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379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他人很快再发现一点:她学的太快,老师边讲能边领悟到技术要点,不是他们之前想的现学现卖会不成功。人家真的只是操作速度该慢的时候慢。
    “她这个操作习惯蛮好的,慢的时候很慢,快的时候很快。”
    韩永年教授陆续发布高论。年轻有为的后辈容易触发前辈们内心深处的学术激情。作为教授,肯定是能抢先他人看出端倪。
    国协的人听国陟教授总结的话,想到谢婉莹跟随过的两位外科老师刚好是两个极端,一个急性子一个慢性子。
    是哪个院领导如此厉害做出巧妙的安排。也亏了谢婉莹没有因为两个极端老师的带教方式变得脑子混乱,而是做到了精准判断,什么时候该慢,什么时候该快。快的时候作风效仿谭老师闪电式的,慢的时候学习陶师兄的佛稳,要掌管乾坤的稳。
    瘘口不好放上支架膜覆盖,如同给伤口做了两层处理,是叫人觉得稳当了。邵佳良缓缓松出口气,作为患者的主治医生能看到这个结果是最高兴不过了。要知道被患者和患者家属一再诘问手术问题,是让外科医生很难受的。再不行,再给患者开刀,说实话他对此没有什么信心,否则不会请外科的韩教授过来。吻合口瘘再手术继续瘘,或是患者在术后死亡都是常有的事。所以让第一个手术医生再给患者开刀会谨慎到不能再谨慎。
    魏国远的手在他胳膊上拍拍,是安慰。现在只剩下谢婉莹刚说的其它小瘘口,会在哪里呢,严重不严重。
    第1356章 找的是专家了
    说到之前关主任给患者做的第一次内镜手术放的钛夹,肯定不是说没见口子乱夹,于是衍生出一个可能性,这个患者体内不止一个瘘口。只是第二次暴露出来的瘘口大,让第一次夹小瘘口的治疗效果减半若是打了水漂。
    小瘘口不是说可以不管了,最好是全部找出来进行处理。因为谁也不敢说小瘘口不管的情况下会是自己愈合或是变成大瘘口了。这个患者的身体是这样的,口子难愈合。
    唰唰唰,笔记声再次在室内响起。
    冯一聪不敢再对潘同学说你别乱记乱说。
    刚才结果出来了,是他输,是潘同学对。
    唰两下再唰两下。
    冯一聪往旁边悄悄睨望,由于对方半掩着笔记本,他没法看清楚潘同学画的东西。
    胃镜先退出之前扩张的球囊,放入第二个球囊导丝。
    关主任见这样的奇怪操作只能再眨眼了,第一次扩张压力打到了最大,按理说口子张最大了应该全部暴露出来了。第二次再进球囊能起到什么作用?他有点想不到。
    和第一次一样,第二个球囊导丝放的很慢很慢,一直在做调整。
    现场的寂静和上回充斥着疑心的静是两回事了,个个对术者的操作有信心了,改变的目光带有些欣的味道,默默赏观望术者的操作。
    几个外科汉子在内心里叹:这个实习生拿个内镜操作细细微微,有种形容不了的细微美。
    不能说柔,因为眼前的谢同学不能说很柔,柔到不像话也不行的,医学操作本身需要力道。所以她的细微美体现在的地方是恰到好处。
    十分精细精巧的技术,妙不可言的双手,应证了那句最夸外科医生的话:像绣花姑娘。
    其实找瘘口补瘘口好比缝布一样,似如绣花。
    男外科医生男内镜医生的技术目标同样是要做绣花姑娘的,所以技术要求是不分男女的。
    旁边两位同学望着谢同学操作,心里在想作为男生要如何做到这个细如毛发的技术水平。
    导丝总算是停下了游动,加压扩张,这回没有加到最大的压力反而用了柔和的小力度,所有人的眼球却伴随画面上的显示一个个瞪大起来。
    “不是吧?”关主任喉咙里咂巴一声。
    “一二三四五。”冯一聪数着画面上的小黑洞,有些小到给人感觉像黑点,全被谢同学揪出来。
    小瘘口不可以完全忽视,瞧瞧这些小瘘口如果长得太靠近,会让一片区域变成筛子。
    大瘘口如果难找,小瘘口无疑更难找。可见刚才人家两次加压方向是不同的,一次大力度扩大重点方向,一次小力度撑开脆弱的小边角好比捡漏。这种细微的差别可能光靠人眼很难从胃镜画面上辨认出来,只有操作的医生自己内心清楚自己在做的什么。
    这位谢同学实在是冷静到不得了。一帮医生抽抽冷气。
    魏国远想问问同学现在放心了吗。
    找到问题其实是好事,找到了肯定有法子可以解决,如刚才的大瘘口。
    邵佳良转过头,语速缓慢宛如在游魂中回答魏国远的问题:“我现在满脑子想的是我请了个专家。”
    魏国远着急提醒他:“你请的外科专家在现场的。”
    人家韩教授不介意,哈哈两声朗笑。要说谁第一个发现自己请的专家,不是他韩教授吗?他韩教授进来后第一个开口问的谢专家在哪里的。
    第1357章 收尾要专心
    前辈笑成一团,让医学生们快捉不到头脑了。
    医生是这样子的,只要能解决患者的问题,才不管是谁厉害。
    大瘘口能解决,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