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2/3)
至刑部的审查,除非焦泰亲口认罪。
“人证”之语突然提醒了焦泰,狂喜冲昏了理智,他跳脚大叫,“严冰!阴险小人!你知道耗子精畏罪潜逃,故意趁他不在设下陷……”
话声戛然而止。他后知后觉地想到,“耗子精畏罪潜逃”是官府秘而不宣之事,他本不应该知道。
这才是严冰真正的陷阱。
先用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看似铁证如山的人证,把焦泰逼到精神崩溃的边缘,再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不着痕迹地抛出香甜的诱饵。这招风险很大,但这是在证据不足、耗子精又脱逃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制胜的策略。
在严冰冰冷刺骨的目光下,焦泰感觉身体里的血一点一点被冻结,像被押上刑场的死囚。
严冰向曹县令深施一礼,“焦泰罪行败露,依梁律,买凶者与杀人者同罪,数罪并罚,当处斩首,恳请县令为民除害。”
寄虹冲入庙中,在严冰身旁跪下,静寂的庙宇只闻她以额触地的沉重声响。“求县令伸冤!求县令为家父伸冤!”
曹县令是有些不悦的。他并不喜欢被当做棋子的感觉,此时才发现严冰并非容易拿捏的对象。然而此刻骑虎难下,何不一箭双雕,既推出焦泰做替罪羊,又拉拢霍家这个准新贵?于是顺水推舟地一番慷慨陈词,命衙役将焦泰押下。
衙役刚要去抓,焦泰突然挣脱,发疯般冲向寄虹。严冰大惊,顾不得众目睽睽,一把将她拉到身后。
那一刻,不管即将到来的是刀、是火,还是疯狂的野兽,他完全没有考虑,唯一想到的是绝不能让她受伤。
所幸衙役反应很快,不待焦泰近前,便一拥而上将他压倒在地。倒地时,他的额角撞上石案一角,在不知多少手脚的重压下,他艰难抬头,头顶,窑神像端立于石案之上,一如既往平静地俯瞰众生。
他听见寄虹冰冷的声音,“神明有眼。”刹那悲愤冲天,却爆发出哭一般的狂笑。衙役以为他疯了,七手八脚拽起他往外拖。
他没有挣扎,却执拗地梗着脖子眼望窑神像,鬼哭般号叫,“你有眼无珠!你不配当神!你为什么不惩罚霍家?霍嵩使阴谋诡计害我家破人亡,你看不见吗?你怎不为焦家伸冤除害?你不做,我来做!霍嵩该死,全家都该死!霍寄虹,我做鬼都会等着看霍家遭报应的那一天……”
衙役很快将他拖出庙去,走远了,山林中却久久回荡着凄厉的号叫,怨念一般执着。
明知是疯言疯语,寄虹却像被冻住,焦泰对她杀父般仇恨的目光和叫天不应的“陈情”在她脑中盘旋不停,卷起惊涛骇浪。
曹县令对其他人小惩大诫,并当场将霍宅判归霍家。
一年前祸从此地起,一年后仇在此地终。
寄虹心中最后那根刺终于连根拔起,但她丝毫不觉兴奋,只感到疲惫,深深的疲惫。
寄云悲痛欲绝,被闻询赶上山来的玲珑伍薇送回家去。寄虹强撑着精神应付殷殷关切的众人,人群散尽时,她独自站在庙外,只觉茫然。
大约是子夜了,正是夜最深、山最静的时辰,漫山的瓷灯轰轰烈烈,击退沉沉夜雾。
有人从身后走来,语声轻柔,“灯总如是,越黑暗,越辉煌。”
他同她并肩立于群山之巅,看万千灯火俯卧脚下。
一路行来,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很多次他都以为她会折戟途中,然而不知不觉中她竟已经走得这么远了。
他无法回头,但幸好有她替他一往无前。
她遥望远方,“严冰,你说,爹能看见吗?”
“能。”他不用问“看见”什么,她所想,他都懂。
灯火盛如烟花,寄虹思绪翻腾,一恍神间十几年奔涌而过,最后定格在烟花夜幕下母亲亲手挂上木匾的身影。
现在,轮到她来守护霍记了。
她似自语,又似起誓,“从今以后,我绝不会再让霍记的匾有摘下的一天。”
再没有什么比霍记更加重要了,这个时候的她那样以为。
他自然而然答“好”,不假思索便许下同行的诺言。
四目相对,她看到他眸中有某种情愫呼之欲出,只望一眼,心房便悸动不已。
原来从那么早开始,从那碗狱中的汤药、那个雨中的援手,不,也许更早,从一年前评瓷会上那句听似冷酷实则热血满腔的“妖异怪胎,不详之兆”开始,他就已经成为她的守护者和领路人。
愚钝的她,竟然如此后知后觉。
她张口,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你想回白岭吗?”
