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50节(2/3)
人人皆自救,大庆才能渡过这漫漫冰期。
人随利动,银币流动起来,人便也动了起来。
“马尚书说得极是,是时机推行新策了。”
马尚书一拱手,说道:“那便请小裴大人廷议时,助户部一臂之力。”
“理当如此。”裴少淮回应。
新策会触及勋贵豪武的利益,马尚书敢率户部推行此策,也是有极大勇气胆识的。
裴少淮问道:“马尚书打算选何处试行新策?”
马尚书应道:“顺天府、河间府、保定府新兴棉纺业,百姓有余钱,太仓州、松江府开海兴收,船只贸易往来,这几个地方皆可试行。”
“还有一处可纳入试行。”
“何处?”
“成都府。”裴少淮应道,又解释,“吏部裴尚书致仕之后,随其孙儿去了成都府。”
说起来,当年是裴珏先提出的“以银代税”。
……
议定之后,户部动作很快,于春节之前上奏了此事。
廷议时,虽是一番争执不休,但最后结果是好的,完全在裴少淮的意料之内——不管是银币流通,还是充盈国库,皆是为了推行户部新政作铺垫,岂有不成功的道理?
马尚书是个聪明人,敢迎难而上,也懂顺势而为。
……
……
岁末除夕夜,宫殿里盏盏烛光,丝竹声响。
君主亲忠贤,赐宴同群臣。
又是一年赐宴时,今年的夜宴气氛很是欢愉,君臣几度举盏同饮,文采斐然的诗词频频出现。
京中有百姓燃放烟花,声响传入宫内,皇帝更喜,特地让群臣安静细听,随后又多饮了几盏。
宫廷宴罢,皇帝如去岁那般把裴少淮留了下来,让裴少淮到御书房陪他杀两局,笑道:“还需趁你南下之前,多下几局棋。”
君臣对棋坐,频闻落子声。
本应是闲来挑灯下夜棋,棋声又慢又散才对,但皇帝落棋不假思索,以至于——灯花未落,棋局已定。
裴少淮便知道了皇帝意不在下棋。
又见书案上堆着几卷空圣旨,玉玺在侧,灯下泛着玉光。皇帝似乎等着裴少淮趁醉从他这再“顺走”几道圣旨。
一局棋罢,各自收回棋子时,皇帝说起了户部的新策,回忆说道:“朕记得,你第一次入宫当值时,朕问你如何治民患,伯渊你说,土地兼并富豪武而损黎民,厚私囊而薄国库,不能不治。后来,你入了六科,朕问你如何限制富户囤积田亩,伯渊你说,富户千亩只行一户之役,农户无田却户户皆入役,徭役不能以户为计。”
最后一枚棋子收入棋盅,棋盘上只剩纵横黑线。
“现如今,这一条条皆被推行了,列为我大庆国策。”皇帝顿了一顿,带着醉意,望向裴少淮问道,“邹先生他应当欣慰了罢?”说着裴少淮的往事,问了邹先生的欣慰。
裴少淮并不掩饰自己的怔怔然,他想起了邹阁老写的那个“疑”字。
皇帝早知晓裴少淮“师从”邹阁老,裴少淮亦清楚皇帝知晓,但君臣二人很有默契地从未提及此事,也未提及邹阁老。
“伯渊无需紧张,今夜全当君臣之间说说心里话。”皇帝语气中并无试探,也无责备,一如既往的宽厚仁慈。
裴少淮了然,皇帝选在这个时候谈起邹阁老,无非是新政推行,皇帝想借裴少淮之口,聊补过往的愧疚,也趁裴少淮南下以前,消除君臣心间的那一点点芥蒂。
既然如此,裴少淮大胆问道:“皇上怀疑过邹阁老的忠心吗?”黑棋点落,新的一局,他要了先手。
皇帝摇头,双指一点落下白棋,紧随其后,道:“邹先生劝朕不要再印宝钞的时候,朕明白他是为民所想,邹先生一人与河西官员抗衡之时,劝朕选官用官要以贤能为首,朕明白他是为朝廷着想……他的苦心忠心,朕都明白。”
但皇帝没有听邹阁老的。
因为不印宝钞则国库难填,亏欠俸禄则他的皇位不稳,朝廷生乱则天下易乱。
因为相比于忠臣,头悬利剑的能臣同样好用,朝廷上永远不会只有一种臣子。
“朕有朕的难处。”这句话已是帝王最大的让步。
“臣非邹阁老,但微臣以为,邹阁老自请致仕,是识得陛下的难处的。”裴少淮应道,刚好屋外响起风雪声,裴少淮借此继续道,“新策推行,不管再大的风雪,若能实现家家灶下有柴火,釜中有米粮,无饥不受寒,想来邹阁老是欣慰的。”
“果真?”
“微臣不敢有假。”
随后的棋局下得闲散了许多,君臣之间谈话亦随意了许多。
皇帝说:“裴家、乔家今年又向朝廷献了数万匹棉布,此乃大功劳。”
裴少淮佯装没有注意到书案上堆放的几卷圣旨,只说道:“为陛下分忧,臣等不敢居功。”
水漏报时,夜已深,五局棋后,皇帝终于让裴少淮回去了。
裴少淮才出了大殿,便听闻萧内官碎步追上来,呼着:“裴大人且等等。”
转身一看,见萧内官提着大盏琉璃灯,走到裴少淮身旁,说道:“夜深了,陛下命老奴为裴大人掌灯,照
人随利动,银币流动起来,人便也动了起来。
“马尚书说得极是,是时机推行新策了。”
马尚书一拱手,说道:“那便请小裴大人廷议时,助户部一臂之力。”
“理当如此。”裴少淮回应。
新策会触及勋贵豪武的利益,马尚书敢率户部推行此策,也是有极大勇气胆识的。
裴少淮问道:“马尚书打算选何处试行新策?”
