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1/5)
说起树林也是个不容易的,自从小三儿上了学,他打猎回来也跟着认了不少字,还跟着周鑫学了算数,跟着周磊做农活。娘弱弟幼,这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仿佛在被父亲放弃的那一天就突然长大了。他竭尽全力汲取接触到的所有能立身的技能,试图把整个家都扛在自己肩上。
周琳一是想帮他,二也是他有能力有上进心,特意请了他来铺子里做个掌柜,每个月给他五十文底薪,卖出了东西还有抽成可拿。毕竟福生做雕刻做木工都需要时间和空间,不可能耗在铺子里。让树林来做这个掌柜,不但解放了福生,也能给姑姑家添个进项。小三儿以后上学的花费只会越来越多,树林过两年也得成家,杂货铺的那点分红现在还够用,以后就不好说了。
更何况,她听说家里的杂货铺生意并不太好,毕竟卖的东西没有什么特色,还有几家同行,又不能坏了规矩私自降价,优惠打折这些更不能天天搞。石头哥都说早知道还不如不来镇上呢,倒是周鑫不肯放弃,正在跟周琳商量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她这段时间也忙着,这下铺子也开起来了,得帮忙想想辙了。
一直忙到下午,从附近村子过来赶集的人不依不舍地回了家,铺子里顿时宽松起来。不过还是有不少住在镇上的居民,看人少了,就进来慢悠悠地晃荡起来。因为客人不多了,周琳就留了树林一个人看店,“树林,晚上别太晚关门,关了店别忘了吃点饭,累了一天了,晚上不吃点东西可扛不住。金子那边的杂货铺你也知道怎么走,回头跟他一起回去。”
周鑫最近在镇上自己租了一间房子,他一个人住,现在树林来了刚好跟他搭伙,表兄弟两个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等蒋铁林和蒋大回到家,陈氏迫不及待地问起来今天开张的情况怎样,还顺利吗?东西好不好卖?虽然她不知道儿子在铺子上具体投了多少银子,但是想也知道不是少数。这一天她心里都不踏实,就担心万一没什么人来买东西,把铺子砸手里了就坏事了。
蒋铁林向来是个笨口笨舌的,只能简单说几句“好得很”“买的人可多了”之类的话。蒋大赶紧上来描补,绘声绘色地跟陈氏描述了今天开张的盛况,简直要说出花来了。陈氏高兴之余还纳闷,这老二家铺子开张,怎么老大高兴得跟他自己的铺子一样?
可不是,经过了一个白天的心理建设,蒋大完全把“福记木坊”当成了自己的铺子。瞧这名字,“福”记,回头等过到自己名下,连招牌都不用换,自己名字里可也有一个“福”字呢。真是感谢老祖宗制定的家谱,自己这可不是有福得很吗?
等到陈氏回去之后,蒋大和吴春华两口子嘀嘀咕咕,有说有笑,得意得跟偷了油的耗子一样。此时臆想过度的两个人,在后来知道周琳怀孕后,登时就傻了眼。
这边福生一回了家,就又一头扎进工作室了。今天一天就下去不少存货,再不赶工,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没得卖了。周琳建议他多做点精品出来,哪怕卖得慢一点,但是赚得也多。这卖东西,越走高端路线,越是轻松又赚钱,要是只出大路货,哪怕薄利多销,但福生也就一个人,长此以往,活人也能累死,她可舍不得。
不过精品更需要时间细细雕琢,好木头成本也高,买一棵香樟树的钱都能买好几棵椿树了。眼下还是多做些价格适中的椿树工艺品吧,也好让铺子多撑一段时间,到时候腾出手来,再做一批好东西。
☆、第41章 周鑫南下
虽然树林管理铺子是个生手,但是周琳已经给每样货物都定了价格, 明码标价贴了上去。树林只要按价格结算就行, 省了不少事儿, 这也是他识了字的好处, 不然字不识, 数不认,周琳再同情他也不会请他来看铺子。
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刚跟着弟弟认字的时候不少人都笑话他, 问他是不是要考个秀才去。最后事实证明, 他到了镇上管铺子, 笑话他的人依然在家里守着那几亩地。
铺子刚开业, 周琳放心不下,就隔几天就去镇上看看, 看着树林越做越顺手,就开始撒手不管了, 只在月底和福生过来盘帐兼上新货。
自家的木坊是上了正轨, 娘家的杂货铺却成了周琳的心病,她还没想到怎样改革才能把半死不活的杂货铺重新焕发生机。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 周鑫做了一个让她震惊又意外的决定。
“二姐, 我跟师兄决定跟着商队到南方贩货。去的时候带些咱们本地的货物, 一路卖出去,回来的时候再带着南货回来,家里的铺子以后就改成南货铺子了。”南货在本地一向吃香, 供不应求,过年的时候谁家走亲戚时带上两样南货,倍儿有面子。因此师兄一说要去南方,他就要求加入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现代,交通发达,坐个车天南海北的跑一遍也要不了多少时间。现在就算赶着牛车,去一趟南方也得十几天,要是路上再买卖货物,怕是一个月都打不了一个来回。这也是南货在北方吃香的原因,交通不便,物产交流就受限。
“虽然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兵祸,但是路上也是有山匪的,万一发生点什么意外,你让伯娘怎么受得了?对了,你是不是还没跟伯娘说?
