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你。”沈怿略拢了拢衣袍,举步出去,“对这个皇宫,我没兴趣。”
    沈冽听罢呆愣了好一阵,等回过神时,他蓦地站起来追出门,四合的暮色把禁宫染上了一层幽暗的色彩。
    偌大的殿外早已看不见沈怿的踪迹。
    饶是开了春,天依然黑得很快。
    王府中有着和宫廷截然不同的气氛,沈怿走在回廊上,遥遥看见房中透出的那抹温暖的光,唇边便不自觉溢出笑容。
    桌上摆满了菜,各式各样,书辞大概等候多时,百无聊赖的玩起了自己的手。
    他进门来先脱下外袍,“你手上是镶金了?瞧得这么入神。”
    “没有镶金,我新染了蔻丹。”她说着把手伸出来,颇有几分得意地给他看,“好不好看?”
    白皙的手指上,凤仙花汁红得耀眼,衬得整双手意外的可爱。
    沈怿靠近的同时,把她一只手握住,慢条斯理地在唇下摩挲,张口轻轻含了含,柔声问:“等很久了?”
    “也没多久。”书辞就势勾住他脖颈,“菜刚热好,赶紧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沈怿匆匆扫了一下,似乎并没有多大兴趣。
    “怎么?不饿?”瞥见他面有倦色,书辞摸了摸他的脸,“今天很忙吗,累到了?”
    他低声说还好,下巴抵在她头顶。
    “不吃了吧,我想先睡会儿……”
    见他作势就准备往床上倒,书辞立马扶住,“等等,好歹喝碗粥垫垫肚子,你这样晚上会饿醒的。”
    在她刚要起身时,手腕忽被沈怿轻轻一拽拉回床边,微烫的掌心覆在她腰肢上,沿着后背来回抚摸。
    “阿辞。”他低下头,从鼻尖吻到唇角,淡淡的药香中,嗓音愈渐低哑,“咱们要个孩子吧?”
    虽被亲得满脑子发晕,书辞听了这话,还没忘推开他,皱着眉质疑道:“不是说我还小,不着急的吗?”
    沈怿扬了扬眉,“对,上次是这么说的。”他倒不否认。
    “那你怎么突然想起这个?”
    “都快过去一年了。”沈怿残忍的提醒道,“别忘了,你今年也要十八了……”
    说完便又俯身吻了上来。
    “十、十八很大吗?”书辞在他的唇齿间含糊不清的问道。
    “嗯……”他故意拖长了尾音。
    “嗯是什么意思?”
    她挣扎着想起身。
    “等等,住手!……你先说清楚……”
    后面的话也不知有没有得到回答,帐幔缓缓垂下,夜风里烛火依旧,一轮明月,照得地上清辉一片。
    走在廊上的侍女们正低低私语,沙沙的枝摇叶晃间,有清脆的笑音。
    *
    春分这日,曾经的庄亲王沈冽正式登基即位,将年号改为乾兴。
    而在不少人眼中会争夺皇位的沈怿,居然毫无怨言地被封为了一字并肩王。
    沈冽并未收回军权,五大营仍由他掌控,与当今圣上一同坐镇京师。
    新帝上位,一系列新政开始在朝廷上下推行,沈皓统治下庸庸碌碌的文武百官们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场春雨刚过,大地再吐新绿。
    陈氏在言则逝世一年后,又一次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启程前往庐州祭祖。
    只是这一回,彼此的心境与两年前已全然不同。
    马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归乡的路途上,巍峨的城门越去越远。
    顺天府的大街小巷中,那些市井传言日复一日的翻新,人们乐此不疲的谈论着大江南北,古往今来。
    明玉坊的言家老宅子由于久无人居住,台阶上厚厚的积着一层灰,院里那棵叫不出名字的老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门前有只野猫懒洋洋地趴在那儿小憩。
    繁华的街市上一队锦衣卫行色匆匆,像是才出了案子回来,瞧见那身官府,路上行人无不慌张避让。
    途径巷口时,晏寻忽然而停住脚,偏头朝里看了一眼。
    悠长的小巷内,言家后院的门紧紧闭着,树影斑驳地投在上面,阳光稀稀疏疏。
    他像是回想起了什么往事,摇头淡淡一笑,随后又招呼着手下朝北镇抚司的方向而行。
    朝阳初升。
    城郊的芒草丛在春雨的滋润下发了疯似的生长,马蹄踏上去,刚刚能没过小腿。
    晨曦中有两人共骑一匹白马,在广袤无垠的草地上悠然漫步。
    “听说掩真道长因为头发的事儿在紫云观里混不下去了,嚷着要收拾行李继续做他的游方道士,真的假的?”
    沈怿将书辞圈在臂弯间,闲闲地信马由缰:“谁知道,这个年纪的人了,总是爱说点气话。”
    书辞窝在他怀中,手指卷着他胸前的发丝把玩,“我娘她们又去庐州了,咱们什么时候也南下走走?我好想到蜀地去喝那边的桂花酒。”
    对于这个问题,他倒是认真思索了好一会儿才:“清明节后吧,这段时间我还有得忙,等五大营整顿好了,你想去哪儿都可以。”
    她喜笑颜开地说好,“一言为定。”仰头盯着他时,目光里又带了些许狡黠。
    “我昨天拾掇屋子,猜猜我找到什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