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节(2/4)
不回来了,直接退休。”
冉霖黑线,无语地看着她。
王希乐,伸手揉揉他的头发:“你值得更好的合作伙伴,我和梦无涯都不行。”
冉霖心里不舍,本还想说些什么挽留,可看着王希眼里的坦然,还有因为暂时抽离工作状态而呈现出的舒适与放松,又把想说的咽了下去。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做出一些选择和改变。放个大假,缓下节奏,全身心地享受生活,就是王希现在想要的,作为朋友,能做的只有祝福。
“收起你一脸的送别伤感,”王希好笑地白他一眼,“我还没要走呢。你现在该关心的是接下来的宣传,稍微有一丝松懈,都可能被《薄荷绿》逆袭。”
说到《薄荷绿》和《凛冬记》这两部电影自上映以来的交锋史,简直能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初一初二这两天《薄荷绿》在票房上一直压着《凛冬记》,观影网站评分上却一直落后,口碑也有褒有贬,相较之下,《凛冬记》的好评更多。
转折点发生在初三。
这一天《凛冬记》的票房全面逆袭,虽然当天的最终票房还没出来,但可以看到实时票房,反超《薄荷绿》已成定局。加上《凛冬记》口碑营销做得也不错,未来几乎可以预见的口碑票房双丰收。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一条长微博被刷上了热搜,题目简单粗暴“凛冬记ko薄荷绿,胜在哪里”。
说是ko,通篇就真的往死里吹《凛冬记》,黑《薄荷绿》,虽然行文用看似中立客观的风格包装,但架不住句句槽点——
【第一,风格。《凛冬记》的风格完全符合大年初一的观影取向——娱乐大片。纵观历来大年初一档,特效大片鲜有失手,即便剧情再渣,只要特效过得去,都能收获不错的票房。何况《凛冬记》还是近几年国产大片里难得的剧情特效双加持的商业片。这样的电影会让观众在走出影院之后,觉得这个年过得更热闹,更痛快,更过瘾,锦上添花。反观《薄荷绿》,本身风格就是偏细腻,偏抒情,偏微妙青春心理的把握。然而大过年,能有多少观众静下心来体味影片想要传达的“青春期的迷茫”?无论影片质量如何,单在风格上,娱乐商业片vs青春情感片,前者就稳赢。】
【第二,故事。《凛冬记》的故事主旨是反抗,是自由,是对真相的执着追寻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这样的主旨简单直接还热血,谁都可以理解和感受,甚至可以借由影片去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这样抗争命运的遗憾,获得精神慰藉。《薄荷绿》的故事参考第一条风格论时说的,“青春期的迷茫”,然而这只是90后甚至00后的青春,那么70后80后要怎么办,进入影院是为了看自己家熊孩子的青春?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青春印记,没有任何青春片是可以跨越年龄层的,这是先天局限,也注定了《薄荷绿》无法获得比《凛冬记》更多的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影视化改编。《凛冬记》的剧本完美继承的原著的精神内核,又大刀阔斧修改了原著中不甚出彩的若干情节,使之在不改变原著故事主线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更利于影视化,也让整部影片的起承转合更自然,更紧凑,更环环相扣,几乎全程无尿点。《薄荷绿》在剧本上恰恰相反,不舍得或者说不敢动原著,除了做一些基本的减法,比如去掉了原著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支线,其余几乎全部保留,这就让整部电影成了“原著小说的翻译”,无非是把文字变成影像,对于看过原著的人来说,观影过程完全没有惊喜……】
【第四……】
果然,这条热搜刚上去没多久,就有知名影评人看不过眼了,直接下场开怼——
【首先要承认,《凛冬记》和《薄荷绿》都是近几年国产片中的上乘之作,前者剧情流畅特效惊艳,后者情感细腻表达真诚,原本就是没什么可比性的片子,就像喝可乐不影响你吃沙拉一样,无奈都想抢滩新年档,难免被比较。但是比较可以,拉踩就太难看了。】
【第一,风格。谁说过年就不能去看情感细腻的现实题材影片?敢情我过年想思考一下青春和人生,就是不合群了?还有……】
【第二,故事。按照你的“情感共鸣论”,很多电影都不用拍了。我看犯罪电影,我自己没犯过罪或者没被犯罪过,就没资格看了,因为没共鸣啊,恐怖片也不用看了,反正咱们都没遇见过神经病或者假鬼……这里你有一个最基本也只最致命的狭隘点,就是真正的好电影,是会给观众传递出它想要表达的,并用影片本身的质量获得观众共鸣,而不是反过来,先选一个觉得会让大家有共鸣的题材或者点,然后在围绕这个构架故事……】
【第三,这点我都懒得喷你了,原来忠于原著在你这里是影视化的缺点,那资方当初买版权干嘛,直接自己做个原创故事好了。不是说影视化不能二度创作,而且《凛冬记》本身的二度创作也不错,但既想吃ip热度的红利,又要标榜自己剧本改掉了多少原著的“缺点”,这就有点忘恩负义了……】