沉默良久,严冰才轻叹一声,“回不去了。”声音里蕴含着无尽的惆怅,叫她心里酸酸的。
她这才隐隐约约感觉到,他同她不一样,她得过太后嘉奖,而他旧案未消。即便有天大的抱负,只能徒叹奈何。
但她可以。未竟的路,她可以替他走下去。
两人下山,严冰随手摘下一盏瓷灯。寄虹记起有许多次了,他提着灯走在她身前半步之距,不远不近,为她引路。
和他这样一直走下去似乎也不错。
话题自然离不开焦泰的案子,寄虹问:“他当真能被处斩吗?”不知为何,
“人证”之语突然提醒了焦泰,狂喜冲昏了理智,他跳脚大叫,“严冰!阴险小人!你知道耗子精畏罪潜逃,故意趁他不在设下陷……”
话声戛然而止。他后知后觉地想到,“耗子精畏罪潜逃”是官府秘而不宣之事,他本不应该知道。
这才是严冰真正的陷阱。
先用一个接着一个层出不穷看似铁证如山的人证,把焦泰逼到精神崩溃的边缘,再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不着痕迹地抛出香甜的诱饵。这招风险很大,但这是在证据不足、耗子精又脱逃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制胜的策略。
在严冰冰冷刺骨的目光下,焦泰感觉身体里的血一点一点被冻结,像被押上刑场的死囚。
严冰向曹县令深施一礼,“焦泰罪行败露,依梁律,买凶者与杀人者同罪,数罪并罚,当处斩首,恳请县令为民除害。”
寄虹冲入庙中,在严冰身旁跪下,静寂的庙宇只闻她以额触地的沉重声响。“求县令伸冤!求县令为家父伸冤!”
曹县令是有些不悦的。他并不喜欢被当做棋子的感觉,此时才发现严冰并非容易拿捏的对象。然而此刻骑虎难下,何不一箭双雕,既推出焦泰做替罪羊,又拉拢霍家这个准新贵?于是顺水推舟地一番慷慨陈词,命衙役将焦泰押下。
衙役刚要去抓,焦泰突然挣脱,发疯般冲向寄虹。严冰大惊,顾不得众目睽睽,一把将她拉到身后。
那一刻,不管即将到来的是刀、是火,还是疯狂的野兽,他完全没有考虑,唯一想到的是绝不能让她受伤。
所幸衙役反应很快,不待焦泰近前,便一拥而上将他压倒在地。倒地时,他的额角撞上石案一角,在不知多少手脚的重压下,他艰难抬头,头顶,窑神像端立于石案之上,一如既往平静地俯瞰众生。
他听见寄虹冰冷的声音,“神明有眼。”刹那悲愤冲天,却爆发出哭一般的狂笑。衙役以为他疯了,七手八脚拽起他往外拖。
他没有挣扎,却执拗地梗着脖子眼望窑神像,鬼哭般号叫,“你有眼无珠!你不配当神!你为什么不惩罚霍家?霍嵩使阴谋诡计害我家破人亡,你看不见吗?你怎不为焦家伸冤除害?你不做,我来做!霍嵩该死,全家都该死!霍寄虹,我做鬼都会等着看霍家遭报应的那一天……”
衙役很快将他拖出庙去,走远了,山林中却久久回荡着凄厉的号叫,怨念一般执着。
明知是疯言疯语,寄虹却像被冻住,焦泰对她杀父般仇恨的目光和叫天不应的“陈情”在她脑中盘旋不停,卷起惊涛骇浪。
曹县令对其他人小惩大诫,并当场将霍宅判归霍家。
一年前祸从此地起,一年后仇在此地终。
寄虹心中最后那根刺终于连根拔起,但她丝毫不觉兴奋,只感到疲惫,深深的疲惫。
寄云悲痛欲绝,被闻询赶上山来的玲珑伍薇送回家去。寄虹强撑着精神应付殷殷关切的众人,人群散尽时,她独自站在庙外,只觉茫然。
大约是子夜了,正是夜最深、山最静的时辰,漫山的瓷灯轰轰烈烈,击退沉沉夜雾。
有人从身后走来,语声轻柔,“灯总如是,越黑暗,越辉煌。”
他同她并肩立于群山之巅,看万千灯火俯卧脚下。
一路行来,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很多次他都以为她会折戟途中,然而不知不觉中她竟已经走得这么远了。
他无法回头,但幸好有她替他一往无前。
她遥望远方,“严冰,你说,爹能看见吗?”
“能。”他不用问“看见”什么,她所想,他都懂。
灯火盛如烟花,寄虹思绪翻腾,一恍神间十几年奔涌而过,最后定格在烟花夜幕下母亲亲手挂上木匾的身影。
现在,轮到她来守护霍记了。
她似自语,又似起誓,“从今以后,我绝不会再让霍记的匾有摘下的一天。”
再没有什么比霍记更加重要了,这个时候的她那样以为。
他自然而然答“好”,不假思索便许下同行的诺言。
四目相对,她看到他眸中有某种情愫呼之欲出,只望一眼,心房便悸动不已。
原来从那么早开始,从那碗狱中的汤药、那个雨中的援手,不,也许更早,从一年前评瓷会上那句听似冷酷实则热血满腔的“妖异怪胎,不详之兆”开始,他就已经成为她的守护者和领路人。
愚钝的她,竟然如此后知后觉。
她张口,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你想回白岭吗?”
沉默良久,严冰才轻叹一声,“回不去了。”声音里蕴含着无尽的惆怅,叫她心里酸酸的。
她这才隐隐约约感觉到,他同她不一样,她得过太后嘉奖,而他旧案未消。即便有天大的抱负,只能徒叹奈何。
但她可以。未竟的路,她可以替他走下去。
两人下山,严冰随手摘下一盏瓷灯。寄虹记起有许多次了,他提着灯走在她身前半步之距,不远不近,为她引路。
和他这样一直走下去似乎也不错。
话题自然离不开焦泰的案子,寄虹问:“他当真能被处斩吗?”不知为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