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1/2)
能娶到王姬,已不仅仅是妫颐和庚敖两人之间哪个胜出的问题,而是国与国之间的暗中交锋了。
妫颐除了进献厚礼之外,早早就曾向周王许诺,倘若能娶到王姬,日后一旦周室有征召之需,晋国必出兵应召。
逢战,诸侯应周室之召出兵应援,此原本就是诸侯之责,但如今周室衰微,若真遇战,想征召诸侯出兵协同王师作战,难上加难,妫颐做出如此承诺,分量不轻。
而庚敖昨日刚入王城,便亦向周王私下允诺,倘若王姬下嫁,穆国将为周王进一场声势浩大的献俘之礼,礼仪到时与迎亲同时举行,届时,将遍邀天下诸侯前来观礼,不但如此,穆国还会将那块从前被戎人占去,如今刚回穆国手中的瞿国故地一并进献周室。
周王年轻之时领王师伐戎,大败而归,颜面扫地,对戎狄之败从此亦成为周王的最大耻辱,庚敖许诺以此种方式献俘献城于周王,犹如替周室一雪前耻,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对周王的诱惑之力,可想而知。
周王起先有些摇摆不定。
比起穆国,周王对晋自然更有好感,何况,身边也有人不断在劝说他应许晋国,描述王姬下嫁晋国,日后将会给周王带来的种种好处。其中游说最卖力的,便是息后的弟弟成甘。
成甘本是息国世子,奈何还没当过一天国君,国就被楚给灭了,成甘流亡至洛邑后,因长袖善舞,又处处投周王所好,虽是个亡国公子,但这些年混的却很是不错,被周王封为小宗伯,掌神鬼之礼,可称是周王的心腹之一。
庚敖亲抵洛邑之前,周王便一直谋算应许或是不许。
令他没想到的是,庚敖昨日亲来朝觐,又向自己私下许了如此的承诺。
一夜之间,周王内心再次起了巨大的波动,陷入两难。
先不论如今嫁不嫁女的这个考虑,倘若嫁的话,他要考虑晋国对周室一向的示好,又舍不得穆国许下的聘礼。昨夜他便问于息后。
息后对庚敖赞许有加,主张将王姬下嫁穆国。
这些年来,因王姬之事,加上息被楚灭,周王无能为力,在息后面前,周王一向自感有愧,他本就摇摆不定,息后既如此坚持,周王心中之天平,便开始向穆国倾斜了。
然,即便如此,周王依旧顾虑重重。
这些时日,随着众多诸侯来到洛邑,周国民间关于王姬外嫁于周室气数有损的传言传的愈发厉害了。
周王从前专门设人刺探民言,自然也知道这些传言。
他的顾虑,便是与此有关。
人人都知周王笃信巫觋,但从周王的内心深处来说,他自己有时,对此也会感到迷茫。
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其实最早,也未必真的完全相信所谓的占卜问卦。
但倘若他不信这些,面对日益衰落的王室和周围的虎狼诸侯,他这个天子,又能做什么?
倘若说一开始,巫觋只是周王用于让自己获得心理平衡的法子,那么多年下来,这已成了一种习惯,融入了他的骨血,他只要还活着,哪怕明知荒唐,他也要相信下去。
这或许,亦是他能为自己寻回尊严的一种方式:将一切的不利都归于天命。
就如司巫所谓的王姬天命之说,他一开始,其实亦是半信半疑。
但自阿玄归来,天便降了霖雨,周王顿时认同了这个说法。
有如此身负天命之说的一个女儿在身边,他感到了一种迷信般的安心。
故此亦是上回,他拒了晋穆求亲的最大考虑。
如今,周国境内日益汹涌的“王姬外嫁不利国运”的传言,令周王不得不再次考虑起了这个问题。
但庚敖开出的条件,于周王来说,实在太具诱惑力了,又有王后从旁劝言,尽管周王心里依旧对穆国怀有成见,但他已不可能再像前次那样,眼睛也不眨地一口拒了穆国的求亲之举。
今晚飨礼之后,他便要做出决定了。
他踌躇良久,最后终于还是起身,独自悄悄去往巫殿。
……
巫殿位于王宫西南,周王一向舍不得修缮王宫□□,却将这里修的屋宇雄伟,殿舍华丽。
周王信司巫,平日遇到大小为难之事,必会来此寻卜求卦,这早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此刻,外人眼中向来凛然不可侵犯的司巫却有些心神不宁,命人将殿门关闭。
白天,女御春来此,传息后之话,责问他是否收受成甘之贿,借占卜之机,欲在周王面前推动晋公子颐的求亲之举。
女御春当时的语气,十分严厉。
司巫吃惊。
成甘于数日之前,确实悄悄来找过他,给了他一笔丰厚的贿赂,要他在周王面前为世子颐说话。
成甘是息后兄长,周王平日对他很是宠信,封他为小宗伯,司巫亦受他辖制,他亲自来寻司巫,司巫岂敢悖逆,当时答应了下来。
此事原本很是私密,司巫也不知,怎就会走漏风声被息后得知。
