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唐朝破案 第8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欧阳意:“那便有劳夫君跑一趟。”哦不,逮六个人,是六趟。
    梁柏:“夫妻之间不必言谢。”
    欧阳意笑看他一眼,“是我多言。”
    梁柏微微扬唇,“那我去了。”
    欧阳意:“嗯。”
    梁柏:“他们所雇之人,定是穷凶极恶,你自己多加小心。”
    沈静灵光一闪,叉手行礼,“有在下保护,请梁……梁兄放心。”
    梁柏不动声色看他一眼。
    沈静粗豪野蛮,却是光明磊落的汉子。
    梁柏相信自己不会看错人。
    自从经过卫宅的事,他便不放心欧阳意在外安全,但不能明晃晃给她派护卫,亦不愿做暗中监视妻子的事。
    思来想去,只有这个折中的办法——将沈静连升两级,放在妻子身边充当守卫。
    梁柏并未找沈静说过,沈静不是笨人,自己慢慢琢磨出来了。
    对方匆匆离去,不过惊鸿一瞥,沈静几乎断定,他的升迁就是久推官夫君安排的。
    齐鸣想起曾将欧阳意和江泓视为一对,大感尴尬,向欧阳意道歉:“意师妹,今日见过思礼兄,方知眼见为实,不能道听途说啊。”
    欧阳意摆手,“齐师兄是为了我好,我怎会怨你。”
    梁柏只出现片刻,不怒自威的通身气势教人难忘。
    如此英姿,怎么可能是流连花丛纵情声色之徒。
    大家都隐隐有预感,有了奉宸卫助力,学子失踪案今天就能有个了结。
    *
    崔家丧礼还在热热闹闹地办着。
    梁予信作随从打扮,带着人出现在谢娴面前时,她有一瞬间是懵的。
    崔朔兴也乖乖跟着走了。
    同时受“邀请”的还有小妾艾菁。
    有别的小妾带着孩子跑出来,却被梁予信的人拦在后院。
    另有几个小妾是站在郑良玉这边。
    一夕之间,崔家后宅已然分成两大阵营。
    谢娴脸色惨白,仿佛一夜老了十岁,一双哭得像核桃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后院的郑良玉看,目光充满了怨毒。
    梁予信挡在二者之间,做了个请的手势,“崔夫人,狄公还等着呢,该走了。”
    谢娴母子和艾菁从后门一出来,门外已有马车候着。
    三人上了马车,梁予信亲自驱车。
    艾菁惶惶不可终日般,道:“不知狄公亲自召妾身,所为何事?”
    “这个……”梁予信并不认为她偷人是什么丢人的事,如实道,“听说是崔二爷在雍州长史来吊唁时,请求将你许给他。听说崔家不是要将未生育的妾都遣散嘛。”
    “真的吗?”艾菁像是在问梁予信,又像在问谢娴。
    老爷的棺木还停在家中,她这个当家主母就迫不及待要将他的妾赶走?
    谢娴惊惶的表情一闪而过,遣散小妾是她和阿兄秘密商议的,这不是小事,为了不落人话柄,需要一些特殊手段和借口,他们都还没想好如何办呢,怎么被外人知悉?
    难道这几天他一直躲在崔家偷听?
    谢娴一阵心悸,慌乱中下意识地目光投向儿子崔朔兴,后者的表情也不太好看。
    到了奉宸卫所,三人被请到不同的审讯室。
    狄仁杰亲自见了崔朔兴。
    少年原本坐着,看见狄仁杰,急忙起身便拜,“晚生见过狄公。”
    狄仁杰慈爱地看着他,招招手,“崔大公子一表人才,请坐,坐下说话。”
    崔朔兴对狄仁杰的到来十分惊讶,伸手理了理自己的衣冠,“啪嗒”一声,从袖中掉落一本书。
    狄仁杰瞥见书名《大理寺探案手札》。
    巧了,这是有人记录他在任大理寺寺正时办的案子,集结成册。
    书中记录了二十余个奇诡之案,层层抽丝剥茧,过程惊险刺激,不乏杜撰,但大体上是他狄仁杰经手过的案子,十分具有可读性,听说一面市就售罄。
    故事惊心动魄,但其中介绍的犯罪手法也很真实。
    崔朔兴慌忙捡起,塞回袖口,“晚生有随身携书的习惯,无论吃饭睡觉,有本书在身上才觉着安全。”
    他长得白白净净,书生气十足,一看就是常年安于室内静静读书的乖孩子。
    狄仁杰问:“你不是在准备殿试吗?”
    崔朔兴羞涩道:“圣贤书哪有狄公探案有趣。”
    狄仁杰问:“你与谢淳关系很好?”
    崔朔兴道:“实不相瞒,家父对家里并不过问,从小就是舅舅给我开蒙,舅舅和我在一起的时间,远比家父多得多。在我心里,他与亲爹无异。”
    狄仁杰眉心一皱,“可是谢淳杀了你爹。”
    崔朔兴大惊失色,随后愣在原地好久。
    少年颤抖着身体,声音哑了,“不是说,家父是死于意外?”
    狄仁杰:“那是我的障眼法。你看过记录我探案的手札,应当晓得。”
    这样也好,他不需要多作解释。
    崔朔兴呆住了。
    良久,少年方缓过神,喃喃道:“怎、怎么可能?他是我的亲舅舅啊。”
    狄仁杰道:“所以,我的问题还请崔公子仔细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