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19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学尽快恢复健康。
    “他班长和其他男生来过,好像没见他有听进去别人的话。但是今天他是听进去你说的话了。”陶智杰说完这个事实,赞赏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夸一句,“你的口才很好。”
    不,她的口才很差的。谢婉莹想,要是她很会说话的话,不会被人叫做一根筋了。
    快到上班时间了,办公室里的医生越来越多,准备参加今早到例行交班会。放眼望去,今天在办公室里的大多数属于本科室的医务人员,规培生实习生非常之少,包括宋学霖谢婉莹在内不过几个。
    前辈们对今天到来的两个新人投以审核的目光,好像想一眼瞧出这两个新人有没有值得他们前辈注意的地方。
    同样的,第一天正式报道的新人一样在暗中观察对他们来说好像是全新世界的科室。
    第670章 管理病人的优秀能力
    肝胆外科作为国协的金牌外科科室,人数多,才子居多,人才济济,竞争程度远超两个普外。
    光是现在上班中的主任医师不包括退休老教授,破天的有三个,全是全国最顶尖的肝胆外专家。只是能做到主任医师级别的,年纪有了。如汤主任,主任医师,年龄五十几岁,随时要退休了,早就退到二线去了。手术台上的主力军永远是中青年医师,级别在副主任级。
    肝胆外科的副主任医师有多少,整整八个,后备军十足。其中,年纪四十岁以上的占了一半。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是众望所归的肝胆外科新秀陶智杰了。
    据说一个年轻医生要早早做到像曹勇陶智杰的知名度,肯定要在医学生期间崭露头角。
    谢婉莹后来听说,陶师兄在实习期间毕业那一年已经大红大紫了,作为负责一大批大领导的管床医生,工作表现非凡屡被领导们嘉奖。
    这样的传闻乍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医生不是讲究技术的吗?谁技术更厉害谁出名。医学生应该同理。
    错了,给一个病人治病,非是医生技术好就行的。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医生计划好好的给谁动手术,结果这个病人要么术前要么术后配合治疗度不够,导致多少原先没有预想到的意外产生。
    如何管理病人成为医生治疗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只有控制好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变量,才能很好地推进治疗计划达成完美成果。因此医学生踏入临床后重要的实习任务中有一条是学会如何管理病人。这话算是老调重弹了。但是真的决定了很多医学生最终的未来。
    管病人非常烦人的。
    很多病人不爱听医生的话,爱和医生顶嘴。大领导更不用说,很多时候在临床上摆起了自己单位里的架子,不是配合医生治疗,是对医生操起指挥棒。
    正式医生都难以管理好的病人,更何况医学生。因此像陶师兄这样实习期能管好大领导的,当医生后成为明星大佬不奇怪。
    按理说,陶师兄如此优秀怎么可能管不好赵兆伟同学?
    陶师兄哪里可能去管赵兆伟。他是副主任医师,科室小组组长,肝胆外科科研攻关领头人,主任的左右膀子。如他自己透露的,他经常要出差,甚至出国去学术交流,时间紧凑得很,不可能再像医学生时期具体管个病人住院期间的起居生活。哪怕这病人是科室老教授的孙子。等病人抢救了再来叫他过去指导临床差不多。
    管床向来是实习生的事。
    赵兆伟住院的时候,刚好上一届实习生临毕业走人了,像宋学霖一样去各个工作单位了。下一届实习生未到位,属于临床上新老实习生交替的真空期。没有实习生来管赵兆伟,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全忙没空来管,考虑这病人是医学生应该能管好自己,最后结果跌破众人眼球了。
    如此一来,谢婉莹和其他提前进入临床实习的同班同学突然变成各科室的热饽饽了。
    第671章 考验医生的智慧了
    “他们班有几个人和她一样在实习了?”果然,连不缺人的肝胆外科也悄悄打探起谢婉莹的同学们去向了。
    “她最早转科。其他的应该在安排。不过他们班不是所有人可以像她这样提前进入临床实习的。内科生好像是五个,外科生是五个,一共十人进入提前实习。有的继续在普外科实习,有的在消化内科。”知情人士爆料。
    “不多。”
    “废话。怎么可能多,这是提前实习,需要非常优秀的才可能批准的。他们班这个人数是历史性突破了。其它届寥寥无几的。所以,那个任崇达现在在医学院里名声大噪,是他们班的辅导员。”
    “任崇达是吗?明白明白。”
    前辈们嘻嘻笑着。说到解剖室掌门人的大名,无人不晓,因此没人认为谢婉莹他们班有这个成绩会奇怪。
    “开会。”
    集体安静。
    惯例夜班值班人员开始念交班。紧接主任发话。俨然,汤主任和普外二的沈主任一样属于严格派。听到今早上病房里传出来的动静,汤主任开训了:“不吃饭闹脾气,医生感觉所有临床指标还好,没管。你们想让他在病床上躺多久?为什么不叫心理科的过来介入?为什么不叫营养科的过来看看?他哪怕是赵老的孙子,一样没有资格在这里的病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