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力能扛鼎 第172节(2/3)
吃小吃,这不是轻慢人家么。”
虽说人以食为天,可人们也会把食物分个三六九等。
小吃摊、食肆、酒楼,菜品品质和服务档次都是不一样的,折进成本价中,价格差得就远了。跑酒楼里点一份炒凉粉,如同跑路边让馄饨摊儿做一罐佛跳墙,一样得不靠谱。
得想想办法,把客人揽进来。
虽说这一桌菜不是咸就是辣,唐荼荼还是努努力吃完了,好在分量都不多,捱着辣、就着凉水还是能吃下去的,一顿饭吃出了一身汗。
刚才上茶的三保表哥提着个长嘴茶壶,楼上楼下地转悠。看她们桌上的主食下去不少了,忙说:“荼妹别吃这么快,还有好几道菜呢。”
又忍俊不禁:“我给你把这边窗户打开,瞧你这脸红的。”
大堂的窗有两道,朝街的那排窗一直开着,天井方向的窗再打开,便成穿堂风对流,吹在脸上,立刻降了降辣意。
直冲后厨的这扇窗户一开,厨房的香味就涌进来了。
唐荼荼耸了耸鼻尖,她朝着香味传来的方向深深一嗅,许多调料煸香的味儿往她鼻子里钻,每一个气味分子都在鼻间欢快地蹦跶着。
仔细嗅了嗅,似乎还能辨出一丝熟悉。
“娘!”唐荼荼眼睛发亮:“这是什么?”
华琼不知道这丫头怎么忽然兴奋起来了,莫名其妙答她:“这是酷睿(kuri),也叫咖喱。”
“这是番邦人的吃食,比较少见,除了西市,别地儿见不着。咱们厨子还学了他们几样炖菜,有用牛奶炖的,有用大蒜、番大豆熬煮的——都是咱们没尝过的口,我就买了方子,让厨子做做试试,看看能不能合上京城人的口味。”
咖喱啊……
唐荼荼不用她说,这味儿可太熟悉了。
在那些调料块冲水泡饭的日子里,唐荼荼最喜欢的三种酱料包,一是红烧排骨,二是金汤肥牛,三就是咖喱料包了。
低配版是拿开水一冲,有条件就开一小锅水咕嘟,煮好以后,拌饭、拌面、泡馍都是一绝,配饼的味道也奇好。
一年没吃着那味儿,还怪想的。
唐荼荼放下碗筷,沿着半敞口的走廊去了后厨。
厨房里头掌勺的、配菜工、洗碗工,站了许多人,她没进去打扰人家,隔着门,陶醉地长吸一口气。
与后世的快手咖喱块不同,这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咖喱。
还有钵钵鸡、卤肉、羊杂汤……各种霸道的香味混杂,又奇妙地统一在一起,堪称重口味者的天堂。
厨子拢共十二位,比楼下的客人还多,一人掌一个灶,会做的吃食却都单一,还是延续了小吃摊的风格。
她仔细观察完了,才回大堂吃饭。
到了未时,华家的表哥表姐们一头热血地忙完,送走了寥寥几个客人,都累瘫在椅子上了。
“前头那客人一会儿要辣酱,一会儿要糖蒜,隔会儿又碎了个蘸碟。我也不敢让客人赔钱,撑着笑脸趴地上把瓷片捡了,感觉自己跟孙子似的。”
“姑妈说要让客人宾至如归,这也太累人了。”
打小被人伺候大的孩子,华琼乐意看他们吃吃瘪,老神在在地讲道理。
“宾至如归,是说要让客人像在自己家一样自在,放平心就行了,哪里需要你们这样?”
几个孩子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最要紧的还是没客人——晌饭是一天里的正餐,谁乐意吃这油汪汪的?会让人没食欲吧?”
“这话说得不对,街上的小吃摊儿数正午生意最红火,咱们不能因为自己生意不好,就埋怨厨子啊。”
“荼荼怎么想?”
一桌眼睛都盯过来。
唐荼荼冷不防他们问起自己,反应慢了半拍:“我觉得……”
她又掏出自己随身的纸笔,往纸上画了酒楼的简略构造图,拿出给工部木匠讲原理的架势。
“小吃小吃,零碎吃食,这么辣的菜搭不到一桌上,菜品搭配不合理,就算口味重的人也吃不了这么一桌。”
几人跟着点头。
唐荼荼继续说:“既然是小吃,留着雅间好像也没什么用,因为没有雅客常来——东西两排屋舍全是雅间,还封了墙,气味并不混淆;而后厨师傅们的菜品也没什么相干,还是各家做各家的。”
“荼荼的意思是咱们缩减规模,把不好吃的小吃剔出去?”
唐荼荼摇头:“花样繁多是好事,只需要扬长避短。我想,不如模仿小吃街的样式,把灶台挪进雅间里,当成一个个厨间用,每一间卖不同的吃食。”
有人问:“每一间卖不同吃食,是什么意思?”
唐荼荼:“比如这个屋卖卤鸡卤鸭,那个屋卖油炸小吃,三楼卖汤食……就是分门别类拢入厨间中,客人可以进去选餐,把三层楼的大堂全布置成用餐区,客人想吃什么买什么。”
她把后世的食堂窗口化用过来了。
华琼渐渐露出惊疑目光:“……大排档!”
“什么?”
