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纪恒对此无异议,他修书一封给父亲,讲明情况,愿意等她数日,一道返回。
    当初莫勒王子被捉,纪恒的第一封奏折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回了京城。
    皇帝听说活捉莫勒王子,龙颜大悦,将奏折当众念了出来。
    朝堂上的大臣,待听到“太子妃生擒莫勒”时,无不瞠目结舌,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帝也愣了一愣,谁?太子妃生擒莫勒?
    阿芸有这个本事,他并不吃惊,而且他知道阿芸私自离京去了边关。他吃惊的是,纪恒竟然把这给写进了奏折里。而他就这么念了出来。
    太子妃离京后,他这个做父皇的,辛辛苦苦瞒着,只说太子妃心怀社稷,顾念太子安慰,在宫中设了小佛堂祈福,不见任何外客。
    这俩人倒好,做都做了,竟然还直接写进了奏折里。——当然,也许这不怪他们。可能他们先前没想到他会当众念出来。
    还能怎么样呢?念都念出来了,只能替他们兜着了。
    皇帝面色不改,扫了一眼殿下的臣子,沉声道:“众卿有所不知,太子妃谢氏于祈福之际,有幸梦到九天玄女娘娘。娘娘看其心诚,遂传她十八般武艺,要她卫我大齐,匡扶东宫,并告诉他,东宫可能有难……”
    殿下的大臣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明知道皇帝说的八成不是真的,可也无一人敢出声反驳。
    在皇帝的口中,这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太子妃谢氏梦中得神仙传授武艺,又知道太子有难,就不远千里赶去边关,生擒莫勒,相助太子……
    真是太子之幸,大齐之幸啊。
    虽然有人心里也想过种种不妥之处,但是一则生擒敌国王子这样的功勋实在吓人,二则皇帝的态度非常明确,没人傻乎乎地去说一些皇上不想听的话。
    皇帝慨叹良久,夸太子妃是巾帼女杰,远胜须眉浊物。
    朝堂中的大臣们谁又敢说半个不字,只能附和“太子妃巾帼女杰,是大齐之幸。”
    ——不过,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不是吗?前朝几乎覆灭于夷狄之手,今朝百十年不曾与夷狄交战。而太子妃一介女流,竟能生擒敌国王子,称一声巾帼女杰,并不过分。
    皇帝又扫视了诸位大臣一眼,暗暗满意,又开口道:“传朕旨意,太子妃谢氏此番立下大功,赏黄金万两。”
    想了一想,他又下一道旨意,封赏谢芸的父母。
    连下两道旨意,连皇帝自己都佩服自己的胸襟。阿芸私自出宫,他还这般护着他们。当然,阿芸的确也争气。
    又几日,夷狄的降书便递了过来。一里之盟的内容也摆放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心里激动,差点掉下泪来。他之前从没想过,他在位期间,大齐可以战胜夷狄。他盯着降书,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降书的内容他几乎都能背下来。
    至于一里之盟,更是教他惊喜。
    在皇帝看来,对他,对大齐,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远胜过其带来的表面后果。这是大齐对敌的胜利,是扬眉吐气,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皇帝高兴的后果,就是在朝堂上,又将太子以及太子妃好好夸赞了一番。——皇帝夸赞太子,群臣已经习惯,但是这般夸太子妃,还挺少见的。
    不少稍微古板些的大臣,对皇帝如此推崇一个女子心里不大认同。但是他们又不能公然反驳,毕竟太子妃生擒莫勒,直接导致了夷狄的投降。这功勋,不是一句“首功”就能形容的。
    而忠靖侯府谢律夫妇最初忐忑不安,担忧不已,皇帝的赏赐都没能教他们开心起来。尤其是薛氏,唯恐影响阿芸的名声,担心阿芸会因此被人口诛笔伐。
    历来后妃要守妇德,更不能参与政事。阿芸做了男子所不能做的事情,她担心会有人以此做筏子,对付阿芸。
    后来或许是皇帝的态度太过明确,坚定不移地支持阿芸,其余人等无人敢造次,薛氏才勉强放了心。
    她心里不住地感叹,阿芸也真是,这孩子真不听话,哪有一个女子,巴巴地跑到边关去的?那是什么地方?军营里都是什么人?太子宠着她,皇帝竟也纵着她。
    还好她是立了大功,别人不敢置喙。薛氏想想,后怕不已。
    不成想,她的小儿子谢怀让却道:“娘,孩儿长大了,也要向姐姐那样。”
    “哪样?”
    “杀敌人,护百姓。”谢怀让回答,多威风。现下外面都传遍了,到处都说他姐姐是九天玄女的徒弟,是神仙下凡,就是来守护大齐的。姐姐教过他一点功夫,他岂不是也算是神仙的徒孙?
    那他将来肯定也能做威风凛凛大将军。姐姐抓王子,他将来要努力抓个大君。
    薛氏唬了一跳,嗔道:“你还小呢,说这些太早了。”
    她虽然这样说,可心里确实是有些不安。让儿年纪不大,力气却不小。于读书一道,虽然不算笨,但也不及谢怀礼聪明。莫非真是要走学武的路子?
    还是算了吧,老老实实读书多好。
    她想,好在孩子还小,以后还能慢慢教。怀让可以学点武艺,但是他将来绝不能做武将。
    京城里的种种说法,谢凌云并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