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打更的日子 第135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茶客又呷了一口清茶,心满意足的闭上了眼睛。
    堂上的说书先生拍了拍惊堂木,说的正是鬼母慈悲心肠,夜半时分送女托孤至夜香婆手中,夜香婆更是仗义,以老妪之身养大了棺椁出生女娃娃的传奇故事。
    “如今啊,这父亲闻讯寻来,今日是那阖家团圆的日子,美哉美哉!
    茶客听得连呼惊奇。
    “嘭!”惊堂木落下。
    说书先生拈了拈山羊胡,故作神秘的笑了笑。
    “可不是老丈我瞎说的故事,这事儿啊,它真真的!”
    “府衙里的许文书你们知道吗?”
    茶客们惊奇,“许文书?可是咱们潘知州称赞过的,写得一手凤彩鸾章的许文书?”
    “为人雅致,对亡妻最是风流深情的许靖云许文书?”
    说书先生笑着捻须,颔首道,“正是正是!”
    众人听后唏嘘不已,既然如此,那鬼母就应该是许文书早逝的爱妻了。
    当初许靖云的娘子过世,他写了一篇告妻书,文采斐然,笔墨生香,通篇下来无处说情却又处处说情。
    打动了一番看客的心肠,赚足了一些春闺娘子的眼泪。
    当然,也有一些看客并不以为意,真那般情深了,起码守了那一年的妻孝再说。
    他们只有一张嘴会说话,那等会做文章的相公就占便宜了,他们的手还能说话哩!
    ......
    不过,鬼母送女这等异闻神异又似有诸多的迷雾,茶楼的听客有不信的,自然嘘了那说书人。
    说书人合了折扇,连连作揖讨饶。
    “大老爷们,这事儿我也是听闻而来的。”
    “像我等说书人要想打动各位看官,自然要搜罗那些坊间怪闻,这消息还是我花了一两纹银,打那许府的小厮丫鬟处听来的。”
    “真与不真,你们去瞧瞧不就知道了?”
    说书先生顿了顿,笑得志得意满。
    “那鬼母送来的闺女儿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前儿刚被带回了许家,你们去瞧了瞧,就知道不是我小老儿诓言乱语了。”
    “好,我等空了就去瞧一瞧!”
    这个时间能来吃茶吃点心的,自然是无需忧虑人间三三两两碎银的人。
    当下便有人眼睛转了转,夹了盘里的最后一个虾饺,嚼了嚼吞下。
    香!
    等空?
    人生最怕等空闲了!
    既然好奇,当然这下就得去瞧一瞧了!
    小胖的身影晃晃悠悠的朝许家方向走去。
    ......
    许靖云的家宅坐落在春江路,那儿一片住的多是富商和官宦人家。
    这条街再往前便是热闹的春江市集,百姓挑箩赶驴,担了最新鲜的鱼肉菜,时不时有管事婆子带着小丫鬟过来挑菜。
    西北角落今儿多了一个鱼肉摊子。
    脚盆里的鱼儿鲜活又大条,经过的管事婆子都停住了脚步,卖鱼的是个小麦皮的小哥,带着顶草帽也遮不住那好颜色。
    顾客上门,元伯也没什么心思,眼睛一直盯着春江路,许宅靠外,他在的位置正好能瞧到许宅的大门。
    管事婆子多瞧了两眼卖鱼小哥的手,啧啧,一瞧就是有力的!
    “小哥,来两尾活鱼,要剖鱼刮鳞的。”
    元伯收回目光,沉默却动作老道敏捷。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那鱼儿就杀好剖鳞,麻绳一扎鱼嘴,三两下便将鱼儿给了管事婆子。
    “诚惠半钱银。”
    管事婆子将那银子丢到瓮罐中,元伯瞧了瞧。
    不过两日,他这瓮罐里已经装了好几两银子了,这靖州城的鱼儿卖的也比他们玉溪镇的贵,生意果然还是得去外乡做才好。
    ……
    日头一点点高了,元伯收了卖鱼的家当,又在河里洗了个澡,无所事事的躺在船舱里,想了想,带着斗笠又来这个春江路了。
    他黑黑的眼睛盯着许家的门宅,有些出神。
    “嘿,我瞧你许久了,你是不是踩点的小贼?说!”
    一声喝问在元伯身后响起,他回头看去。
    只见一位穿着绫罗衣,约莫十五六岁模样的小胖子正瞧着自己,他手中还提着一盏的鸟笼,鸟笼里的咕咕鸟正在扑腾翅膀。
    “噢噢,乖乖,我说的不是你哦,莫怕莫怕!”
    小胖子见自己的喝问惊到了鸟笼里的咕咕鸟,连忙手忙脚乱的哄着。
    元伯:......
    他收回了目光,继续瞧前头许宅的大门。
    旁边,小胖子还在唠叨。
    “哦,我知道了,你定然也是听了那鬼母送女的故事,这才来许宅瞧热闹的。”
    元伯惊诧:“......鬼母送女,你怎么知道的?”
    小胖子撇嘴:“嗐,谁还不知道啊,说书老伯在茶楼里将故事都说了,是许相公那成死鬼的妻子将孩子送到了夜香婆那儿,求夜香婆帮忙养大了孩子。”
    “哎,你说,那许夫人为什么要将孩子送给夜香婆?为什么不直接送给许相公呢?”
    元伯回头,正好对上小胖子黑白分明的眼睛,犹带稚气的眼里都是满满的好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