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肆赏赐,小官吏们都忙得两眼昏花,闲置京官们全都用上,从服饰到仪仗,诸般制定幸早有定例,不然临时起意,可以忙上半年过不来。
    新帝匆匆就位,和太平皇帝相比,算是不从容。即位当天,大发恩旨,赦免罪犯。大发严旨,把真福王以他行走在外的假名为真名,蓄意谋反,假冒皇家,碎割在菜市口。这一个主犯,是太子和皇帝心头之痛,他们不能原谅。
    皇太孙殿下,当殿领旨入住东宫,成为太子殿下。同时太子党们官职俱升,一一颁过,独没有袁训。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新皇帝沉声,当殿口宣旨意。旨意不短,皇帝说得毫无迟疑,百官们全是精明人,起先几句,也能听出这旨意早在新帝心中。
    这道旨意初听时,是说已被尊为太后的中宫。
    “…。太后幼年贫苦,国舅袁长德寿年不永,家中医药难支,太后仁德,为领养离家,得银以继国舅永年…。”
    直接把太后让被卖的身世抹去,变成袁家和太后养父母家是远亲,养父母家无儿女,慧眼相中太后品德,赠银后,接太后以为女儿。后面进宫的事就好说的多,粉饰一堆的贤淑贤惠德被六宫,六宫共称贤德,太后还有另外一个贤德,一直照顾生身父母家。
    “国舅之子袁训……”
    百官们听到前面还以为是说太后身世,新帝登基,夸夸太上皇太后的品德也应当。在这里,有低低喧哗声起来,随后就平息,也是人人心中不再平静。
    昭勇将军袁训的种种从各人心头闪过,他深受太子器重,太子为他指名师请名家,没几年就为公主师,话说翰林院里老翰林们都挤不下,偏就轮到他?也是让人眼红好些年的事情。
    又他当殿亲点探花,这其中也有很多皇帝喜欢他的成分在。入军中官职骤升,长女小小年纪就许亲太子嫡子,本以为是好圣眷,这就水落石出,原来如此,原来他是太后的亲侄子。
    袁加寿说什么吉瑞,原来是太后的嫡亲侄孙女。
    袁国舅当殿追封永国公,国舅已逝,由袁训袭爵。
    有袭爵就往下落一层爵位的讲究,也是朝代是一直就这样的袭。太子安慰太后,是想让袁训袭国公。
    袁训走出辞谢却不敢要,在新帝说到太后时,袁训站班儿地方里暗自落泪,后面说到父亲,更是垂泪不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