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13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吴宽:“…………”
    吴宽乐道:“你大先生与你爹同是余姚人也就算了,你二先生的成都和你三先生的茶陵怎么算?”
    文哥儿一听,这话很有道理。
    “我也算四分一的苏州人!”
    他麻溜改口。
    吴宽哈哈一笑,心情颇好地把好友送的菜灯转送给了文哥儿:“既是你四分一老乡送的,干脆给你带回去玩儿好了。”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可恶,老师太多,分身乏术!
    老丘:欲言又止.jpg
    *
    二更顺利送到了啦!今天我们更新了足足七千字!
    *
    注:
    1冬笋野榛荸荠杨梅萝卜葱:吴宽全部写过诗
    热爱交朋友的文人,看到啥吃到啥都写诗!
    2菜灯:
    出自《次韵施焕伯自制菜灯见送》,具体什么时候送的不清楚,但这人是吴宽同窗没错了!他给施焕伯写过贺寿诗,第一句是这样的:“幼从乡校托交游束发相看到白头。”
    这里拎过来用用。
    菜灯的原诗
    ↓
    茏篵翠玉巧相连,疑送春盘入夜筵。园子看来偏错若,市人携过已喧然。
    肯将根柢埋泥土,未许光华照木天。剩有儒家风味在,买油聊费几青钱。
    第110章
    文哥儿提着盏菜灯往家里走路上走得慢慢悠悠的,磨蹭到天色有点黑了,还找别家门房借了火把菜灯点着。
    他,王四岁今夜是长安街最惹眼的崽!
    乡里人羡慕城里城里人羡慕乡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要不怎么当官的都爱嚷嚷几句“误落尘网中”,老写诗要“归园田居”?
    所以他这别具一格的菜灯最引人注目!
    虽说今晚不开夜禁街上还是挺热闹的,不少人都赶在夜禁前出来散散步看看灯,再顺便秀秀自己的灯。
    做好了灯不能秀出来浑身难受!
    文哥儿绝对是秀得最厉害的,他拎着自己的碧莹莹的菜灯在长安街盘桓半天直至有人敲梆子提醒该宵禁了,他才不情不愿地溜达回家。
    王家人都习惯了文哥儿每次一跑出去就老半天才回来,左右有人跟着,也不怕他丢了。不过瞧见文哥儿提着的那菜灯王华忍不住纳闷:“这是哪来的?”
    出去的时候不是只带着几份要孝敬师长的圆子吗?
    文哥儿神神秘秘地道:“这是我四分一老乡送的!”
    王华不知“四分一老乡”是怎么个说法一问之下才晓得那是人吴宽的老乡搁他这就成四分一老乡了!
    王华:“…………”
    想想以后来个成都的文哥儿也跑过去喊“四分一老乡”王华老脸都红了。真不想承认这是自家儿子!
    过两天杨一清去了陕西当提学官,是不是整个陕西来的后生全是他同门师兄弟?!
    要不把这个儿子打包送给李东阳吧?
    王华叹息着摸文哥儿脑壳说道:“别到处瞎攀关系。”
    文哥儿连连点头表示自己晓得了。
    他可没有瞎攀关系他这是有理有据的!
    文哥儿没再和他爹讨论太多,兴冲冲地给他祖父祖母看菜灯去。
    出了元宵,杨一清就该出发去陕西了,李东阳这个当师兄的自然得设宴为他践行。
    连续加班了一整个元宵假期,大伙都挺疲惫,正好可以约一起吃吃喝喝放松放松。
    文哥儿这个当师侄的,眼巴巴在边上看着李东阳邀请这个邀请那个,就是没带自己一嘴,不由把脚垫起来,叫自己看起来更高更显眼一些。
    李东阳注意到旁边快要蹿起来的小豆丁,乐道:“怎么?你也想来?”
    酒宴带小孩,可就少了不少乐趣。倒不是他们要干点什么小儿不宜的事,只是席间免不了要喝酒,多个小孩儿哪里喝得尽兴?
    至于歌姬舞伎之类的,他们是请不得的,毕竟朝中历来有文武官之家不得狎妓的规定。
    宣宗时期一度有官员逾矩,在朝官员放浪形骸、耽误正事,宣宗忍不住重新申明了这一要求,来了一次叫人印象深刻的“严打”,狠狠治了一波渎职官员。
    宣宗还说了:“你们爱喝酒我不管,可你们当大臣的要给底下人当表率,知道点礼义廉耻,别一个两个有人邀你喝酒你就带上美妓去赴宴!”
    皇帝都亲自下令要扫黄打非了,官员狎妓宿娼之风自然消停了一段时间。
    至今为止“狎妓宿娼”都还是御史弹劾的重要罪名之一。
    甚至连“纵子宿娼”也不行。
    你知道儿子出去瞎浪不打断儿子腿,御史非得追着你弹劾不可。
    所以,践行酒就是纯粹的践行酒,不带其他小儿不宜的附加活动。
    最终李东阳还是没抵过文哥儿的央求,邀上他一起去给杨一清践行。
    文哥儿第一次受邀(死皮赖脸跟着)参加这种规模的文人聚会,特别高兴,当天又穿成个小红包跟着他爹出门。
    王华瞥见自家儿子满脸兴奋,无奈道:“我们给你师叔践行,你去做什么?”
    文哥儿道:“我也给师叔践行!”
    王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