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文圣 第28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给我狠狠的学。
    不懂就来问舅舅。
    毕竟你是我外甥。
    不远处,扶罗王朝的才子,已经是彻底沉默了。
    皇帝出头他们能理解。
    但这样力挺自己的外甥,当真就不用避嫌吗?
    但不得不说的是一件事情,如此优秀的外甥,还真没什么好说的。
    “回舅舅,锦年定然用心去学。”
    顾锦年一脸认真,随后给予回答。
    “行。”
    “今日这口气,舅舅给你出了。”
    “盛会也到时辰了。”
    “文景先生,你带着学生先离开。”
    “杨开,让其他学子也有序离开。”
    “今日盛会,到此结束,第一者为顾锦年。”
    “其余儒者,都给朕跪在此处,给朕好好反省。”
    永盛大帝开口。
    直接结束盛会,时辰也的确到了。
    “臣等遵旨。”
    苏文景与杨开齐齐开口。
    而此时,传圣公的声音再度响起。
    “陛下,老夫有要事禀奏,关于匈奴之事。”
    他开口,望着永盛大帝。
    此言一出。
    永盛大帝瞥了他一眼,而后开口。
    “传圣公入宫。”
    说完此话,便拂袖而去。
    看得出来,他今天是真的气。
    第86章 :要打仗了?顾锦年落水之事,真相大白?
    寅时二刻。
    整个京都虽依旧张灯结彩,但各种喧嚣之声也逐渐安宁下来。
    随着大夏诗会结束,京都也安静了少许。
    诗会当中发生的事情,也逐渐传开来了。
    顾锦年作千古诗词,外加上道出惊圣文章,瞬间引来京都一片喧哗。
    百姓们震撼顾锦年的才华。
    尤其是一些女子,听闻顾锦年七步作诗,瞬间倾慕。
    只不过,诗会当中,顾锦年辱圣之事,也惹来一些争议。
    但无论如何,这是大夏诗会,以诗会友,主题还是比诗词,所以这些争议并不是很大,需要时间去发酵。
    不管怎样,大夏诗会第一名,已经确定是顾锦年了。
    四首千古名诗,如果拿不到第一,那这个诗会也没有必要存在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国才子皆然有些绝望,如此盛大的诗会,虽然知道自己拿不到第一,可出了顾锦年这么一个妖孽,大家都不想继续参赛了。
    按理说,即便今日有人诗出镇国,大家也会作诗几首,就当捧个场也行,拿个第二第三都还不错。
    可顾锦年就如同诗坛中的一轮太阳,悬挂在天穹之上,令他们无法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没有一个人作诗,也不想作诗,一点意思都没有。
    自己作出来的诗,别说捧场了,给人家顾锦年提鞋的资格都不够,纯纯的丢人现眼啊。
    不过盛会结束后。
    才子们是尽兴了,虽然没有作诗,但最起码也算是见证一番千古奇景,以后有吹嘘的资本。
    但满朝文武,各国使臣离开之后,却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今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
    匈奴国运被削。
    孔顾两家彻底撕破脸。
    陛下的选择。
    这几件事情都不是小事,身为朝廷大臣,那个不是人精?这一点点的信息,可以让他们产生无数想法。
    首先,匈奴国运削弱,大夏要不要进攻?趁此机会抢回边境十二城?
    站在永盛大帝这个视角上,肯定是想发兵的,但现在的大夏能不能打仗?可不可以打仗?
    这些都是问题,而且都是极大的问题。
    他们必须要思考,这场仗能不能打,能打,为什么能打?自己有什么好处?不能打,为什么不能打?打了自己有什么坏处?
    这些事情若是不考虑清楚,等皇帝开口了,他们就不好回答了,给不出一个满意的答复,那皇帝可不惯着大家。
    尤其是,今日这些儒臣都被永盛大帝怒斥一番,别看只是简简单单的骂了几句,可实际上影响很大。
    倘若过两日朝会,陛下开口,要发兵边境,往往都是儒臣率先开口,制止战争。
    可如果永盛大帝拿今天的事情说事,儒臣还有什么好说的?自己影子都歪了,还有什么资格说皇帝?
    还有就是,孔家与顾家的决裂,势必会造成文武之间矛盾加强。
    这个倒没什么好说的,反正本来关系就不怎么好,加强就加强,互相不怂。
    可最关键的是,陛下的态度。
    永盛大帝今日在诗会上,看似秉持公道,可实际上呢?其实还是在偏袒顾锦年。
    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什么道理不道理,什么谁受委屈不受委屈的?
    一切都是利益需求,儒臣帮孔家,说到底就是想要跟孔家扯上点关系,他们不在乎顾家是怎么想的。
    顾锦年是武将集团,大家伙是凑不到一起去的,真凑在一起,死的反而是自己。
    既然文武对立已经到了极端,那我肯定是推崇我方阵营的啊。
    就好比,假设方才是在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