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了什么,你该猜出来了吧?”
    父亲恍然大悟,抚掌笑道:“问彤果然是七窍玲珑的心肠!那孩子仪表如何,品格文采堪配我的女儿吗?”
    母亲摇头道:“静安侯家的公子就算再合适,也不能应下。”
    母亲把谢氏牵线、相看谢昀以及尚氏略显冷淡的态度和父亲说了一遍,父亲拍桌大怒,道:“谢家是什么意思?以为我不在京城就能肆意轻视我的女儿吗?这样的人家避之唯恐不及,你不是没给信物,只是口头约定吗?现在收回也来得及!”
    母亲道:“那天谢夫人本想交换信物,是我觉得她倨傲,所以没给,现在想想,不过是她为人刻板罢了,若真是扒高踩低,如今你回来了,她就该第一个来套近乎。她既不雪中送炭,也不锦上添花,是自矜了些,却比望风而动的静安侯强得多!何况谢昀那孩子我的确喜欢,同龄的子弟中再想选出第二个这么温克守礼的可就难了!”
    父亲想了想,道:“盈盈还小,此事从长计议,我再去打听打听这个孩子究竟如何。”
    他刚说到一半,洪昌突然进来,行了个礼,只说外头有事,却不说明是什么事。
    父亲斜睨了他一眼,脸色微变,道:“大概是朋友有应酬,我出去一趟,今晚不回来用膳了。”
    说完便披上大氅出去了,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只觉得奇怪,坐下来细想其中端倪,帘子又被掀开,却是流苏提着食盒走进来,笑道:“夫人,您叫人准备的方糕热酒,我给您送来了!”
    母亲道:“迟了,侯爷都走了,放桌上吧。把小姐从书斋带回来,别叫她天天对着书本,当心累坏眼睛!”
    冉念烟从书斋回来的路上,流苏就再三嘱咐她:“小姐喜欢看书,可下个月就是老太太的寿辰了,夫人和大房三房那边说好了要一起绣一面鹤鹿同春的屏风做寿礼,小姐也该多帮帮忙,显出一份孝心来。”
    冉念烟笑道:“流苏姐姐别担心,我每天都按时去呢,不过我的绣工比不得堂姐,凑个热闹罢了!”
    流苏笑道:“谁指望小姐做什么,不过是点个卯,别让三夫人说闲话就好!”
    冉念烟和母亲用过点心,将近申时,母女俩到大房那边,却见大伯母已经开始穿针引线了。
    母亲一看,惊讶道:“嫂子一晚又绣了这么多,这仙鹤都快绣成了,怎么好意思呢?”
    大伯母拉她坐下,招呼人给冉念烟倒姜糖水喝,笑道:“我一个人哪做得来这些,都是卿姐儿帮忙。你主持中馈,事情多,我帮着大老爷管管田庄而已,冬天又不是农时,自然有的是时间,多做些也应该。”
    冉念卿在从绣品上移开眼,腼腆一笑,脸都红了半边。
    母亲也从针线簸箕里拿出针线,妯娌里属大伯母最善针工,光是刺绣的金针就有四十多种,长短粗细不一,看起来煞是讲究。
    冉念烟选了粗细中等的针,纫上苍绿色的丝线。
    刺绣重在点睛,仙鹤的眼睛由大伯母来绣,母亲和堂姐负责羽毛,冉念烟只能绣绣角落里的苍松翠竹。
    她上一世在镇国公府,仗着外祖母溺爱,没再女红上下过苦功。刺绣和读书一样,唯有花时间积累才能有造诣,半点骗不了人。可要让她选,她必定选读书,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做一个在窗下与针线为伴虚度一生的女人并不是她的愿望。
    铜炉里的线香烧尽了一截,香灰软趴趴地落下来,母亲疑惑道:“怎么没见三弟妹?”
    大伯母笑道:“她八成来不了了,我亲眼瞧见薛郎中进了三房的院子。”
    母亲哑然,良久才道:“三弟妹这是……有喜了?”
    大伯母点头,小声道:“十有八九,你没在家那些天,瞧她在饭桌上忍着恶心,是老太太看出来的,请人帮她诊诊脉。”
    母亲道:“也好,她这三四年不容易,再生个孩子也能成全她的心意。”
    大伯母笑道:“你还有闲情管人家,难道不先想想自己的事,趁着还年轻给盈盈添个弟弟?”
    母亲嗔道:“嫂子又编排我!”
    大伯母玩笑道:“我可是真心的,现在二叔也回来了,二房理应早点出个能袭爵的公子,也好安下众人的心,叫府里上上下下知道什么叫夜犬晨鸡,各司其职。”
    母亲没接话,若有所思地做着手上的活计。
    冉念烟却活动了心思,父母琴瑟和谐,孩子还不是迟早的事,她也祈求上苍赐予她一个弟弟。
    如今的世道,没有嫡亲的兄弟支撑门面,对于女子来说终究不是好事,且不说出嫁后如无根之萍,即便在家,也有三婶娘这样的人虎视眈眈。何况依她所见,平心而论,男人多半是靠不住的,父亲也是男人,如今和母亲如胶似漆,十年、二十年后呢?或者都用不了那么久,五年后就是另一番天地。
    有了弟弟,她和母亲的地位才能真正稳固。
    这架屏风足有一人半高,纹样繁琐细腻,等绣出个大致样子,已经到了十月末。
    冉玠的生辰简单办了一下,没请外来的亲友,却也花了不少银钱,光是糕点果子这一样的花费将相当于冉念烟一个月的用度,远比一般勋贵家的孩子奢侈。
    郝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