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千岁[重生] 第134节(1/3)
薛恕的动作逐渐变得温柔,但殷承玉方才的话仍然让他无法释怀,他打定主意要给对方留下深刻的记忆。日后但凡再起扔下他一人的念头时,便会先记起今日的惩罚。
细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
第二日殷承玉醒来时,解开手腕和脚腕处的布带,瞧着皮肤上泛着青的勒痕时,再没有丝毫怜惜之意。
将布带扔在薛恕脸上,他恼怒道:“滚下去,朕今日都不想看见你!”
薛恕坐起身来,神色倒是餍。足得很,将身上的布带捡起来收好,顺手揣进了衣袖里,低眉顺眼道:“臣先伺候陛下洗漱更衣。”
“叫郑多宝进来。”殷承玉现在瞧见他那张脸就生气,觉得自己待他还是太过宽容了,这人现在当真是连装都懒得装了,全然本性毕露。
薛恕利落地穿戴好衣物,去唤郑多宝进来。
殷承玉到底不想叫人看见手腕上的痕迹,自己换了衣裳,才在郑多宝的伺候下洗漱。
今日不必上大朝会,但也要去武英殿议事。殷承玉整理好仪容后,便往前头去。
经过薛恕身边时,见他虽摆出低眉顺眼的姿态,面上却没有半点悔改之色,又不解气道:“你去将虎舍清扫干净,孤晚间检查。”
薛恕低声应是。
两人间的火。药味儿都快溢出来了,连郑多宝都埋怨地瞧了他一眼,怎得龙榻上竟还能惹得陛下不快?
薛恕当做没瞧见他的目光,施施然往虎舍去了。
*
虽不必上朝会,但要见的朝臣却不少。
殷承玉最先召见了右都御史曹宏。
曹宏年逾六十,翰林院庶吉士出身,性格耿直眼里容不得沙子,可以说是到了古板的地步,因数次直言进谏触怒了隆丰帝而自请辞官,赋闲在家。
殷承玉登基之后便恢复了他的官职,令他负责谢文道舞弊案重审事宜。
此案由大理寺与刑部联合审理,而都察院则负责监督及复核。如今曹宏求见,想来是大理寺与刑部的审理已经有了进展。
果然就听曹宏先汇报了两司重审的案件进展,说已经找到了新的证人证物,桩桩件件的证据最终都指向了当时负责顺天府会试的主考官邵添。当时将考题卖给那几个书生的中间人,并不是谢文道身边的长随,而是另有其人。
科举舞弊案东窗事发闹大之后,邵添为了栽赃嫁祸,与那四名考生事先串供,又威逼利诱了谢文道的长随指认谢文道,这才将脏水泼到到了谢文道身上。说来此事还和已故的文贵妃有些关系。
当初邵添尚未入内阁,不过是礼部尚书,权势尚且不够大。科举舞弊案闹大后他栽赃嫁祸给谢文道,却唯恐时间拖长了会被翻案。所以暗中搭上了文贵妃的线。文贵妃在先帝耳边拱了一把火,谢文道才会那么迅速的被定了罪。
后来长随死在狱中,三名学生以及谢家人都被灭了口。若不是谢家尚存一缕血脉,又保住了当年的卷宗,此案恐怕就再无昭雪之日。
说起此案时,曹宏还十分激愤:“证据确凿,邵添却不应大理寺传唤,藐视律法。更还有大理寺卿与其勾结,阻挠会审,暗中行贿,意欲为其脱罪!”
他出身翰林院,与谢文道亦有往来。如今知晓了真相,便尤为忿忿。在听闻大理寺少卿遇到的阻挠之后,便立即进宫参了大理寺卿与邵添一本。
邵添如今已无依仗,所做得一切只能垂死挣扎。殷承玉早就想收拾他了,只是谢文道案一直未有进展,这回倒是来了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殷承玉顺势道:“邵添结党营私,栽赃嫁祸罔顾人命,其罪难赦。朕本念及其功劳,不欲大动干戈,既然他不肯配合大理寺传唤,便只能让东厂走一趟了。”
曹宏一听顿时神色激动:“陛下圣明!”
若说进了大理寺的邢狱还有可能出来,那进了东厂的诏狱,便是有去无回了!
殷承玉传令下去后,便立即有上百东厂番役,将整个邵府里里外外围得水泄不通。
邵添官至户部尚书,拜内阁大学士。若说朝中进士一半出自首辅虞淮安门下,那另外一半,便出自邵添门下。
这些年来他借着文贵妃的势,蝇营狗苟,广结朋党,权势不可谓不大。便是殷承玉想要动他,也得考虑一下他背后盘根错觉的党羽。
若不是有这些倚仗,邵添也不敢在谢文道案刚被翻出来时,以退为进自请归家“避嫌”。
但眼下再看,恐怕邵添已经肠子都悔青了。
殷承玉早就有心斩除这棵遮光的大树,湖广的私兵不过是个引子,真正的杀手锏却是谢文道案。谢文道生前乃是翰林院掌院,在清贵文人当中素有清名。当初他被处斩时被文人仕子骂得有多狠,如今翻案时反弹就有多厉害。
凡是经历过科举的人,没有不恨科举舞弊的。此案是他割裂邵添与文人的一把刀,
这些日子殷承玉虽然对谢文道案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关注,但实则一直在暗中给与支持。
如今大理寺刚一掌握了关键证据,他便下令东厂番役去拿人。
任邵添纵有再大的权势,也只是个文官罢了。
邵添下了诏狱之后,邵氏党羽才
细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夜。
第二日殷承玉醒来时,解开手腕和脚腕处的布带,瞧着皮肤上泛着青的勒痕时,再没有丝毫怜惜之意。
将布带扔在薛恕脸上,他恼怒道:“滚下去,朕今日都不想看见你!”
