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95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的是对的。
    患者高龄,首先麻醉科那一关可能过不去。再有,这样的患者心肺功能不怎样。
    谢婉莹一眼瞅过去:老太太嘴唇微青紫,属有点缺氧状态,说不好是肿瘤所致或是本身心肺不太好了。
    前面医院医生劝的没错,这样的老人何必再上手术台去折腾。动手术疼的,刀子切下去,都是伤痕累累。
    老百姓不懂,以为切除掉肿瘤后没事了。不知高龄患者伤口愈合是个大问题,本身年纪大细胞衰老新陈代谢慢,伤口愈合慢,会出很多岔子的。
    这样的病人收了,手术难做,做完也难搞。一般医生真不想收。收下来是医生自己折腾。
    病人和病人家属却很想要病人活久一点,哪怕只再活长一点时间,愿望强烈。医生怎么办?这不变成了基层医院往上级医院推病人。同等级医院则推荐病人去找圈内名医。
    医生是要承担无数风险的。尤其当名医,当国协这种全国老百姓救命稻草的名医,别的医院医生不肯扛,国协医生能不能扛呢?
    老太太的眼里流光闪烁,是泪花儿或是其它。反正只要是这里的医生都说不行不给她做,她真只能等死了。
    年岁大的病人没资格继续活了吗?
    “医生,求求你给我妈做这个手术好不好?”病人两个儿子嗓子里哽咽着道。
    第321章 触诊
    病人的哀求叫人动容。
    谢婉莹想想:医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很为难的。
    眼角瞅瞅看看谭老师会怎么决定。
    她这一眼望过去老师那儿,似乎不经意撞到了老师眼皮下睨回给她的余光。
    老师这个眼神儿,叫她心头突然有点儿心虚地打鼓。
    “躺检查床上。”谭克林手指盖回病历页,对病人说。
    听令,谢婉莹拉开了检查床边的白色隔帘。
    两个儿子扶着老太太躺到了检查床上。
    “你先给她查。”谭克林下令学生。
    接到老师的指示,谢婉莹转身来到检查床边,掏出口袋里的听诊器,先放到病人的心肺和腹部上听听。听完,戴上手套做触诊。
    由于患者在其它医院做过相关检查,主要是触摸患病部位求节省时间。
    先浅部触诊,右手并拢平展,用指腹来轻轻触摸病人患侧。这里是左半结肠区域。由于左半结肠肠腔内较窄,发生肿瘤容易形成急慢性肠梗阻,恰符合这位老年患者的病情特点。
    老龄患者,年轻时遇上饥荒年代没得吃,老了经济好了,孩子孝顺了,吃得高脂肪比以前多很多。老人没守住嘴,孩子没学医也不懂,只以为给老人吃得多是孝顺,却不知道高脂肪是左半结肠癌的主要患病因素之一。
    等发现老人越吃怎么越瘦,排便困难,甚至呕吐,才知道不对劲,赶紧送医院来。一查,中晚期。
    临床上常见这样的事情,家属好心办了坏事儿。说明国民健康教育和日益发展的经济生活条件完全不匹配。
    谢婉莹的手指尖寻找病人腹腔内的包块。
    这个肿瘤别看在其它医院照的ct不小个儿,但是左半结肠肿瘤本身难摸,老太太身瘦却腹部不瘦平仰时隆起,要摸到这个患者体内深部肿瘤不容易。
    浅部触诊不行改为深部触诊,右手二三四指并拢,末端往患者腹部深处压下去,终于可以摸到一包块,位置很深。手指轻轻在包块左右上下滑动,感觉包块周围的情况。
    位置太深了。谢婉莹想:莫怪病人求医时前几次在家附近小医院被误诊,医生以为只是普通肠胃病没叫病人继续做检查。甚至病人呕吐,一度二甲医院急诊医生以为是胃炎。直到变成肠梗阻了,才知道事儿大了转三甲医院。
    说到这,病人的两个儿子无奈表示:“不知道前面医生怎么看的病,要早知道是肿瘤马上找人切了。结果误了大半年。”
    半年事大,早期肿瘤和中晚期肿瘤完全不可一概而论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经历和口口相传,老百姓现在全喜欢往三甲跑了。
    有些病是在临床很容易误诊的,像老太太这种就是。医生叫病人检查多了,又得被病人骂。像这种高龄患者一点胃疼呕吐叫去做胃肠镜,老太太想那管子插在嘴里肛门里可怕估计也不肯。
    老百姓不理解,认为是医生水平不行。其实医生早说了,与其等病了再来治,不如固定去做健康体检。什么病都给你早期查出来了。早查早治,皆大欢喜。
    第322章 努力劝说老师
    人对生病带有天生的恐惧的。医生说体检,很多人不愿意。怕一查出来就是要死了。这种思想,在人群里头是非常多的。
    医生对这类患者也没法。只能等发病了再来治,能不能治,医生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听着家属的牢骚,谢婉莹记得孙老师的提点,半个字都没应,一切听从谭老师的指示。
    见她查完,谭克林走过来,给患者摸下包块。
    老师比起她这学生的动作不用说,老练的很,直接手指一压,触到包块立马放手,秒结束查体,结尾来一句:“起来。”
    谭老师是高年资医师,肯定是摸一下感觉怎回事行了,不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