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第1051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次观看机器人手术直播的高钊诚他们是看不太懂了。汉斯他们懂行的,几乎是要把眼睛凑到布幕上去了,眼里发出了光。
    是由于快,超快!
    机械臂就位是第一大难点,前面说过了,例如林昊医生让机械臂打架了,实质上是他的脑子里根本没能形成机械臂操作的三维规划路线图。这幅路线图是需要与病人的身高、体位、手术区域等做比例契合的。
    可以说,机械臂调整是像神经外科术前定位那般要细细调的,有时候调来调去不行半个钟头以上是常态。
    “她调好了吗?”龚代表讶一声,低头看下表,忘了计时,但是可以感觉到可能只有不到一分钟时间调整完毕。
    所有人就此屏住呼吸了。
    只有两厘米的操作孔,几条巨大的机械臂围着这么个相对的细小孔,好比几头大象围着只蚂蚁想着如何踩准而别把自己先挤死。
    “挪一下都得碰到吧。”龚代表说。
    坐在他后面的邵月兰捣蒜式猛点头:肯定的!
    开始了,有机械臂伸出器械。
    这是单孔机器人吗?应该不是。谢婉莹知道的单孔机器人是所有器械集中在一个机械臂上,在同一机械臂上进行转换。这样的机器人现阶段是没有的,让k马上改装成这种短时间内也做不到。
    她这种只能叫做与姚医生合作完成的变相类单孔机器人手术。以前没有,她所了解的也没有。不过没关系,重生后遇到宋医生姚医生这样的人以后让她顿悟,这个世界真的不是她原来的世界,技术进步或许可以更加的棒。
    这种法子究竟可行不可行,应是可行的。因为手术机器人从腔镜技术发展起来的。临床上为了给病人省钱,不买新设备,有的医院医生是采用胸腔镜或是腹腔镜器械来做这个微创手术的,说明理论实践均可行。
    姚致远是站在了手术台边,守护机械臂这个一助的工作估计除了他没人能胜任了。
    在护士器械台那边站了个二助潘医生,因他最善于摸谢主刀的脑子可以提前帮着准备好器械。
    坐在观众席上的宋学霖望到了大屏幕上掠闪过的这两人身影,褐眸眯成小圆瞳状了:从没这么讨厌这样两个家伙。
    第一条关键器械插入操作孔了,是根“叉子”,准确讲是个c形钩,作用是来固定住人体内一碰会动来动去的血管分叉。
    从手术画面可以看到,这一“叉”下去,如同叉鱼般闪电般的准。同时间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发挥出来了,随时可以反转角度的“叉”。
    高钊诚他们:谢同学炫技了。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本章完)
    第3830章 厚积薄发
    你说这家伙,真的只是培训了两个星期吗?
    台上和他人一块观看手术的鲁医生,听见了台下那帮外国佬在嚷嚷了。
    “她是谁?”龚代理问。
    明明介绍过主刀的身份了,现在再问,无非是打个大问号认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什么,或是质疑介绍方说错了什么。鲁志斌心里是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他这同样是第一次观看,心头一样有不小的震惊。换做他自己,他预计自己两个星期培训要做到这个熟练度九成九太难
    以实现。只有坐在后排的施旭他们并不是太惊奇。身为普外科的老师们,他们太清楚了,从第一次教谢同学拿手术器械,谢同学对器械的掌控度属于谭克林说的厚积
    薄发。
    (谢婉莹:谭老师原来从一开始已经看穿她是重生的吗?)
    问题她上哪儿来的厚积?
    “薄积厚发?她以前练习过很久吗?”毕永庆转过头问。“可能早平常听说过这类技术。后来听她同宿舍的说,她在宿舍拿杆子练习。”施旭道出老师们研究这个学生也是拼了,四处打听过搜集过情报的,否则无法
    解决自己身为老师的疑惑。毕永庆同其他人敲敲现前的小黑板:现在说的是机器人?她私下能有什么类似机器人的东西给她练习吗?谁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国内以前根本没有这种机器
    人。
    施旭再说:“在她的理解里头技术应该是有共通处。上回我们去看她做神经外科腔镜手术时,回头谭老师评价说,她现在应该是把腔镜技术全吃透了。”
    施旭转达谭克林这话,充分表示出谭克林本人对徒儿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技术表现深感自傲。
    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腔镜技术没变的,因而在不少学术论文里头是把手术机器人归类在广泛定义的医学腔镜技术手术类别中。
    前排的外国大佬们转过头一块在听他们透露出来的主刀消息。
    施旭的话显示出重要的两点:一点是主刀在传统腔镜技术已经是玩的溜。第二点是人家真的是只经历过两星期的手术机器人培训。
    总归是论证了这位年轻的谢医生主刀当今呈现的操作画面没做假,没人帮她做出来的。
    对于其他人胆敢质疑不是她在操作的,高钊诚疯狂吐槽了:“那是你们没看过她操作腔镜。”
    但凡见过谢主刀玩腔镜的都知道年轻谢主刀的腔镜实力有多厉害,只需看她被全国实力派腔镜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