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3/4)
出处、质地工艺等推断清楚,另还要给文物定名、绘册、文字描述,一应事务繁杂琐碎,登记入库是首要的,研究铭文还要放在后面,这会子只怕各类文物还不曾整理清楚,根本没有人顾得上这些铭文,社里的这些人想要抢的就是这段时间,只要能在朝廷之前抢先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那便妥妥的是名扬天下了。”
“也就是说,嫌犯从他父亲那里得知古墓里有古夜铭文,在你们面前却只作不知,暗里提前做了计划准备,等着同大家一起进入墓中发现铭文后,就如此这般依计划行事,将吕策骗入古墓活活吓死。”
“现在看来应是如此。”
“那么这位嫌犯究竟是哪个?”燕七问。
燕九少爷目光微动:“计春。”
“计,是和姓鲁的同屋的那位?”燕七记性倒是好,“他们两个不是唯二有昨夜不在场证明的人吗?”
“那间房是计春主动挑的。”燕九少爷回想当时情形,“而吕策因心脏不好,不能睡那样的屋子,免得半夜有人起夜将他惊到,这便给吕策‘创造’了可以夜里偷溜出去的环境——因计春清楚,我与武三哥因着燕武两家亲近,必是会睡在同一房内的,且武三哥是社长,理当占据最大的一间屋,而我与他在社里也不大爱同吕策交往,这就又避免了吕策会选择我们那间屋的可能性,吴、李两个自来就不怕冷,冬天也只穿个夹衣,再加上如果计春事先便同吕策说好夜里一同去古墓,那么吕策也必会选择同吴李一屋,且还要睡在离窗户最近的地方,方便夜间行事——计春这么做一是为了同吕策分开,事发后不使众人先疑到他的头上,二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不在场证明,然而这却产生了一个更大的疑问:计春夜里没有离开过房间的话,是怎么做到吓死吕策的?”
“他提前进来布置过?”燕七道。
“我们来之前墓门上贴有朝廷的封条,我们是拿着许可令来的,只有有了许可令才能揭去封条,所以事先不会有人进去。”燕九少爷道,“而且计春昨夜如果没有离开过房间,就算提前在墓中有所布置,也没法在吓死吕策后消灭用以布置的证据,因为今日一早我们几乎就是前后脚地进了古墓,虽然他是第一个冲进来的,但短短的十几步距离,他要怎么消灭掉证据?”
“如果可以确定他昨晚确未离开过房间的话,那么他跑在最前面应该就是为了在你们进墓前消灭证据,而这个证据也一定是轻易就能被消灭掉的。”燕七环顾墓室,只有一桌一棺,旁边虽有耳室,然而就时间来看根本来不及把东西藏到耳室去,并且耳室也早被朝廷派人搬空了,此刻也都是光秃秃的空无一物。
燕九少爷陷入沉思,燕七不去打扰他,只在墓室里转悠了几圈,然后定睛看墓壁上的铭文,过了良久,听见甬道里响起脚步声,却见来的是一枝,恭声和二人道:“午饭已做好,老爷让请九爷和七小姐过去吃。”
“我先不吃了。”燕九少爷慢声道。
燕七看了看他,见这孩子似是不破解问题便不肯用饭,便和一枝道:“请大伯他们先吃吧,我和小九稍后就过去。”
目送一枝离开,燕七转头和燕九少爷道:“记得那个方法吗?理不清的问题,一条一条按顺序写下来,根据因果,用线串连,不要一味笃信自己的脑子,有时候放在纸面上看才更直观更清晰。”
燕九少爷当然知道这方法,这是小时候他姐姐教给他的一种思考方式,不仅要写下来,还要画,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出主次和旁支,用线相连,最终便可以结出一张平面关系网,能让人宏观全局,且不会像存在脑中时总有遗漏,她说这个叫做“组织结构图”,能让人的思考更有条理、更全面、更“系统”。
燕九少爷应了一声,慢慢走到桌边,才要去拿纸笔,却发现桌面上原来堆着的东西有些凌乱,不由将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垂着眸子看了一阵。
“昨晚离开墓室之前,是计春收拾的桌子。”燕九少爷揣着手,老神仙似的慢慢瞄向他姐,“而我凑巧在旁边,看到了他如何摆放桌上的器物。”
“原来如此。”燕七道。
燕九少爷并不意外他姐的一点就通,她从来不笨,她只是更愿意把机会和舞台让给别人。
燕九少爷重新伸出手去,慢慢地将桌上的用物重新安放成昨晚计春收拾过后的样子。
墓室里透不进光,要想在室内研究铭文,当然要点了灯,弄个灯火通明才好看见墓壁上的字。金石社的成员们在墓中做研究时,合共点亮了六七盏灯,皆是可拎着走动的琉璃灯。昨夜离开古墓的时候,大家将灯拎走了,因为从古墓到村长家还有一段夜路要走,村长家毕竟也还算是平民百姓,用不起好灯油,大家要用自己的灯回去照明,因而古墓里就只留了一盏备用灯放在桌上,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吕策半夜悄悄出门,为防吵醒同屋中人,不可能再拎个琉璃灯越窗,既然古墓里留着一盏灯,自是不必再拿,于是出了村长家,路上点亮个火折子就可照明,且还不会因太亮而让别人看见。
进了古墓墓室,当然是要先去点灯,火折子的亮度和可燃时长终究有限,桌上就有现成的灯,走过去点上,室内一片光明
“也就是说,嫌犯从他父亲那里得知古墓里有古夜铭文,在你们面前却只作不知,暗里提前做了计划准备,等着同大家一起进入墓中发现铭文后,就如此这般依计划行事,将吕策骗入古墓活活吓死。”
“现在看来应是如此。”
“那么这位嫌犯究竟是哪个?”燕七问。
燕九少爷目光微动:“计春。”
“计,是和姓鲁的同屋的那位?”燕七记性倒是好,“他们两个不是唯二有昨夜不在场证明的人吗?”