周琳一是想帮他,二也是他有能力有上进心,特意请了他来铺子里做个掌柜,每个月给他五十文底薪,卖出了东西还有抽成可拿。毕竟福生做雕刻做木工都需要时间和空间,不可能耗在铺子里。让树林来做这个掌柜,不但解放了福生,也能给姑姑家添个进项。小三儿以后上学的花费只会越来越多,树林过两年也得成家,杂货铺的那点分红现在还够用,以后就不好说了。
更何况,她听说家里的杂货铺生意并不太好,毕竟卖的东西没有什么特色,还有几家同行,又不能坏了规矩私自降价,优惠打折这些更不能天天搞。石头哥都说早知道还不如不来镇上呢,倒是周鑫不肯放弃,正在跟周琳商量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她这段时间也忙着,这下铺子也开起来了,得帮忙想想辙了。
一直忙到下午,从附近村子过来赶集的人不依不舍地回了家,铺子里顿时宽松起来。不过还是有不少住在镇上的居民,看人少了,就进来慢悠悠地晃荡起来。因为客人不多了,周琳就留了树林一个人看店,“树林,晚上别太晚关门,关了店别忘了吃点饭,累了一天了,晚上不吃点东西可扛不住。金子那边的杂货铺你也知道怎么走,回头跟他一起回去。”
周鑫最近在镇上自己租了一间房子,他一个人住,现在树林来了刚好跟他搭伙,表兄弟两个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等蒋铁林和蒋大回到家,陈氏迫不及待地问起来今天开张的情况怎样,还顺利吗?东西好不好卖?虽然她不知道儿子在铺子上具体投了多少银子,但是想也知道不是少数。这一天她心里都不踏实,就担心万一没什么人来买东西,把铺子砸手里了就坏事了。
蒋铁林向来是个笨口笨舌的,只能简单说几句“好得很”“买的人可多了”之类的话。蒋大赶紧上来描补,绘声绘色地跟陈氏描述了今天开张的盛况,简直要说出花来了。陈氏高兴之余还纳闷,这老二家铺子开张,怎么老大高兴得跟他自己的铺子一样?
可不是,经过了一个白天的心理建设,蒋大完全把“福记木坊”当成了自己的铺子。瞧这名字,“福”记,回头等过到自己名下,连招牌都不用换,自己名字里可也有一个“福”字呢。真是感谢老祖宗制定的家谱,自己这可不是有福得很吗?
等到陈氏回去之后,蒋大和吴春华两口子嘀嘀咕咕,有说有笑,得意得跟偷了油的耗子一样。此时臆想过度的两个人,在后来知道周琳怀孕后,登时就傻了眼。
这边福生一回了家,就又一头扎进工作室了。今天一天就下去不少存货,再不赶工,恐怕要不了多久就没得卖了。周琳建议他多做点精品出来,哪怕卖得慢一点,但是赚得也多。这卖东西,越走高端路线,越是轻松又赚钱,要是只出大路货,哪怕薄利多销,但福生也就一个人,长此以往,活人也能累死,她可舍不得。
不过精品更需要时间细细雕琢,好木头成本也高,买一棵香樟树的钱都能买好几棵椿树了。眼下还是多做些价格适中的椿树工艺品吧,也好让铺子多撑一段时间,到时候腾出手来,再做一批好东西。
☆、第41章 周鑫南下
虽然树林管理铺子是个生手,但是周琳已经给每样货物都定了价格, 明码标价贴了上去。树林只要按价格结算就行, 省了不少事儿, 这也是他识了字的好处, 不然字不识, 数不认,周琳再同情他也不会请他来看铺子。
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刚跟着弟弟认字的时候不少人都笑话他, 问他是不是要考个秀才去。最后事实证明, 他到了镇上管铺子, 笑话他的人依然在家里守着那几亩地。
铺子刚开业, 周琳放心不下,就隔几天就去镇上看看, 看着树林越做越顺手,就开始撒手不管了, 只在月底和福生过来盘帐兼上新货。
自家的木坊是上了正轨, 娘家的杂货铺却成了周琳的心病,她还没想到怎样改革才能把半死不活的杂货铺重新焕发生机。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 周鑫做了一个让她震惊又意外的决定。
“二姐, 我跟师兄决定跟着商队到南方贩货。去的时候带些咱们本地的货物, 一路卖出去,回来的时候再带着南货回来,家里的铺子以后就改成南货铺子了。”南货在本地一向吃香, 供不应求,过年的时候谁家走亲戚时带上两样南货,倍儿有面子。因此师兄一说要去南方,他就要求加入了。
这个时候可不是现代,交通发达,坐个车天南海北的跑一遍也要不了多少时间。现在就算赶着牛车,去一趟南方也得十几天,要是路上再买卖货物,怕是一个月都打不了一个来回。这也是南货在北方吃香的原因,交通不便,物产交流就受限。
“虽然现在天下太平,没有什么兵祸,但是路上也是有山匪的,万一发生点什么意外,你让伯娘怎么受得了?对了,你是不是还没跟伯娘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