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发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外,涉及到的必须的民生用品,饭盒,胶鞋和棉鞋,这两种一样是便利乘具,一样是出行干活的必鞋类,也作为陈楚拿出的四种必备物品之一出现,其中鞋就有两类。
    为什么是这三种物品呢。
    因为唐时虽然中原气候处于温暖上升期,这也造成冬季时中原水汽旺盛,动辄大雪几天几日,一旦碰到这样的雪灾,简直天怒人怨,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困扰。
    这种时候由于制鞋技术非常落后,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有拿的出能御寒行走的鞋,被冻死者无数。
    棉鞋即便放到现在的标准里也是质量、美感等各方面都兼顾的东西,放到这里更不消说,当然是最极佳的御足以及出行工具。
    到了冬天不管是否大雪封山,它都将成为让百姓安然出行、便利远游的利器,这将大大增加冬季百姓的生活幸福度,以及减少各方面的损失。
    陈楚婚庆普天大庆,与民同乐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所以陈楚先选择了棉鞋。
    其次是胶鞋,棉鞋御寒,胶鞋干活,由于古代生产力低下,活计繁重,吃饱肚子的压力很大,普通家庭一年到头,无论寒暑都需要干活,那么多鞋子的磨损是非常大的。
    偏偏普通人又做不出什么好鞋子,甚至为了保护鞋子,绝大部分农人在下田时会把鞋子脱掉,赤脚干活,宁愿承受身体的损害也要保护鞋子这种不值钱的东西。
    这在陈楚看来是万万不行的,是匪夷所思的,所以胶鞋的选择也就应运而生。
    虽然说鞋子磨损剧烈,而且一样无法避免让农人干活时穿上它,甚至这鞋子对于农人来说太好,干活时更不可能穿,但情况也没有变坏不是?起码他们日常行走赶路是要轻便许多了吧?
    再者就是这不锈钢饭盒,理由同上,也是为干活农人,普通百姓考虑,古代干活是要离家很远的,因为农田不可能就位于家里附近。
    又或者柴夫、进城务工做活等,都需要中午被家人送饭。
    事实上不要说古代,就算是上世纪这种情况都极为普遍,哪怕到了20年代,农村里也大量存在送饭情况,保温桶的销量非常高,这还不算医院病房里给病人送饭的家属。
    而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好的盛器,为了迁就盛器,家里做饭不可能有汤食,大多就是饭团之类好携带的东西,可这样的东西一路被送来先不说凉了没有,味道肯定是不好,想要喝水也只能饮一些凉水,家里烧的汤是万万没有办法饮用的。
    这不锈钢饭盒的优点已经不用说了,储热、便利、结实、美观好看等,还可用于存放汤汁,这可是大大方便了人们,至少“送饭”这件事从现在起会变得比以前情况好了许多许多。
    从上可见,陈楚选择的四样物品全部是按民生考虑,而仅仅只是一个卷纸,他就拿出来了三十万袋,即将惠及多达三百六十万人。
    而其他三者陈楚也不甘落后。
    只不过数量肯定不可能比的上卷纸就行了,毕竟成本价格在这摆着,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是没办法的。
    像棉鞋都还是最好的,由于价格便宜啊,三吐槽值一双,三百六十万双咬咬牙下来,也就是一千万。
    一千万如果放在去年,陈楚估计马上要晕过去,不过放在现在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考虑到这段时间对待吐槽值的使用将会无法想象,所以陈楚还是决定悠着点,少弄一些,就定为一百万双。
    这一百万双棉鞋,全部提供给“非城镇户口”,也就是说只给乡里偏远地区的百姓,这样一来覆盖范围会非常广,得利人口很多,棉鞋也精准得到了需求投放。
    为什么不给城里人呢,因为一旦遇到那种雪灾,古往今来,都是乡下偏僻地区受灾情况远大于城市,大雪下个三天三夜,城镇里有人清扫,米面油粮价格肯定会涨,但不至于吃不到,冻死人的情况有,但也肯定比不上乡下。
    为什么,乡下有裁缝铺吗,有成衣店吗,普通百姓山民有御寒用的衣服吗,没有。
    如此一算,棉鞋的价格就是三百万双。
    饭盒,胶鞋,价格可都是十吐槽值,比棉鞋都贵了三倍,所以这个时候陈楚能提供的就更少了,他的计划是各提供三十五万份,四样物品在不算卷纸的情况下,总共消耗一千万吐槽值的样子,恰好清空商城余额两次,这也是他能做的出来最大的贡献了。
    成亲事宜的步骤此时已经正式开始走开了,整个长安城,到处都是敲锣打鼓通知百姓邻里的兵丁衙役和坊丁们,各官署衙门、致仕官员,权贵王爵等等,全不都被通报此事,并令各做准备,小到在乡间邻里行善事,大到准备体面合适的礼物。
    民间百姓感怀陈楚这一年多来给大家带来的改变,特别是那些背井离乡来到长安定居的人家,虽说家家户户几乎都已没有男丁,但妇人老人们也是尽自己一番力气,有红布灯笼的悬挂红布灯笼,有家境殷实一点的请来工匠打造长生牌,又或者请邻里吃饭,给需要力气的男人们吃一顿饱饭。
    甚至于连各军大营中都是喜气洋洋,虽说现在大家还未得到任何封赏,但可以预见绝对有而且会很厚重,营中张灯结彩,士兵们上街执勤都是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