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羽拂华枝 第16节(1/3)
春色潋滟, 正是出门的好时候,姜弥原本约了郁华枝去京郊雁归山赏景,却不知何故, 方才匆匆派小厮上门递话,今日她家中有事,便来不了了, 改日一定向她赔罪。
郁华枝本已经收拾妥当,吩咐好了马房的小厮,忽地听了这话不觉有些恹恹,又想着今日闲来无事, 总得找些事情打发晨光。
桌案上放着郁卿川送来的游记, 她随手翻看,见书中记载京郊雁归山有种特产的醉风竹, 竹身较软,色质清白,她便起了念头, “不知以这醉风竹为材制纸, 可会有不同的效果呢?”
想着今日左右无事, 那便去雁归山瞧瞧吧, 春景不待人,若竹子不成,吟赏一番烟霞也不算辜负, 想定便出门去了。
一路上, 瞧着城内城外皆有秩序, 并无流民歹人作乱, 倒也算是安稳。郁华枝若有所思, “这般光景, 算得上乱世么?只怕真正乱的,是人心吧。”
明微歪头看着小姐,似乎有些不解,“小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郁华枝颇有耐心,开口解释道,“你现在瞧着京城的样子,仿佛与萧国入侵之前并无两样。京外传来的消息也说以北并无暴动,反而在萧国治下十分平稳。这无论怎么看也不像出乱子了。但包括父亲在内的朝臣,如今心思各异,有投靠了萧国的,也有誓死效忠元贞的,百姓心里也在权衡,哪个君王能让自己过得好。所以我说,眼下乱的是人心。”
明微恍然大悟地点头,“原来如此,小姐我明白了。”
郁华枝轻笑,看着马车外风景变幻,复又开口,“红尘往来,我们都是过客罢了,谁又能一直观世间沧海桑田呢?”
不觉间马车已驶入雁归山中,至半山腰间便不好再往上,郁华枝便同明微下车步行。
山林葱葱,半遮掩住小路,颇有曲径通幽的妙处,顺青石子路走了许久,便瞧见了一旁成片的竹林。
风声送来阵阵涛声,竹凭借风势摇摆,似醉后身姿婀娜的美人,郁华枝呆呆望了许久,“名副其实,果真是醉风竹。”
待她走近细看竹子,在手中抻了抻,不觉点头,“我觉着用这竹子制纸,应该能成。”
说罢郁华枝命明微原路回去,带小厮过来砍些放马车上带回去,自己便四处逛逛。
一个人在这山里多少有些幽静,不知怎的,总觉得瘆人,郁华枝正欲原路返回,四周竟凭空出现几个黑衣人,手持凶器,周遭并未见家中侍女小厮的身影,郁华枝心下慌乱,但面上仍努力稳住,不欲露怯。
她眼中清明,沉声开口,“我乃朝中重臣之女,家中侍卫就在附近,你们若动了我绝对逃不了,几位壮士今日若放我一马,明日便有万两银票奉上。”
按理来说听到这话凶徒应有所动摇才是,几人却愈发逼近郁华枝,一时间利刃齐齐出鞘,寒光闪进郁华枝的眼眸,她再也绷不住心神,正欲大喊救命之际,一道身影翩然出现,片刻之间黑衣人脖颈应声而断,偏生一滴血都未沾到,真可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1]。 ”
郁华枝循声望去,正与那人眼神对上,一袭黛色衣袍,衬得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更清亮,皎如玉树临风前[2]。
见自己救下竟是郁华枝,赫连羽一时也有些怔愣,她心里也暗道,怎会有这么巧合之事,但他站在眼前便是一道让人不忍挪开眼光的风景。
郁华枝方受了些惊吓,脚下有些虚浮,被脚下石子一绊便向前面摔去,闭上了眼睛却没等来意料之中的疼痛,而是跌进了透着竹叶清香的怀中,两人相望无声,几阵清风吹动衣袂。
赫连羽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像寒潭清泉似的,格外好听,他略显紧张地问道。
“可有伤着了?”
郁华枝从怔愣中回神,自己不知怎的便摔进了他怀里,自觉羞赧,赶紧起来整理衣裙,微欠身向赫连羽行了个礼。
“今日来雁归山赏景,不觉走到此处,谁料遇到了凶徒,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
赫连羽怀中还留有女儿家身上的余香,林中鸟鸣才唤回他的思绪,见他轻咳了一声,
“举手之劳,姑娘不必挂怀,只是姑娘下次出行还是要多带些侍卫才是,眼下的世道可并不太平。”
郁华枝缓了缓,心下稍安,“公子说得有理,我本想着此处定是个文人雅士居所,竟不成想是相识之人,倒是巧了。”
赫连羽不知想到什么,有些犹豫,但还是缓缓开口。
“姑娘可是在下请都请不来的贵客,若不嫌此处简陋,不妨到寒舍喝杯茶缓缓神,也算在下尽一番地主之谊。”
郁华枝还收着他的玉佩,如今见他相邀便欣然应允,“我原本就有些渴了,若公子不说我也是要来讨杯茶喝的,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明微此时才回来,郁华枝便让她去马车旁候着。自己有一搭没一搭地踢着脚下的小石子,跟着赫连羽朝山坡上走去。
拐个弯便见不远处有个小院,三面竹树环和,小股溪流穿院而过,既有烟火气,又不失雅致。想着他以此处为居所之人与醉风竹比邻,当是极为风雅之人。
赫连羽侧身将郁华枝请了进去
郁华枝本已经收拾妥当,吩咐好了马房的小厮,忽地听了这话不觉有些恹恹,又想着今日闲来无事, 总得找些事情打发晨光。
桌案上放着郁卿川送来的游记, 她随手翻看,见书中记载京郊雁归山有种特产的醉风竹, 竹身较软,色质清白,她便起了念头, “不知以这醉风竹为材制纸, 可会有不同的效果呢?”