马尚书应道:“顺天府、河间府、保定府新兴棉纺业,百姓有余钱,太仓州、松江府开海兴收,船只贸易往来,这几个地方皆可试行。”
“还有一处可纳入试行。”
“何处?”
“成都府。”裴少淮应道,又解释,“吏部裴尚书致仕之后,随其孙儿去了成都府。”
说起来,当年是裴珏先提出的“以银代税”。
……
议定之后,户部动作很快,于春节之前上奏了此事。
廷议时,虽是一番争执不休,但最后结果是好的,完全在裴少淮的意料之内——不管是银币流通,还是充盈国库,皆是为了推行户部新政作铺垫,岂有不成功的道理?
马尚书是个聪明人,敢迎难而上,也懂顺势而为。
……
……
岁末除夕夜,宫殿里盏盏烛光,丝竹声响。
君主亲忠贤,赐宴同群臣。
又是一年赐宴时,今年的夜宴气氛很是欢愉,君臣几度举盏同饮,文采斐然的诗词频频出现。
京中有百姓燃放烟花,声响传入宫内,皇帝更喜,特地让群臣安静细听,随后又多饮了几盏。
宫廷宴罢,皇帝如去岁那般把裴少淮留了下来,让裴少淮到御书房陪他杀两局,笑道:“还需趁你南下之前,多下几局棋。”
君臣对棋坐,频闻落子声。
本应是闲来挑灯下夜棋,棋声又慢又散才对,但皇帝落棋不假思索,以至于——灯花未落,棋局已定。
裴少淮便知道了皇帝意不在下棋。
又见书案上堆着几卷空圣旨,玉玺在侧,灯下泛着玉光。皇帝似乎等着裴少淮趁醉从他这再“顺走”几道圣旨。
一局棋罢,各自收回棋子时,皇帝说起了户部的新策,回忆说道:“朕记得,你第一次入宫当值时,朕问你如何治民患,伯渊你说,土地兼并富豪武而损黎民,厚私囊而薄国库,不能不治。后来,你入了六科,朕问你如何限制富户囤积田亩,伯渊你说,富户千亩只行一户之役,农户无田却户户皆入役,徭役不能以户为计。”
最后一枚棋子收入棋盅,棋盘上只剩纵横黑线。
“现如今,这一条条皆被推行了,列为我大庆国策。”皇帝顿了一顿,带着醉意,望向裴少淮问道,“邹先生他应当欣慰了罢?”说着裴少淮的往事,问了邹先生的欣慰。
裴少淮并不掩饰自己的怔怔然,他想起了邹阁老写的那个“疑”字。
皇帝早知晓裴少淮“师从”邹阁老,裴少淮亦清楚皇帝知晓,但君臣二人很有默契地从未提及此事,也未提及邹阁老。
“伯渊无需紧张,今夜全当君臣之间说说心里话。”皇帝语气中并无试探,也无责备,一如既往的宽厚仁慈。
裴少淮了然,皇帝选在这个时候谈起邹阁老,无非是新政推行,皇帝想借裴少淮之口,聊补过往的愧疚,也趁裴少淮南下以前,消除君臣心间的那一点点芥蒂。
既然如此,裴少淮大胆问道:“皇上怀疑过邹阁老的忠心吗?”黑棋点落,新的一局,他要了先手。
皇帝摇头,双指一点落下白棋,紧随其后,道:“邹先生劝朕不要再印宝钞的时候,朕明白他是为民所想,邹先生一人与河西官员抗衡之时,劝朕选官用官要以贤能为首,朕明白他是为朝廷着想……他的苦心忠心,朕都明白。”
但皇帝没有听邹阁老的。
因为不印宝钞则国库难填,亏欠俸禄则他的皇位不稳,朝廷生乱则天下易乱。
因为相比于忠臣,头悬利剑的能臣同样好用,朝廷上永远不会只有一种臣子。
“朕有朕的难处。”这句话已是帝王最大的让步。
“臣非邹阁老,但微臣以为,邹阁老自请致仕,是识得陛下的难处的。”裴少淮应道,刚好屋外响起风雪声,裴少淮借此继续道,“新策推行,不管再大的风雪,若能实现家家灶下有柴火,釜中有米粮,无饥不受寒,想来邹阁老是欣慰的。”
“果真?”
“微臣不敢有假。”
随后的棋局下得闲散了许多,君臣之间谈话亦随意了许多。
皇帝说:“裴家、乔家今年又向朝廷献了数万匹棉布,此乃大功劳。”
裴少淮佯装没有注意到书案上堆放的几卷圣旨,只说道:“为陛下分忧,臣等不敢居功。”
水漏报时,夜已深,五局棋后,皇帝终于让裴少淮回去了。
裴少淮才出了大殿,便听闻萧内官碎步追上来,呼着:“裴大人且等等。”
转身一看,见萧内官提着大盏琉璃灯,走到裴少淮身旁,说道:“夜深了,陛下命老奴为裴大人掌灯,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