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3/6)
动静。
坏了,说漏嘴了,吴春华真想给自己一嘴巴子,她左顾右看,眼看男人盯着他,非要她给个解释,才心虚地说,“我小弟今年订亲了,家里拿不出银子,我娘在我跟前都急哭了,我就把钱给她了。”她也没办法啊,就这么一个弟弟,总不能让他娶不上媳妇啊,老吴家就靠他延续香火了呢。
蒋大更是生气,就知道是这么回事,他强忍住没有动手,给妻子下了最后通牒,“吴氏,你现在是蒋吴氏,是我蒋家人,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惦记着你娘家你弟弟?就你弟弟那烂泥扶不上墙的性子,那就是个吃人的无底洞!你下次要还这样,就直接回娘家吧,回你们吴家去,我蒋家庙小,装不下你这大佛。”
吴春华虽然不满丈夫这样说弟弟,但是也不敢反驳了,要是真被送回娘家,就没法活了。嫁过来三年多了,没有一儿半女,蒋大要休她,理由都是现成的。被休的女人本就不好再嫁,要是“无子”,更没有人愿意娶了。毕竟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贫民百姓,都信奉多子多福,不能生孩子的女人,在时下真的没有什么出路。
至此,吴春华不但收了摊子,也不再隔三差五就大包小包地回娘家了。蒋大是满意了,却惹得刘老娘剁着砧板骂了蒋家好几天,蒋家上下十八代都骂了进去,连自家闺女都没漏过,更不用说周琳,也无辜躺枪了。
可惜,吴春华老实起来了,事情却主动找上了她。能跟她小弟那种十里八村有名的混子订亲的,会是什么好人家。这次见吴家三两银子的彩礼给的这么干脆,又要求婚前必须盖一栋至少三间的青砖瓦房,不然不会把女儿嫁过来的。虽然说退亲也不是不成,但架不住吴小弟鬼迷心窍,非娶不可,否则就绝食。
只饿了一天,刘老娘就抱着吴小弟心肝肉地哭了起来,心疼得要撅过去,拍着胸脯表示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他盖房子。只是,别说砸锅卖铁,就算把刘老娘两口子论斤称了卖了,砸了骨头卖了血,也买不齐砖瓦。
要不说吴小弟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眼看着大房子没有影子,媳妇就要飞了,他直接拎了刀跟他爹娘说,“没钱你们就去我姐她们家去要,哭也好,骗也好,怎么都得把钱给我拿回来,不然我先一刀砍了你们,再把我三个姐姐全家都剁了。”
就这刘老娘和吴老爹也舍不得怪罪儿子,只哭着自己没用,然后挨个去闺女家要钱,不给就满村子数落着女儿的不孝。也许是怕爹娘说自己不孝,更多的也许是怕弟弟真的上门砍了自己一家,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谁知道那个二愣子能干出什么事。三个姐姐每家拿了二两银子出来,就当破财免灾了。
因为这二两银子,蒋大家里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发现钱不见了的蒋大,扯着吴春华就往族长家去,这回他非休了这婆娘不可。蒋大这次下定了决心,可是最后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吴春华在大门口晕倒了,找了大夫一把脉,有孕两个月了……
这回落到吴春华得意了,她抱着肚子哭到了公婆面前,摸着还没显怀的肚子哭哭啼啼,说蒋大要是休了她,她就打了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也省得孩子生出来就没有爹。
蒋大之前气得再狠,也抵不过得了孩子的欢喜,毕竟他都二十了,村里同龄的男人孩子都满地跑了,他这地里还没一根苗。之前想休了吴春华,一个原因是实在忍不了她无休止地贴娘家,另一个原因也跟吴春华一直没怀上孩子有关。
蒋大这两年一直猜测,这地里不出苗,恐怕不是他的种子不好,二十吴春华这块地有问题吧。他担心吴氏要是一直怀不上,他可就绝后了。要是直接用无子的名义休了她,自己的名声也会受影响。本来他打着小算盘,想借着吴小弟的事情,把吴氏休回家,没成想她居然怀上了。
不过对蒋家来说,这也算是一件大喜事了,毕竟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来得还这么不易。不但蒋大不敢在吴春华面前大声说话,生怕吓着了他的宝贝儿子,就连陈氏都换着花样做了好吃的给大儿媳妇。
周琳也应景地拿了半匹柔软的布料送了过去,让大嫂留着给孩子做衣服。因为蒋大和吴春华张口闭口都是儿子,周琳很谨慎地没有送颜色鲜嫩的布料,省得被大嫂说自己没安好心,盼着她生闺女。
吴春华掏干了蒋大的家底给娘家弟弟盖房子的事就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过去了。现在她最喜欢的就是一手扶腰,一手抱着肚子,站在街头见人就搭话,三句话不离自己的肚子,说自己这胎多么不容易,肚子里的孩子怎样折腾她。全村的妇人都偷偷笑话她,当谁没生过孩子似的。
周琳只觉得大嫂这造型真像一个双耳的茶壶,要是过段时间肚子大起来,就更形象了。她偷偷跟福生说了,福生当时就一口水喷了出来,又觉得这样背后笑话大嫂不厚道,赶紧提醒媳妇别往外说。周琳又不是村里的那些长舌妇人,她也就跟自己男人说说罢了。
吴春华却像不知道背后人们怎么议论她的一样,每次见了周琳都苦口婆心地跟她说,“弟妹,你这进门也有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动静?不会是你……”说着状似担忧地看着周琳的肚子。