“那间房是计春主动挑的。”燕九少爷回想当时情形,“而吕策因心脏不好,不能睡那样的屋子,免得半夜有人起夜将他惊到,这便给吕策‘创造’了可以夜里偷溜出去的环境——因计春清楚,我与武三哥因着燕武两家亲近,必是会睡在同一房内的,且武三哥是社长,理当占据最大的一间屋,而我与他在社里也不大爱同吕策交往,这就又避免了吕策会选择我们那间屋的可能性,吴、李两个自来就不怕冷,冬天也只穿个夹衣,再加上如果计春事先便同吕策说好夜里一同去古墓,那么吕策也必会选择同吴李一屋,且还要睡在离窗户最近的地方,方便夜间行事——计春这么做一是为了同吕策分开,事发后不使众人先疑到他的头上,二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不在场证明,然而这却产生了一个更大的疑问:计春夜里没有离开过房间的话,是怎么做到吓死吕策的?”
“他提前进来布置过?”燕七道。
“我们来之前墓门上贴有朝廷的封条,我们是拿着许可令来的,只有有了许可令才能揭去封条,所以事先不会有人进去。”燕九少爷道,“而且计春昨夜如果没有离开过房间,就算提前在墓中有所布置,也没法在吓死吕策后消灭用以布置的证据,因为今日一早我们几乎就是前后脚地进了古墓,虽然他是第一个冲进来的,但短短的十几步距离,他要怎么消灭掉证据?”
“如果可以确定他昨晚确未离开过房间的话,那么他跑在最前面应该就是为了在你们进墓前消灭证据,而这个证据也一定是轻易就能被消灭掉的。”燕七环顾墓室,只有一桌一棺,旁边虽有耳室,然而就时间来看根本来不及把东西藏到耳室去,并且耳室也早被朝廷派人搬空了,此刻也都是光秃秃的空无一物。
燕九少爷陷入沉思,燕七不去打扰他,只在墓室里转悠了几圈,然后定睛看墓壁上的铭文,过了良久,听见甬道里响起脚步声,却见来的是一枝,恭声和二人道:“午饭已做好,老爷让请九爷和七小姐过去吃。”
“我先不吃了。”燕九少爷慢声道。
燕七看了看他,见这孩子似是不破解问题便不肯用饭,便和一枝道:“请大伯他们先吃吧,我和小九稍后就过去。”
目送一枝离开,燕七转头和燕九少爷道:“记得那个方法吗?理不清的问题,一条一条按顺序写下来,根据因果,用线串连,不要一味笃信自己的脑子,有时候放在纸面上看才更直观更清晰。”
燕九少爷当然知道这方法,这是小时候他姐姐教给他的一种思考方式,不仅要写下来,还要画,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出主次和旁支,用线相连,最终便可以结出一张平面关系网,能让人宏观全局,且不会像存在脑中时总有遗漏,她说这个叫做“组织结构图”,能让人的思考更有条理、更全面、更“系统”。
燕九少爷应了一声,慢慢走到桌边,才要去拿纸笔,却发现桌面上原来堆着的东西有些凌乱,不由将伸出去的手收了回来,垂着眸子看了一阵。
“昨晚离开墓室之前,是计春收拾的桌子。”燕九少爷揣着手,老神仙似的慢慢瞄向他姐,“而我凑巧在旁边,看到了他如何摆放桌上的器物。”
“原来如此。”燕七道。
燕九少爷并不意外他姐的一点就通,她从来不笨,她只是更愿意把机会和舞台让给别人。
燕九少爷重新伸出手去,慢慢地将桌上的用物重新安放成昨晚计春收拾过后的样子。
墓室里透不进光,要想在室内研究铭文,当然要点了灯,弄个灯火通明才好看见墓壁上的字。金石社的成员们在墓中做研究时,合共点亮了六七盏灯,皆是可拎着走动的琉璃灯。昨夜离开古墓的时候,大家将灯拎走了,因为从古墓到村长家还有一段夜路要走,村长家毕竟也还算是平民百姓,用不起好灯油,大家要用自己的灯回去照明,因而古墓里就只留了一盏备用灯放在桌上,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吕策半夜悄悄出门,为防吵醒同屋中人,不可能再拎个琉璃灯越窗,既然古墓里留着一盏灯,自是不必再拿,于是出了村长家,路上点亮个火折子就可照明,且还不会因太亮而让别人看见。
进了古墓墓室,当然是要先去点灯,火折子的亮度和可燃时长终究有限,桌上就有现成的灯,走过去点上,室内一片光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