怼到最后,这位知名影评人已经几乎把那条“ko”的长微博看成《凛冬记》片方宣传团队搞的动作了,所以到最后与其说是怼长微博
冉霖黑线,无语地看着她。
王希乐,伸手揉揉他的头发:“你值得更好的合作伙伴,我和梦无涯都不行。”
冉霖心里不舍,本还想说些什么挽留,可看着王希眼里的坦然,还有因为暂时抽离工作状态而呈现出的舒适与放松,又把想说的咽了下去。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做出一些选择和改变。放个大假,缓下节奏,全身心地享受生活,就是王希现在想要的,作为朋友,能做的只有祝福。
“收起你一脸的送别伤感,”王希好笑地白他一眼,“我还没要走呢。你现在该关心的是接下来的宣传,稍微有一丝松懈,都可能被《薄荷绿》逆袭。”
说到《薄荷绿》和《凛冬记》这两部电影自上映以来的交锋史,简直能用跌宕起伏来形容。初一初二这两天《薄荷绿》在票房上一直压着《凛冬记》,观影网站评分上却一直落后,口碑也有褒有贬,相较之下,《凛冬记》的好评更多。
转折点发生在初三。
这一天《凛冬记》的票房全面逆袭,虽然当天的最终票房还没出来,但可以看到实时票房,反超《薄荷绿》已成定局。加上《凛冬记》口碑营销做得也不错,未来几乎可以预见的口碑票房双丰收。
然而就在当天晚上,一条长微博被刷上了热搜,题目简单粗暴“凛冬记ko薄荷绿,胜在哪里”。
说是ko,通篇就真的往死里吹《凛冬记》,黑《薄荷绿》,虽然行文用看似中立客观的风格包装,但架不住句句槽点——
【第一,风格。《凛冬记》的风格完全符合大年初一的观影取向——娱乐大片。纵观历来大年初一档,特效大片鲜有失手,即便剧情再渣,只要特效过得去,都能收获不错的票房。何况《凛冬记》还是近几年国产大片里难得的剧情特效双加持的商业片。这样的电影会让观众在走出影院之后,觉得这个年过得更热闹,更痛快,更过瘾,锦上添花。反观《薄荷绿》,本身风格就是偏细腻,偏抒情,偏微妙青春心理的把握。然而大过年,能有多少观众静下心来体味影片想要传达的“青春期的迷茫”?无论影片质量如何,单在风格上,娱乐商业片vs青春情感片,前者就稳赢。】
【第二,故事。《凛冬记》的故事主旨是反抗,是自由,是对真相的执着追寻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这样的主旨简单直接还热血,谁都可以理解和感受,甚至可以借由影片去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这样抗争命运的遗憾,获得精神慰藉。《薄荷绿》的故事参考第一条风格论时说的,“青春期的迷茫”,然而这只是90后甚至00后的青春,那么70后80后要怎么办,进入影院是为了看自己家熊孩子的青春?每一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青春印记,没有任何青春片是可以跨越年龄层的,这是先天局限,也注定了《薄荷绿》无法获得比《凛冬记》更多的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第三,影视化改编。《凛冬记》的剧本完美继承的原著的精神内核,又大刀阔斧修改了原著中不甚出彩的若干情节,使之在不改变原著故事主线和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更利于影视化,也让整部影片的起承转合更自然,更紧凑,更环环相扣,几乎全程无尿点。《薄荷绿》在剧本上恰恰相反,不舍得或者说不敢动原著,除了做一些基本的减法,比如去掉了原著中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支线,其余几乎全部保留,这就让整部电影成了“原著小说的翻译”,无非是把文字变成影像,对于看过原著的人来说,观影过程完全没有惊喜……】
【第四……】
果然,这条热搜刚上去没多久,就有知名影评人看不过眼了,直接下场开怼——
【首先要承认,《凛冬记》和《薄荷绿》都是近几年国产片中的上乘之作,前者剧情流畅特效惊艳,后者情感细腻表达真诚,原本就是没什么可比性的片子,就像喝可乐不影响你吃沙拉一样,无奈都想抢滩新年档,难免被比较。但是比较可以,拉踩就太难看了。】
【第一,风格。谁说过年就不能去看情感细腻的现实题材影片?敢情我过年想思考一下青春和人生,就是不合群了?还有……】
【第二,故事。按照你的“情感共鸣论”,很多电影都不用拍了。我看犯罪电影,我自己没犯过罪或者没被犯罪过,就没资格看了,因为没共鸣啊,恐怖片也不用看了,反正咱们都没遇见过神经病或者假鬼……这里你有一个最基本也只最致命的狭隘点,就是真正的好电影,是会给观众传递出它想要表达的,并用影片本身的质量获得观众共鸣,而不是反过来,先选一个觉得会让大家有共鸣的题材或者点,然后在围绕这个构架故事……】
【第三,这点我都懒得喷你了,原来忠于原著在你这里是影视化的缺点,那资方当初买版权干嘛,直接自己做个原创故事好了。不是说影视化不能二度创作,而且《凛冬记》本身的二度创作也不错,但既想吃ip热度的红利,又要标榜自己剧本改掉了多少原著的“缺点”,这就有点忘恩负义了……】
怼到最后,这位知名影评人已经几乎把那条“ko”的长微博看成《凛冬记》片方宣传团队搞的动作了,所以到最后与其说是怼长微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