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第84节(2/3)
来监视他荣郡王府上下。
若非他父亲留下的府卫都是精英,他可能都不知道这事。
直到他接到消息,藏在荣郡王府外的那批人帮忙相继拦下两伙贼人时,他才知道,原来上面派人过来,是为保护他一家老小的性命。
真正要他命的,其实是那些往日里对恭敬有加的人。
“王爷,实在是那些人欺人太甚,我们干脆直接将他们的名单都交上去算了,也顾不上分辨到底是哪些人出手,哪些人无辜了,为般没完没了,稍有不慎,王爷就危险了。”
荣郡王靠在那里,叹了口气,真要交上去,他荣郡王府算是一点退路都没了。
可他心里清楚,这或许正是宫里的意思,他主动交上去,才是最体面的选择。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想到那位尚在潜邸时,处境远不如自己这个皇孙的皇叔,做出这个决定的荣郡王忍不住叹了口气,真是时也、命也。
接到荣郡王直接呈到宫里的奏疏时,看到那请罪内容,还有那一长串名字,何殊笑着道。
“看来孤的这位堂兄终于扛不住,选择主动交底了。”
何殊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宣王留下势力最多,给荣郡王带去的危机也更大。
从别家都只相继遭遇到两三拨偷袭,唯有他荣郡王府,很快就将这个袭击次数给刷新到五的结果上,就知道荣郡王府尚存的家底有厚。
正宁帝也对此感到惊讶不已。
“那些人为了自保,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荣郡王可不比恭王等人,他可是领着要职的正经郡王,他们也敢出手?”
何殊点头道,“都是私下豢养的死士,事败会在第一时间自尽的那种,他们才敢这么大胆放肆。”
不过暗卫营已然研究出对付那些死士的方法,虽然依旧没办法保证全抓活口,但也成功抓住一大半。
这些被人花重金培养出的死士,不仅是重要信息的来源,还是很好用的劳力,甚至将来还能派到海外去征战四方,当然不容浪费。
正宁帝当然知道有能力豢养死士的人,往往都是些什么人家。
毕竟他当年身为一个穷郡王,连供养郡王府上下的近百口人,都极其费力,绝对没有资格去肖想豢养死士这么奢侈的操作。
接过荣郡王的奏疏,忽略掉那些请罪的话后,直接看向那一长串让人触目惊心的名单,正宁帝还忍不住感慨道。
“难怪皇儿总看不上有些人家,那有些人确实太不像……嗯,朕怎么瞅着这几家有些眼熟?”
何殊凑过头,扫了眼被他指出的几家,随口回答道。
“父皇觉得眼熟就对了,他们不仅在朝堂上蹦跶得厉害,与康郡王那边也有瓜葛,您肯定看到过相关奏报。”
“宣王去后,杜乐贤改投在后来才出头的瑞王门下,瑞王败落后,才在时隔多年后,得到我们的重用,结果就背上什么‘三姓家奴’的非议,像这种算什么?”
第九十四章
“杜乐贤那种, 只能算是失业后重新找个活干,实属正常,不过是有些人嫉恨他,才会这般败坏他的声誉而已, 这些算是脚踏两条船, 三心二意的那种。”
正宁帝点头, 真是世道多艰,人心险恶。
“皇儿分析得很透彻,这可真是每逢大事, 都会让人从中看透许多人性卑劣之处。”
何殊对此则习以为常,毕竟在她的前世, 压根不用亲自经历什么大事, 身边日常就会充斥着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随便上上网,就能知道人性的劣根有多么地没有下限。
“父皇心中有数就好,倒也不值得在意, 毕竟这些可以传承多年, 盛而不衰,或是历练挫折, 仍能重新崛起的人家,自有过人之处。”
何殊从来不会单纯的以出身决定是否重用一个人,所以她本身对那种人家并不反感,甚至还很敬佩某些人家先祖的功绩, 或是其良好的家风家训之类的长处。
所以能引起她反感的,基本都是那种只知拉帮结派、争名夺利、私心过重, 还正好出身于那些大族的官员。
对这样的官员进行深挖后, 往往就能知道对方所在的家族, 甚至连其一些亲族在内,出同类官员的概率其实相当高。
而这种已在朝野上下织出一张强大的关系网的官员,往往都狡猾得很,让人很难拿到真正可以控制住他们的把柄,就算明知他们有问题,也要一忍再忍。
像荣郡王交上来的名单,何殊并没打算直接将照着名单将他们都打发走,而是将他们分类。
死忠于荣郡王的算一类,心狠手辣到噬主的算一类,她不想忍与三心二意的算一类,剩下那种明显是随大流给自家找个靠山的则都可以留下。
毕竟真要算起来,这些都是大安的精英阶层,肯定不能全都给送到海外去,何殊要的是能肃清某些由那些势力掀起的不良风气,改善大安朝堂的生态环境。
荣郡王就是何殊的下一个想要送出海的目标,这位看似吸取他父亲的失败经验,变得特别低调本分。
还汲取她爹当年的苟命经验,与他们的叔伯姑姑们,或者说是宗室中的其他人,都没有任
