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是平时读书不够努力才这样子的,可能只是一般的地主老财。
    没错,他就是那么小心眼。
    期间县令还到他的号房前把他的试卷盯了好大一会,顾青云久经“考验”,当然没有紧张。不过他也不敢抬头去看县令大人的脸色如何。
    刚才排队进来的时候,他注意到了,考生年龄大小不一,像他这般才十一二岁的也有两个。
    当时他还特意望了对方几眼,毕竟他是自家知道自家事的,那对方敢下场,肯定是有真才实学的吧?
    结果发现那两个小孩都是一脸的倨傲样,身边都跟着几个不知是下人还是亲人,一看衣着就不是同一个阶层的,于是顾青云就死了前去攀谈的心。
    等到了中午,发现他们这两排终于有人陆陆续续交卷了,顾青云也跟着交了,在号房里坐着不动实在是太冷了,馒头也是冷的,他不想吃。
    出了考场后,因为事先有约定,大家谁出来谁就先回别院,不用等,于是他就径直回去了。
    回去才发现赵文轩和何谦竹早就回来了,三人见面,忍不住相视一笑。
    过了一个时辰后,赵玉堂和顾青明也回来了。他们一回来,别院里就热闹起来,不过因为事先说过不许对答案,所以大家都没说考试的事,但见大家面带喜色,知道都考得不错。
    第二天考的是墨义,所谓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也就是用四书五经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或者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这对记忆的考核就更加明显了。
    顾青云照样顺利完成,交卷之前收获对面少年的白眼一枚。
    第三天是帖经和墨义一起考,但出的题已经明显范围变宽,难度变深。
    这次照样难不倒顾青云,不过这次对面的少年没有再给他脸色看了。少年的一张脸已经变得惨白,整个人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
    第四天就是经义,所谓的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就是以经文的核心解释来看高低。通俗点来说,就是以四书五经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现代的读后感。自然,想要写得好,引经据典是不可少的,这是可加分的文采。
    这个是顾青云的弱点,不过在跟着何秀才学习一年后,简单的经义已经难不倒他了。毕竟这只是县试,难度肯定没有之后的考试大。
    除了考经义外,第四场考试也要考诗赋,但是这算是文才,在任何一场中都不算重点,只是点缀而已,能工整押韵就可,虽然出色者可加分。
    不过顾青云觉得要写得出色,肯定很不容易吧?毕竟能写的唐代和宋朝感觉早就写光了。
    反正顾青云看到题目心里就是一松,题目要求作一首以春天有关的诗,这个他有准备。
    在考试之前,他就把春夏秋冬、各种常见花卉、理想啊志向之类容易被考到的诗都准备好了,不说多好,起码写得押韵,特别是他还让何秀才给他批改过的,所以过关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当然,想要优秀那是不可能的,自己的水平就摆在那呢。
    第25章 案首
    唉, 自己的记忆力太差了,想抄袭前世的诗句都记不住, 即使记住也只是记住了一两句, 根本就不成诗。而且抄袭的诗句还得符合自己的身份、背景、学识等,要不然容易被人识穿,那样的话就别想在文人圈子里混了。
    当然, 做这种事情容易心虚,不到山穷水尽时,顾青云是绝对不会做的,省得自己一辈子都不安心。
    他早早就把这条捷径划掉了。
    等考完四场后,顾青云心里放松了些, 觉得这次县试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能过的。
    六七年的刻苦学习没有白费, 顾青云觉得他连前世高考的时候都没现在那么卖力。
    通过这次县试, 看来古代的县试只要家里有钱肯支持,自己能勤奋背诵和练字,再加上点运气,一般情况下都能通过的。
    毕竟何秀才早就说过, 童生考的是两点,第一点就是基本背诵四书五经, 甚至你没背完也没关系, 只要考的是你背过的那些就可以过关;第二点就是看你写的字如何。
    这两方面顾青云都很有信心,所以才会在今年就下场。
    考完后,同窗们这才有心思聊天说话,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这次考试的内容。
    “太偏了太偏了,我书只读了几遍,都背不下来。”赵玉堂抱怨。
    “我也是,第三场有一些不会,刚学过,不过背不了。”顾青明也很郁闷,继续说道,“好像还有几个字写错了,不知道县官是如何评判的?”
    他们俩抱怨了一通,发现其他三人都只是在默默地收拾东西,终于发觉不对劲了,忙问道:“你们呢?考得如何?”
    顾青云把晒在外面的衣服收回来,这几天他们要考试,都是厨娘帮忙洗衣服的。
    “我把卷子都答完了。”顾青云看向何谦竹和赵文轩。
    何谦竹微微一笑,看了一眼赵文轩,说道:“还行。”
    “必过。”赵文轩吐出两个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