想着今日左右无事, 那便去雁归山瞧瞧吧, 春景不待人,若竹子不成,吟赏一番烟霞也不算辜负, 想定便出门去了。
一路上, 瞧着城内城外皆有秩序, 并无流民歹人作乱, 倒也算是安稳。郁华枝若有所思, “这般光景, 算得上乱世么?只怕真正乱的,是人心吧。”
明微歪头看着小姐,似乎有些不解,“小姐这话是什么意思?”
郁华枝颇有耐心,开口解释道,“你现在瞧着京城的样子,仿佛与萧国入侵之前并无两样。京外传来的消息也说以北并无暴动,反而在萧国治下十分平稳。这无论怎么看也不像出乱子了。但包括父亲在内的朝臣,如今心思各异,有投靠了萧国的,也有誓死效忠元贞的,百姓心里也在权衡,哪个君王能让自己过得好。所以我说,眼下乱的是人心。”
明微恍然大悟地点头,“原来如此,小姐我明白了。”
郁华枝轻笑,看着马车外风景变幻,复又开口,“红尘往来,我们都是过客罢了,谁又能一直观世间沧海桑田呢?”
不觉间马车已驶入雁归山中,至半山腰间便不好再往上,郁华枝便同明微下车步行。
山林葱葱,半遮掩住小路,颇有曲径通幽的妙处,顺青石子路走了许久,便瞧见了一旁成片的竹林。
风声送来阵阵涛声,竹凭借风势摇摆,似醉后身姿婀娜的美人,郁华枝呆呆望了许久,“名副其实,果真是醉风竹。”
待她走近细看竹子,在手中抻了抻,不觉点头,“我觉着用这竹子制纸,应该能成。”
说罢郁华枝命明微原路回去,带小厮过来砍些放马车上带回去,自己便四处逛逛。
一个人在这山里多少有些幽静,不知怎的,总觉得瘆人,郁华枝正欲原路返回,四周竟凭空出现几个黑衣人,手持凶器,周遭并未见家中侍女小厮的身影,郁华枝心下慌乱,但面上仍努力稳住,不欲露怯。
她眼中清明,沉声开口,“我乃朝中重臣之女,家中侍卫就在附近,你们若动了我绝对逃不了,几位壮士今日若放我一马,明日便有万两银票奉上。”
按理来说听到这话凶徒应有所动摇才是,几人却愈发逼近郁华枝,一时间利刃齐齐出鞘,寒光闪进郁华枝的眼眸,她再也绷不住心神,正欲大喊救命之际,一道身影翩然出现,片刻之间黑衣人脖颈应声而断,偏生一滴血都未沾到,真可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1]。 ”
郁华枝循声望去,正与那人眼神对上,一袭黛色衣袍,衬得那双浅褐色的眸子更清亮,皎如玉树临风前[2]。
见自己救下竟是郁华枝,赫连羽一时也有些怔愣,她心里也暗道,怎会有这么巧合之事,但他站在眼前便是一道让人不忍挪开眼光的风景。
郁华枝方受了些惊吓,脚下有些虚浮,被脚下石子一绊便向前面摔去,闭上了眼睛却没等来意料之中的疼痛,而是跌进了透着竹叶清香的怀中,两人相望无声,几阵清风吹动衣袂。
赫连羽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像寒潭清泉似的,格外好听,他略显紧张地问道。
“可有伤着了?”
郁华枝从怔愣中回神,自己不知怎的便摔进了他怀里,自觉羞赧,赶紧起来整理衣裙,微欠身向赫连羽行了个礼。
“今日来雁归山赏景,不觉走到此处,谁料遇到了凶徒,多谢公子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
赫连羽怀中还留有女儿家身上的余香,林中鸟鸣才唤回他的思绪,见他轻咳了一声,
“举手之劳,姑娘不必挂怀,只是姑娘下次出行还是要多带些侍卫才是,眼下的世道可并不太平。”
郁华枝缓了缓,心下稍安,“公子说得有理,我本想着此处定是个文人雅士居所,竟不成想是相识之人,倒是巧了。”
赫连羽不知想到什么,有些犹豫,但还是缓缓开口。
“姑娘可是在下请都请不来的贵客,若不嫌此处简陋,不妨到寒舍喝杯茶缓缓神,也算在下尽一番地主之谊。”
郁华枝还收着他的玉佩,如今见他相邀便欣然应允,“我原本就有些渴了,若公子不说我也是要来讨杯茶喝的,那我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明微此时才回来,郁华枝便让她去马车旁候着。自己有一搭没一搭地踢着脚下的小石子,跟着赫连羽朝山坡上走去。
拐个弯便见不远处有个小院,三面竹树环和,小股溪流穿院而过,既有烟火气,又不失雅致。想着他以此处为居所之人与醉风竹比邻,当是极为风雅之人。
赫连羽侧身将郁华枝请了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