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关紧要的小事,曹县令允准。
    寄虹脱力般瘫在椅中,才发觉汗透衣衫。
    方才不过短短一刻间,霍家差点断送前程,却又奇迹般峰回路转。
    当她亲身来到此地,方才明白,小小的评瓷会便如人生缩影,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要认输。
    众人散去,严冰留下善后,忙到日暮西山,走出窑神庙时,看到寄虹站在夕阳最后一线余晖中,静静地俯瞰庙山如黛。
    他接过随从的灯笼,示意他不必跟着。等随从走远了,他招呼寄虹一同下山。
    山中安静,偶有虫鸣三两,以及两人起起落落的话声。
    “曹县令怎会帮我?”寄虹问。
    “曹县令此人事事以己为先,他并非帮你,只是自己举棋不定,想多一次选择机会。”
    寄虹叹气,“今日才知,评瓷会不止评艺,更要品‘政’。”
    严冰便为她拆解曹县令的心思,博取太后好感才是夺魁的关键。
    寄虹听出个疑点,“难道曹县令是太后派系?与皇上不和吗?”否则为何只巴结太后?
    严冰愣了愣,随即失笑,“你真是两耳不闻窑外事。皇上年幼,宫廷内外全由太后主持,讨得太后欢心便是讨得皇上欢心,哪个不知此理?”话毕又想,她从未与宫廷有交集,不懂这些也属正常,便把自己所知的前朝后宫的一些大事讲给她听。
    寄虹默默点头。
    “……十日之期太短,无法研制新品,你与焦泰都只能在现有的青瓷与黑瓷上做功夫,但他的釉色实在精美,你的薄胎青瓷却很难再有进益了。”严冰思忖着说:“焦泰特意改为晚间,大概已有应对之策,曹县令又善变,下一轮若没有必杀之技,结果难以预料。”
    两人沿着神路阶下行,灯笼在黝黑的山阶上投下小小一团晕黄的剪影。
    寄虹追随着灯笼的微光,行至山脚,回头望望巍峨的黑影,俏皮一笑,“山人自有妙计,十日足够了。”
    严冰凝视着她,缓缓道:“是,足够了。”
    足够他做好准备,必杀一击了。
    作者有话要说:  黑釉碗的原型为建窑的“油滴天目釉”,资料记载“盛茶闪金光”。文中的描写不要当真,剧情需要。
    下一章再介绍一个国宝级的黑釉碗。
    ☆、千灯映庙山
    转天,玲珑等人不待寄虹开口便齐聚窑厂。伍薇人未落座,爽朗笑道:“看看你多大面子,我们都是来让你差遣的。”
    寄虹心头涌上一股暖意。
    玲珑快人快语,“我把大东借给你。”
    寄虹打趣道:“你舍得?不怕我不还?”几人一番笑闹,寄云嗔道:“没个姑娘家的样子,快说正事。”
    寄虹转向正题,“不跟你们假客气,确实得请你们帮个忙。”
    四人加上丘成在房里密议一日,中午小夏来喊吃饭都没人出来。这情形似曾相识,他想了一会,终于记起前阵子五个人筹划瓷乐演出时也是这般神秘兮兮的模样。
    晚上小夏回家,发觉严冰房门紧闭,烛火在窗上映出他和小和尚密语的身影。小夏感觉他的智商有点不够用,好像一夜之间全世界都在密谋大事。随后,他被严冰召唤进屋,也成了这个世界的一份子。
    这十日里青坪瓷业只有一件大事,便是霍焦之战。大家期盼再目睹一场精彩对决,到了日子呼朋引伴来到庙山,却被督陶署的衙役挡在山脚,“奉严主簿之命,为安全起见,闲杂人等不得登山。”
    百姓只有望庙兴叹,眼睁睁看着曹县令和一干官吏的滑杆轿悠悠上山。
    他们不知道,后山某处,专门守在此地的小夏终于等来一行人,将他们悄无声息地带上山去。深沉的夜色中,一行人越攀越高,向着窑神庙的方向。
    窑神庙的长桌上,明亮的烛光映着唯一一件参赛瓷器,盖布下是一只碗。
    曹县令诧异地看看左右官吏,最后落在严冰身上,“霍记呢?”
    严冰同样诧异,他是陪着县令一起来的,寄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一无所知。
    寄虹福了一福,“回县令,瓷器已经到场,因不适宜放置桌上,请县令先观赏焦家之作。”
    想来应是体型过大,曹县令越发来了精神,“甚好,便请焦会长先示。”
    严冰四下查看,没看见任何瓷器,疑惑地望向寄虹,她只神秘一笑。
    焦泰施礼道:“草民恳请县令恩准熄掉蜡烛,只留一支即可。”
    曹县令知此碗必有新奇之处,命人照做。
    随着一支支蜡烛熄灭,窑神庙被笼罩在阴影之中,只余焦泰手中一支烛台荧荧闪光。
    他上前揭开盖布,暗影中黑釉碗模糊难辨,曹县令只隐约看出碗上有些许斑纹,并不十分艳丽。
    焦泰移近烛台,随着烛光倾泻在碗中,碗壁上原本深蓝色的圆斑突然焕发出晶莹的光彩,一圈一圈漾开,赤橙蓝紫,五光十色,衬着漆黑的釉色,仿佛深邃的天幕上神秘的星辰,望一眼,便跌入星河无垠,不可自拔。
    严冰不得不承认,焦家的黑瓷已臻化境,完美无瑕,只有当初艳惊四座的霁红瓶可堪媲美,然而霁红已然不存,如今的霍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