唐荼荼露出迷惑的眼神,她没听过这词。她只吃过三千人的大食堂和速食自热饭,什么大排档,听也没听说过。
华琼
虽说人以食为天,可人们也会把食物分个三六九等。
小吃摊、食肆、酒楼,菜品品质和服务档次都是不一样的,折进成本价中,价格差得就远了。跑酒楼里点一份炒凉粉,如同跑路边让馄饨摊儿做一罐佛跳墙,一样得不靠谱。
得想想办法,把客人揽进来。
虽说这一桌菜不是咸就是辣,唐荼荼还是努努力吃完了,好在分量都不多,捱着辣、就着凉水还是能吃下去的,一顿饭吃出了一身汗。
刚才上茶的三保表哥提着个长嘴茶壶,楼上楼下地转悠。看她们桌上的主食下去不少了,忙说:“荼妹别吃这么快,还有好几道菜呢。”
又忍俊不禁:“我给你把这边窗户打开,瞧你这脸红的。”
大堂的窗有两道,朝街的那排窗一直开着,天井方向的窗再打开,便成穿堂风对流,吹在脸上,立刻降了降辣意。
直冲后厨的这扇窗户一开,厨房的香味就涌进来了。
唐荼荼耸了耸鼻尖,她朝着香味传来的方向深深一嗅,许多调料煸香的味儿往她鼻子里钻,每一个气味分子都在鼻间欢快地蹦跶着。
仔细嗅了嗅,似乎还能辨出一丝熟悉。
“娘!”唐荼荼眼睛发亮:“这是什么?”
华琼不知道这丫头怎么忽然兴奋起来了,莫名其妙答她:“这是酷睿(kuri),也叫咖喱。”
“这是番邦人的吃食,比较少见,除了西市,别地儿见不着。咱们厨子还学了他们几样炖菜,有用牛奶炖的,有用大蒜、番大豆熬煮的——都是咱们没尝过的口,我就买了方子,让厨子做做试试,看看能不能合上京城人的口味。”
咖喱啊……
唐荼荼不用她说,这味儿可太熟悉了。
在那些调料块冲水泡饭的日子里,唐荼荼最喜欢的三种酱料包,一是红烧排骨,二是金汤肥牛,三就是咖喱料包了。
低配版是拿开水一冲,有条件就开一小锅水咕嘟,煮好以后,拌饭、拌面、泡馍都是一绝,配饼的味道也奇好。
一年没吃着那味儿,还怪想的。
唐荼荼放下碗筷,沿着半敞口的走廊去了后厨。
厨房里头掌勺的、配菜工、洗碗工,站了许多人,她没进去打扰人家,隔着门,陶醉地长吸一口气。
与后世的快手咖喱块不同,这是真正原汁原味的咖喱。
还有钵钵鸡、卤肉、羊杂汤……各种霸道的香味混杂,又奇妙地统一在一起,堪称重口味者的天堂。
厨子拢共十二位,比楼下的客人还多,一人掌一个灶,会做的吃食却都单一,还是延续了小吃摊的风格。
她仔细观察完了,才回大堂吃饭。
到了未时,华家的表哥表姐们一头热血地忙完,送走了寥寥几个客人,都累瘫在椅子上了。
“前头那客人一会儿要辣酱,一会儿要糖蒜,隔会儿又碎了个蘸碟。我也不敢让客人赔钱,撑着笑脸趴地上把瓷片捡了,感觉自己跟孙子似的。”
“姑妈说要让客人宾至如归,这也太累人了。”
打小被人伺候大的孩子,华琼乐意看他们吃吃瘪,老神在在地讲道理。
“宾至如归,是说要让客人像在自己家一样自在,放平心就行了,哪里需要你们这样?”
几个孩子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最要紧的还是没客人——晌饭是一天里的正餐,谁乐意吃这油汪汪的?会让人没食欲吧?”
“这话说得不对,街上的小吃摊儿数正午生意最红火,咱们不能因为自己生意不好,就埋怨厨子啊。”
“荼荼怎么想?”
一桌眼睛都盯过来。
唐荼荼冷不防他们问起自己,反应慢了半拍:“我觉得……”
她又掏出自己随身的纸笔,往纸上画了酒楼的简略构造图,拿出给工部木匠讲原理的架势。
“小吃小吃,零碎吃食,这么辣的菜搭不到一桌上,菜品搭配不合理,就算口味重的人也吃不了这么一桌。”
几人跟着点头。
唐荼荼继续说:“既然是小吃,留着雅间好像也没什么用,因为没有雅客常来——东西两排屋舍全是雅间,还封了墙,气味并不混淆;而后厨师傅们的菜品也没什么相干,还是各家做各家的。”
“荼荼的意思是咱们缩减规模,把不好吃的小吃剔出去?”
唐荼荼摇头:“花样繁多是好事,只需要扬长避短。我想,不如模仿小吃街的样式,把灶台挪进雅间里,当成一个个厨间用,每一间卖不同的吃食。”
有人问:“每一间卖不同吃食,是什么意思?”
唐荼荼:“比如这个屋卖卤鸡卤鸭,那个屋卖油炸小吃,三楼卖汤食……就是分门别类拢入厨间中,客人可以进去选餐,把三层楼的大堂全布置成用餐区,客人想吃什么买什么。”
她把后世的食堂窗口化用过来了。
华琼渐渐露出惊疑目光:“……大排档!”
“什么?”
唐荼荼露出迷惑的眼神,她没听过这词。她只吃过三千人的大食堂和速食自热饭,什么大排档,听也没听说过。
华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