薛恕坐起身来,神色倒是餍。足得很,将身上的布带捡起来收好,顺手揣进了衣袖里,低眉顺眼道:“臣先伺候陛下洗漱更衣。”
“叫郑多宝进来。”殷承玉现在瞧见他那张脸就生气,觉得自己待他还是太过宽容了,这人现在当真是连装都懒得装了,全然本性毕露。
薛恕利落地穿戴好衣物,去唤郑多宝进来。
殷承玉到底不想叫人看见手腕上的痕迹,自己换了衣裳,才在郑多宝的伺候下洗漱。
今日不必上大朝会,但也要去武英殿议事。殷承玉整理好仪容后,便往前头去。
经过薛恕身边时,见他虽摆出低眉顺眼的姿态,面上却没有半点悔改之色,又不解气道:“你去将虎舍清扫干净,孤晚间检查。”
薛恕低声应是。
两人间的火。药味儿都快溢出来了,连郑多宝都埋怨地瞧了他一眼,怎得龙榻上竟还能惹得陛下不快?
薛恕当做没瞧见他的目光,施施然往虎舍去了。
*
虽不必上朝会,但要见的朝臣却不少。
殷承玉最先召见了右都御史曹宏。
曹宏年逾六十,翰林院庶吉士出身,性格耿直眼里容不得沙子,可以说是到了古板的地步,因数次直言进谏触怒了隆丰帝而自请辞官,赋闲在家。
殷承玉登基之后便恢复了他的官职,令他负责谢文道舞弊案重审事宜。
此案由大理寺与刑部联合审理,而都察院则负责监督及复核。如今曹宏求见,想来是大理寺与刑部的审理已经有了进展。
果然就听曹宏先汇报了两司重审的案件进展,说已经找到了新的证人证物,桩桩件件的证据最终都指向了当时负责顺天府会试的主考官邵添。当时将考题卖给那几个书生的中间人,并不是谢文道身边的长随,而是另有其人。
科举舞弊案东窗事发闹大之后,邵添为了栽赃嫁祸,与那四名考生事先串供,又威逼利诱了谢文道的长随指认谢文道,这才将脏水泼到到了谢文道身上。说来此事还和已故的文贵妃有些关系。
当初邵添尚未入内阁,不过是礼部尚书,权势尚且不够大。科举舞弊案闹大后他栽赃嫁祸给谢文道,却唯恐时间拖长了会被翻案。所以暗中搭上了文贵妃的线。文贵妃在先帝耳边拱了一把火,谢文道才会那么迅速的被定了罪。
后来长随死在狱中,三名学生以及谢家人都被灭了口。若不是谢家尚存一缕血脉,又保住了当年的卷宗,此案恐怕就再无昭雪之日。
说起此案时,曹宏还十分激愤:“证据确凿,邵添却不应大理寺传唤,藐视律法。更还有大理寺卿与其勾结,阻挠会审,暗中行贿,意欲为其脱罪!”
他出身翰林院,与谢文道亦有往来。如今知晓了真相,便尤为忿忿。在听闻大理寺少卿遇到的阻挠之后,便立即进宫参了大理寺卿与邵添一本。
邵添如今已无依仗,所做得一切只能垂死挣扎。殷承玉早就想收拾他了,只是谢文道案一直未有进展,这回倒是来了瞌睡就有人送枕头。
殷承玉顺势道:“邵添结党营私,栽赃嫁祸罔顾人命,其罪难赦。朕本念及其功劳,不欲大动干戈,既然他不肯配合大理寺传唤,便只能让东厂走一趟了。”
曹宏一听顿时神色激动:“陛下圣明!”
若说进了大理寺的邢狱还有可能出来,那进了东厂的诏狱,便是有去无回了!
殷承玉传令下去后,便立即有上百东厂番役,将整个邵府里里外外围得水泄不通。
邵添官至户部尚书,拜内阁大学士。若说朝中进士一半出自首辅虞淮安门下,那另外一半,便出自邵添门下。
这些年来他借着文贵妃的势,蝇营狗苟,广结朋党,权势不可谓不大。便是殷承玉想要动他,也得考虑一下他背后盘根错觉的党羽。
若不是有这些倚仗,邵添也不敢在谢文道案刚被翻出来时,以退为进自请归家“避嫌”。
但眼下再看,恐怕邵添已经肠子都悔青了。
殷承玉早就有心斩除这棵遮光的大树,湖广的私兵不过是个引子,真正的杀手锏却是谢文道案。谢文道生前乃是翰林院掌院,在清贵文人当中素有清名。当初他被处斩时被文人仕子骂得有多狠,如今翻案时反弹就有多厉害。
凡是经历过科举的人,没有不恨科举舞弊的。此案是他割裂邵添与文人的一把刀,
这些日子殷承玉虽然对谢文道案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关注,但实则一直在暗中给与支持。
如今大理寺刚一掌握了关键证据,他便下令东厂番役去拿人。
任邵添纵有再大的权势,也只是个文官罢了。
邵添下了诏狱之后,邵氏党羽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