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第17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铜板。”
    她挠了挠头,将一个有些羞涩和腼腆的少年郎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憨瓜!”赵刀指着顾昭,哈哈笑了两声,“要是真有铜板,白日便被人拾去了,哪里还轮得到咱们?”
    “走了走了,我瞧着约莫要四更天了,咱们回钟鼓楼看看漏壶,要是到了四更天,就得打更报时了。”
    “哎!”顾昭跟上赵刀。
    ……
    玉溪镇的钟鼓楼,今夜顾昭已经跟着赵刀去了三趟。
    白日里,大家伙儿还能靠太阳估摸时间,夜里昏暗,时间只能从钟鼓楼的漏壶得知,再由更夫打梆子高喊时辰。
    玉溪镇的更夫有十几个,通常两人一组,像她和赵刀,负责的是临水街和翠竹街这两条街。
    当然,两条街走下来,往往已经大半时辰过去了,后头听到打更声时,时辰其实并不准。
    顾昭体内功法自然的运转,月华星光不断的被吸纳淬炼,疲乏顿解,整个人精神得很。
    赵刀瞧了一眼顾昭,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啧,不愧是年轻的孩子,精神头就是好!”
    顾昭嘿嘿笑了一声。
    两人朝钟鼓楼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闲聊着。
    顾昭困惑:“赵叔,像方才打更,头两回咱们先走了翠竹街,后面那一回,咱们先走了临水街。”
    “这一路走下来得要大半个时辰了,万一有人有要紧事,咱们没有报准时辰,会不会耽误事啊?”
    赵刀:“这事问到点子上了。”
    “寻常人家,夜里这个时候都在睡觉,他们知道个大概时辰就行,不管咱们从哪里先报时。”
    他伸出手指捻了捻,做了个数铜板的动作,贼贼的笑了下。
    “要是有想知道确切时辰的,他们会特意找咱们,花几个铜板意思下,让咱们先走他屋子在的那条街。”
    “不多不多,运道好的时候,一个月也能捞个百八十枚铜板,够我打一壶酒了,哈哈!”
    顾昭:......
    原来,这就是她未来的油水啊。
    忒寒酸了!
    ......
    第13章
    赵刀回过头,瞧见顾昭的神情又是一乐,“怎么样,这事不错吧。”
    顾昭:“......赵叔知足常乐,侄儿要学的地方还很多。”
    “滑头!”赵刀又是一阵朗笑。
    很快,两人便到了钟鼓楼。
    玉溪镇的钟鼓楼说是钟鼓楼,其实不过是个两层高的六角木屋,简陋寒酸,远不及县城中的红砖绿瓦气派。
    木屋下层是用来给守漏壶的更夫休息,上层四面没有围墙,而是做成亭子样式,简单的围了半人高的凭栏。
    里头搁一口钟,一面黄牛皮大鼓。
    因年代久远,大钟铜锈斑斑,鼓身红漆剥落,上头满是岁月印记,都说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一面鼓一道钟,陪着玉溪镇百姓走过了年年岁岁的光阴。
    ……
    “哟!老周在打瞌睡啊?”赵刀推开木门,人未到声先至。
    顾昭跟在他身后,贴心的将门阖上,寒风顿时被挡在外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