若非他父亲留下的府卫都是精英,他可能都不知道这事。
直到他接到消息,藏在荣郡王府外的那批人帮忙相继拦下两伙贼人时,他才知道,原来上面派人过来,是为保护他一家老小的性命。
真正要他命的,其实是那些往日里对恭敬有加的人。
“王爷,实在是那些人欺人太甚,我们干脆直接将他们的名单都交上去算了,也顾不上分辨到底是哪些人出手,哪些人无辜了,为般没完没了,稍有不慎,王爷就危险了。”
荣郡王靠在那里,叹了口气,真要交上去,他荣郡王府算是一点退路都没了。
可他心里清楚,这或许正是宫里的意思,他主动交上去,才是最体面的选择。
“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想到那位尚在潜邸时,处境远不如自己这个皇孙的皇叔,做出这个决定的荣郡王忍不住叹了口气,真是时也、命也。
接到荣郡王直接呈到宫里的奏疏时,看到那请罪内容,还有那一长串名字,何殊笑着道。
“看来孤的这位堂兄终于扛不住,选择主动交底了。”
何殊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宣王留下势力最多,给荣郡王带去的危机也更大。
从别家都只相继遭遇到两三拨偷袭,唯有他荣郡王府,很快就将这个袭击次数给刷新到五的结果上,就知道荣郡王府尚存的家底有厚。
正宁帝也对此感到惊讶不已。
“那些人为了自保,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荣郡王可不比恭王等人,他可是领着要职的正经郡王,他们也敢出手?”
何殊点头道,“都是私下豢养的死士,事败会在第一时间自尽的那种,他们才敢这么大胆放肆。”
不过暗卫营已然研究出对付那些死士的方法,虽然依旧没办法保证全抓活口,但也成功抓住一大半。
这些被人花重金培养出的死士,不仅是重要信息的来源,还是很好用的劳力,甚至将来还能派到海外去征战四方,当然不容浪费。
正宁帝当然知道有能力豢养死士的人,往往都是些什么人家。
毕竟他当年身为一个穷郡王,连供养郡王府上下的近百口人,都极其费力,绝对没有资格去肖想豢养死士这么奢侈的操作。
接过荣郡王的奏疏,忽略掉那些请罪的话后,直接看向那一长串让人触目惊心的名单,正宁帝还忍不住感慨道。
“难怪皇儿总看不上有些人家,那有些人确实太不像……嗯,朕怎么瞅着这几家有些眼熟?”
何殊凑过头,扫了眼被他指出的几家,随口回答道。
“父皇觉得眼熟就对了,他们不仅在朝堂上蹦跶得厉害,与康郡王那边也有瓜葛,您肯定看到过相关奏报。”
“宣王去后,杜乐贤改投在后来才出头的瑞王门下,瑞王败落后,才在时隔多年后,得到我们的重用,结果就背上什么‘三姓家奴’的非议,像这种算什么?”
第九十四章
“杜乐贤那种, 只能算是失业后重新找个活干,实属正常,不过是有些人嫉恨他,才会这般败坏他的声誉而已, 这些算是脚踏两条船, 三心二意的那种。”
正宁帝点头, 真是世道多艰,人心险恶。
“皇儿分析得很透彻,这可真是每逢大事, 都会让人从中看透许多人性卑劣之处。”
何殊对此则习以为常,毕竟在她的前世, 压根不用亲自经历什么大事, 身边日常就会充斥着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随便上上网,就能知道人性的劣根有多么地没有下限。
“父皇心中有数就好,倒也不值得在意, 毕竟这些可以传承多年, 盛而不衰,或是历练挫折, 仍能重新崛起的人家,自有过人之处。”
何殊从来不会单纯的以出身决定是否重用一个人,所以她本身对那种人家并不反感,甚至还很敬佩某些人家先祖的功绩, 或是其良好的家风家训之类的长处。
所以能引起她反感的,基本都是那种只知拉帮结派、争名夺利、私心过重, 还正好出身于那些大族的官员。
对这样的官员进行深挖后, 往往就能知道对方所在的家族, 甚至连其一些亲族在内,出同类官员的概率其实相当高。
而这种已在朝野上下织出一张强大的关系网的官员,往往都狡猾得很,让人很难拿到真正可以控制住他们的把柄,就算明知他们有问题,也要一忍再忍。
像荣郡王交上来的名单,何殊并没打算直接将照着名单将他们都打发走,而是将他们分类。
死忠于荣郡王的算一类,心狠手辣到噬主的算一类,她不想忍与三心二意的算一类,剩下那种明显是随大流给自家找个靠山的则都可以留下。
毕竟真要算起来,这些都是大安的精英阶层,肯定不能全都给送到海外去,何殊要的是能肃清某些由那些势力掀起的不良风气,改善大安朝堂的生态环境。
荣郡王就是何殊的下一个想要送出海的目标,这位看似吸取他父亲的失败经验,变得特别低调本分。
还汲取她爹当年的苟命经验,与他们的叔伯姑姑们,或者说是宗室中的其他人,都没有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