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3/3)
范女史道:“方子开了,也在吃,只是伤口长得慢,最近下雨又十分潮湿,您也知道的……”
“今天是怎么说起了贵妃?”祝湉又问。
“今儿小郎君能起身走路了,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贵妃。”范女史道,“太后娘娘知道这件事情,可有说应当如何?”
祝湉沉默了一会儿,她的确说不清现在刘太后究竟是什么打算,这会儿也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先让小郎君养好身体吧!”祝湉最后这样说道,“就算现在让小郎君去见贵妃,他自己能从西内走去大内么?还没走到太液池,就得倒下了吧?”
范女史苦笑了一声,也只好这样应下。
.
祝湉在长生殿只呆了一会儿便离开回去了长乐殿。
刘太后见她出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便随口问了一句,道:“是赵青有什么事情?范女史拿不定主意所以找你了?”
祝湉见殿中已经没有旁人,才道:“是小郎君今日可以起身了,想见贵妃。”
刘太后罕见地沉默了好一会儿,挑了眉,只笑道:“他胆子倒是比从前大了,是因为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么?”
祝湉见刘太后并没有恼,于是又道:“娘娘,这件事情我思来想去也不知如何是好,还请娘娘拿个主意。”
刘太后心平气和道:“且晾着他,他想清楚他是谁了,才看得清自己的地位,才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
祝湉应了一声,心中一时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刘太后究竟想做什么的。
“到今日,直到刚才,哀家方才觉得,当年有些事情,的确是做错了。”刘太后轻轻笑了一声,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遗憾的神色,“当年,还是太心软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更来啦~~~~
今天(6月18日)留言的618小红包都送啦~~~没有收到可以吱一声哟~~~~
☆、问刘太后
但凡只要朝廷真的有心去办事, 真的想要避免一些人祸的时候, 多半也是能把那些看起来仿佛无法控制的灾难都控制起来,哪怕在天灾面前, 也能做到有应对有防范,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这样的忙碌之下, 朝中倒是罕见的齐心, 连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都少了许多。
赵玄罕见地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偏信某个人或者执着于某一句压根儿不重要的话,朝中的大臣们也罕见地没有分成几派争吵不休,这样的情形, 倒是让刘太后有几分复杂的欣慰。
在这一天与薛瓷在太液池边散步的时候,刘太后便这样感慨道:“若是朝中早早如现在这样上下齐心,或许今日也不是现在的情形了。”
薛瓷笑了笑,道:“朝中虽然之前虽然不如娘娘的意思, 但大体上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岔子。文武百官虽然有不同的政见,但也都是为着赵家的天下——说句娘娘不爱听的,古往今来, 多少圣上就是喜欢之前那局面呢,文武相互制约, 才有皇权独大。”
“上行下效,之前幽州的情形, 就是将来京城的样子。”刘太后语气是平常的,“这家国天下,并非是一夕之间就会变的, 久而久之,潜移默化,猛然有一天便会发现……这天下变了,就算是掌权者也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下易主。”
“只是如今边疆战事已经解决,想来娘娘有生之年,是不会有变化了。”薛瓷笑着说道,“太平盛世,国泰民安,近在眼前了。”
“近在眼前的却并非是太平盛世,而是皇室的乱局。”刘太后微微笑了一笑,看向了薛瓷,“哀家从未问过你,但今日却想问一问你。”
薛瓷心微微一跳,也看向了刘太后,道:“娘娘请说,臣妾言无不尽。”
刘太后顿了顿才道:“赵青,西内长生殿中的那位小郎君——贵妃,若有一日,他须得去死,你会如何选择?”
薛瓷静默了好一会儿,却不知如何回答了。
“今天是怎么说起了贵妃?”祝湉又问。
“今儿小郎君能起身走路了,也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贵妃。”范女史道,“太后娘娘知道这件事情,可有说应当如何?”
祝湉沉默了一会儿,她的确说不清现在刘太后究竟是什么打算,这会儿也不知说什么才好了。
“先让小郎君养好身体吧!”祝湉最后这样说道,“就算现在让小郎君去见贵妃,他自己能从西内走去大内么?还没走到太液池,就得倒下了吧?”
范女史苦笑了一声,也只好这样应下。
.
祝湉在长生殿只呆了一会儿便离开回去了长乐殿。
刘太后见她出去了这么久才回来,便随口问了一句,道:“是赵青有什么事情?范女史拿不定主意所以找你了?”
祝湉见殿中已经没有旁人,才道:“是小郎君今日可以起身了,想见贵妃。”
刘太后罕见地沉默了好一会儿,挑了眉,只笑道:“他胆子倒是比从前大了,是因为在鬼门关上走过一遭么?”
祝湉见刘太后并没有恼,于是又道:“娘娘,这件事情我思来想去也不知如何是好,还请娘娘拿个主意。”
刘太后心平气和道:“且晾着他,他想清楚他是谁了,才看得清自己的地位,才知道应该做什么事情。”
祝湉应了一声,心中一时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刘太后究竟想做什么的。
“到今日,直到刚才,哀家方才觉得,当年有些事情,的确是做错了。”刘太后轻轻笑了一声,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遗憾的神色,“当年,还是太心软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更来啦~~~~
今天(6月18日)留言的618小红包都送啦~~~没有收到可以吱一声哟~~~~
☆、问刘太后
但凡只要朝廷真的有心去办事, 真的想要避免一些人祸的时候, 多半也是能把那些看起来仿佛无法控制的灾难都控制起来,哪怕在天灾面前, 也能做到有应对有防范,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这样的忙碌之下, 朝中倒是罕见的齐心, 连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都少了许多。
赵玄罕见地没有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偏信某个人或者执着于某一句压根儿不重要的话,朝中的大臣们也罕见地没有分成几派争吵不休,这样的情形, 倒是让刘太后有几分复杂的欣慰。
在这一天与薛瓷在太液池边散步的时候,刘太后便这样感慨道:“若是朝中早早如现在这样上下齐心,或许今日也不是现在的情形了。”
薛瓷笑了笑,道:“朝中虽然之前虽然不如娘娘的意思, 但大体上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岔子。文武百官虽然有不同的政见,但也都是为着赵家的天下——说句娘娘不爱听的,古往今来, 多少圣上就是喜欢之前那局面呢,文武相互制约, 才有皇权独大。”
“上行下效,之前幽州的情形, 就是将来京城的样子。”刘太后语气是平常的,“这家国天下,并非是一夕之间就会变的, 久而久之,潜移默化,猛然有一天便会发现……这天下变了,就算是掌权者也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天下易主。”
“只是如今边疆战事已经解决,想来娘娘有生之年,是不会有变化了。”薛瓷笑着说道,“太平盛世,国泰民安,近在眼前了。”
“近在眼前的却并非是太平盛世,而是皇室的乱局。”刘太后微微笑了一笑,看向了薛瓷,“哀家从未问过你,但今日却想问一问你。”
薛瓷心微微一跳,也看向了刘太后,道:“娘娘请说,臣妾言无不尽。”
刘太后顿了顿才道:“赵青,西内长生殿中的那位小郎君——贵妃,若有一日,他须得去死,你会如何选择?”
薛瓷静默了好一会儿,却不知如何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