停靠,来往的客商总不会除了货物还带着一船人来吧,要想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总得需要劳力,你们都是踏实肯干的孩子,哪一个还能少了点儿力气不成?
    所以,明早你们便去码头上看看,能不能在那里先搬上几天的货,赚钱多少都是其次,重点在于在那消息灵通之地好好打探一番,看看咱们老家那边有没有新消息传来,当然,各家也得出个人随大新一道去官府办了户籍迁移的事情,这么多人一块办,给衙差使银子的时候也能平摊一些。”
    听周老爷子这样说,周成根更是有些困惑了:“五叔,您的意思是,咱们不打算在东阳郡久留啊?那接下来我们还要去哪里呢?”
    “对啊,如果不在东阳郡久住的话,咱们还把户籍迁过来做什么?又得凭白花一笔冤枉银子。”众人听到这话,纷纷不解道,此外,经过这一遭长时间的逃荒,哪怕他们这一路上还算顺利,并没有经历过前几十年闹饥荒的时候那种饿殍遍野、易子而食的残酷情景,但是仅仅是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就已经足够遭罪了。
    如果还要换地方呆的话,也就是说同样的罪还要再受一遍,更何况,在他们的心里,东阳郡已经比青石镇那个小地方好上许多了,要是往更远的地方去,甚至是一个听都没听说过的地方,他们心里难免会生出几分怯意来。
    周二柱虽然是周家三兄弟里面最沉默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但是毫无疑问,生性稳重的他在许多事情上与周老爷子的看法有着惊人的相似,现下眼看着众人脸上都带了几分不情愿出来,毕竟,虽说是同族,自家老爹又是曾经的里正,但是既然已经逃出来了,那么过往的一切就都已经变成过去式了,即便是长辈,也不能完全替他们拿主意,便代替周老爷子开口解释道:
    “咱们还在村子里住着的时候,又何尝想过自己还会有逃出村子、来到郡城的这一天呢?我们的根在周家村,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东阳郡,还是别的什么更远的地方,其实本质上都无甚差别,现阶段在这里暂留,也不过是因为这里是远离战火、且依靠我们的脚力就能走到的最大的地方罢了。
    何况,东阳郡比起宛城这些地方来说,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便是它的水运,有了船只,我们去更远的地方也就会更方便了,而不用苦哈哈地走陆路,这样一来,只要我们打听清楚了情况,能够选择定居之地的范围也会大上许多。
    至于为什么要先把户籍迁移过来,大家可不要忘了,咱们原本是一群逃了兵役的人,离东阳郡近一些,还能在官府那里使一使力,把这事儿就此遮掩过去,以后到了别的什么地方,人家一看户籍,就知道我们是东阳郡的人了,哪个还能把我们和青石镇联系起来呢?所以,这笔冤枉银子是必须要花的。”
    周二柱这么清晰明了地解释过后,众人也都不得不承认,周老爷子的考量才是正确的,的确,以往他们也从未想过战火会波及到青石镇那个小地方,可是现在呢?谁能保证那边的战争打完,两位王爷不会掉过头来一齐攻打燕王呢?谁又能保证东阳郡一辈子都会是安全的地方呢?所以,在战争还没有彻底平息之前,他们在东阳郡只能是“暂住”,交三个月的租金也总比花大价钱买下院子以后发现还是得逃要强上许多吧。
    站在一旁的周长宁静静地看着,不发一言,同时也将村人有些不情愿的表现都看在了眼里,的确,时人安土重迁,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