女御春即代表了息后。息后既派她前来质问,司巫怎敢再抵赖,只得承认下来。
女御春随后说,王后对弟弟成甘向来蛊惑周王之举,不满已久,从前因久病卧床,有所疏忽,往后必
妫颐除了进献厚礼之外,早早就曾向周王许诺,倘若能娶到王姬,日后一旦周室有征召之需,晋国必出兵应召。
逢战,诸侯应周室之召出兵应援,此原本就是诸侯之责,但如今周室衰微,若真遇战,想征召诸侯出兵协同王师作战,难上加难,妫颐做出如此承诺,分量不轻。
而庚敖昨日刚入王城,便亦向周王私下允诺,倘若王姬下嫁,穆国将为周王进一场声势浩大的献俘之礼,礼仪到时与迎亲同时举行,届时,将遍邀天下诸侯前来观礼,不但如此,穆国还会将那块从前被戎人占去,如今刚回穆国手中的瞿国故地一并进献周室。
周王年轻之时领王师伐戎,大败而归,颜面扫地,对戎狄之败从此亦成为周王的最大耻辱,庚敖许诺以此种方式献俘献城于周王,犹如替周室一雪前耻,象征意义不言而喻,对周王的诱惑之力,可想而知。
周王起先有些摇摆不定。
比起穆国,周王对晋自然更有好感,何况,身边也有人不断在劝说他应许晋国,描述王姬下嫁晋国,日后将会给周王带来的种种好处。其中游说最卖力的,便是息后的弟弟成甘。
成甘本是息国世子,奈何还没当过一天国君,国就被楚给灭了,成甘流亡至洛邑后,因长袖善舞,又处处投周王所好,虽是个亡国公子,但这些年混的却很是不错,被周王封为小宗伯,掌神鬼之礼,可称是周王的心腹之一。
庚敖亲抵洛邑之前,周王便一直谋算应许或是不许。
令他没想到的是,庚敖昨日亲来朝觐,又向自己私下许了如此的承诺。
一夜之间,周王内心再次起了巨大的波动,陷入两难。
先不论如今嫁不嫁女的这个考虑,倘若嫁的话,他要考虑晋国对周室一向的示好,又舍不得穆国许下的聘礼。昨夜他便问于息后。
息后对庚敖赞许有加,主张将王姬下嫁穆国。
这些年来,因王姬之事,加上息被楚灭,周王无能为力,在息后面前,周王一向自感有愧,他本就摇摆不定,息后既如此坚持,周王心中之天平,便开始向穆国倾斜了。
然,即便如此,周王依旧顾虑重重。
这些时日,随着众多诸侯来到洛邑,周国民间关于王姬外嫁于周室气数有损的传言传的愈发厉害了。
周王从前专门设人刺探民言,自然也知道这些传言。
他的顾虑,便是与此有关。
人人都知周王笃信巫觋,但从周王的内心深处来说,他自己有时,对此也会感到迷茫。
或许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其实最早,也未必真的完全相信所谓的占卜问卦。
但倘若他不信这些,面对日益衰落的王室和周围的虎狼诸侯,他这个天子,又能做什么?
倘若说一开始,巫觋只是周王用于让自己获得心理平衡的法子,那么多年下来,这已成了一种习惯,融入了他的骨血,他只要还活着,哪怕明知荒唐,他也要相信下去。
这或许,亦是他能为自己寻回尊严的一种方式:将一切的不利都归于天命。
就如司巫所谓的王姬天命之说,他一开始,其实亦是半信半疑。
但自阿玄归来,天便降了霖雨,周王顿时认同了这个说法。
有如此身负天命之说的一个女儿在身边,他感到了一种迷信般的安心。
故此亦是上回,他拒了晋穆求亲的最大考虑。
如今,周国境内日益汹涌的“王姬外嫁不利国运”的传言,令周王不得不再次考虑起了这个问题。
但庚敖开出的条件,于周王来说,实在太具诱惑力了,又有王后从旁劝言,尽管周王心里依旧对穆国怀有成见,但他已不可能再像前次那样,眼睛也不眨地一口拒了穆国的求亲之举。
今晚飨礼之后,他便要做出决定了。
他踌躇良久,最后终于还是起身,独自悄悄去往巫殿。
……
巫殿位于王宫西南,周王一向舍不得修缮王宫□□,却将这里修的屋宇雄伟,殿舍华丽。
周王信司巫,平日遇到大小为难之事,必会来此寻卜求卦,这早不是什么秘密了,但此刻,外人眼中向来凛然不可侵犯的司巫却有些心神不宁,命人将殿门关闭。
白天,女御春来此,传息后之话,责问他是否收受成甘之贿,借占卜之机,欲在周王面前推动晋公子颐的求亲之举。
女御春当时的语气,十分严厉。
司巫吃惊。
成甘于数日之前,确实悄悄来找过他,给了他一笔丰厚的贿赂,要他在周王面前为世子颐说话。
成甘是息后兄长,周王平日对他很是宠信,封他为小宗伯,司巫亦受他辖制,他亲自来寻司巫,司巫岂敢悖逆,当时答应了下来。
此事原本很是私密,司巫也不知,怎就会走漏风声被息后得知。
女御春即代表了息后。息后既派她前来质问,司巫怎敢再抵赖,只得承认下来。
女御春随后说,王后对弟弟成甘向来蛊惑周王之举,不满已久,从前因久病卧床,有所疏忽,往后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