这样说了不下十次,周琳终于忍无可忍了,直接跟她说,“说起来
坏了,说漏嘴了,吴春华真想给自己一嘴巴子,她左顾右看,眼看男人盯着他,非要她给个解释,才心虚地说,“我小弟今年订亲了,家里拿不出银子,我娘在我跟前都急哭了,我就把钱给她了。”她也没办法啊,就这么一个弟弟,总不能让他娶不上媳妇啊,老吴家就靠他延续香火了呢。
蒋大更是生气,就知道是这么回事,他强忍住没有动手,给妻子下了最后通牒,“吴氏,你现在是蒋吴氏,是我蒋家人,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惦记着你娘家你弟弟?就你弟弟那烂泥扶不上墙的性子,那就是个吃人的无底洞!你下次要还这样,就直接回娘家吧,回你们吴家去,我蒋家庙小,装不下你这大佛。”
吴春华虽然不满丈夫这样说弟弟,但是也不敢反驳了,要是真被送回娘家,就没法活了。嫁过来三年多了,没有一儿半女,蒋大要休她,理由都是现成的。被休的女人本就不好再嫁,要是“无子”,更没有人愿意娶了。毕竟上至达官贵人,下到贫民百姓,都信奉多子多福,不能生孩子的女人,在时下真的没有什么出路。
至此,吴春华不但收了摊子,也不再隔三差五就大包小包地回娘家了。蒋大是满意了,却惹得刘老娘剁着砧板骂了蒋家好几天,蒋家上下十八代都骂了进去,连自家闺女都没漏过,更不用说周琳,也无辜躺枪了。
可惜,吴春华老实起来了,事情却主动找上了她。能跟她小弟那种十里八村有名的混子订亲的,会是什么好人家。这次见吴家三两银子的彩礼给的这么干脆,又要求婚前必须盖一栋至少三间的青砖瓦房,不然不会把女儿嫁过来的。虽然说退亲也不是不成,但架不住吴小弟鬼迷心窍,非娶不可,否则就绝食。
只饿了一天,刘老娘就抱着吴小弟心肝肉地哭了起来,心疼得要撅过去,拍着胸脯表示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他盖房子。只是,别说砸锅卖铁,就算把刘老娘两口子论斤称了卖了,砸了骨头卖了血,也买不齐砖瓦。
要不说吴小弟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眼看着大房子没有影子,媳妇就要飞了,他直接拎了刀跟他爹娘说,“没钱你们就去我姐她们家去要,哭也好,骗也好,怎么都得把钱给我拿回来,不然我先一刀砍了你们,再把我三个姐姐全家都剁了。”
就这刘老娘和吴老爹也舍不得怪罪儿子,只哭着自己没用,然后挨个去闺女家要钱,不给就满村子数落着女儿的不孝。也许是怕爹娘说自己不孝,更多的也许是怕弟弟真的上门砍了自己一家,毕竟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谁知道那个二愣子能干出什么事。三个姐姐每家拿了二两银子出来,就当破财免灾了。
因为这二两银子,蒋大家里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发现钱不见了的蒋大,扯着吴春华就往族长家去,这回他非休了这婆娘不可。蒋大这次下定了决心,可是最后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吴春华在大门口晕倒了,找了大夫一把脉,有孕两个月了……
这回落到吴春华得意了,她抱着肚子哭到了公婆面前,摸着还没显怀的肚子哭哭啼啼,说蒋大要是休了她,她就打了肚子里的这个孩子,也省得孩子生出来就没有爹。
蒋大之前气得再狠,也抵不过得了孩子的欢喜,毕竟他都二十了,村里同龄的男人孩子都满地跑了,他这地里还没一根苗。之前想休了吴春华,一个原因是实在忍不了她无休止地贴娘家,另一个原因也跟吴春华一直没怀上孩子有关。
蒋大这两年一直猜测,这地里不出苗,恐怕不是他的种子不好,二十吴春华这块地有问题吧。他担心吴氏要是一直怀不上,他可就绝后了。要是直接用无子的名义休了她,自己的名声也会受影响。本来他打着小算盘,想借着吴小弟的事情,把吴氏休回家,没成想她居然怀上了。
不过对蒋家来说,这也算是一件大喜事了,毕竟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来得还这么不易。不但蒋大不敢在吴春华面前大声说话,生怕吓着了他的宝贝儿子,就连陈氏都换着花样做了好吃的给大儿媳妇。
周琳也应景地拿了半匹柔软的布料送了过去,让大嫂留着给孩子做衣服。因为蒋大和吴春华张口闭口都是儿子,周琳很谨慎地没有送颜色鲜嫩的布料,省得被大嫂说自己没安好心,盼着她生闺女。
吴春华掏干了蒋大的家底给娘家弟弟盖房子的事就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过去了。现在她最喜欢的就是一手扶腰,一手抱着肚子,站在街头见人就搭话,三句话不离自己的肚子,说自己这胎多么不容易,肚子里的孩子怎样折腾她。全村的妇人都偷偷笑话她,当谁没生过孩子似的。
周琳只觉得大嫂这造型真像一个双耳的茶壶,要是过段时间肚子大起来,就更形象了。她偷偷跟福生说了,福生当时就一口水喷了出来,又觉得这样背后笑话大嫂不厚道,赶紧提醒媳妇别往外说。周琳又不是村里的那些长舌妇人,她也就跟自己男人说说罢了。
吴春华却像不知道背后人们怎么议论她的一样,每次见了周琳都苦口婆心地跟她说,“弟妹,你这进门也有几个月了,怎么还没有动静?不会是你……”说着状似担忧地看着周琳的肚子。
这样说了不下十次,周琳终于忍无可忍了,直接跟她说,“说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