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1/2)
“贱人!”
砰地一声, 二皇子那手中的那只青瓷杯盏砸在地上,面色发青,眼中射出的冷光更是令人止不住发颤, 他此刻几乎恨不得当即生撕了阮琨碧, 自然顾不上什么形象:“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得罪了永宁侯府也就算了,居然硬生生得罪了王公!”
侍立在一边的丫鬟们顿时眼观鼻鼻观心,唯恐发出一丝声响, 惹得二皇子朝自己开火, 那个回来回禀消息的更是努力把脑袋缩回脖子里头, 唯恐二皇子下一只茶杯砸到自己脑门儿上, 就是二皇子妃也是低着头,没有吭声。
二皇子额头的青筋蹦得老高, 忽的冷笑一声,目光怨愤的可怕:“别人想见王公都见不到,偏偏她运气这般好, 一出门就撞了上去, ”最后两个字, 几乎是从他的牙缝里头磨着出来的:“该死!”
二皇子妃面上也是神色凝重, 上前劝慰道:“殿下暂且不要生气, 那无非是做无用功罢了,好生想一想办法才是真的。”
二皇子见了二皇子妃,面上的神色倒是稍稍好看了几分,瘫坐在椅子上头, 一手撑额有些无力的道:“我现在脑子里头乱糟糟的,什么都想不出来!她自己作死也就罢了,居然是打着我的名号出去作死!那可是王梁,世家魁首的王梁,被先帝与父皇亲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王梁!你叫我怎么不动气,怎么静得下心来!”
王梁今年五十有一却尚未成家,最喜游历四方,少在人前现身。
但是他的名声,却并不会因为他的年低调而少半分,反而透露出浓浓的所谓的低调的奢华。
他姓氏中的这个王,是世家中的琅琊王,就是本届榜眼王明远所在的那个琅琊王。
与王明远不同的是,他的辈分要比王明远高两辈,是王明远的叔爷爷,也是当代琅琊王氏族主的嫡亲叔父。
他是王明远曾祖母的老来子,真正正正的老蚌含珠,比王明远的爷爷要小上二十多岁,五十一岁的年纪,在朝堂上乃至于文坛上还算是年轻。
可这个时代的世家可不讲究年纪,而是完完全全看资历辈分的。
虽然他今年才五十有一,可真正论起资历来,他应该跟二皇子的外祖父是一辈人,便是二皇子的岳父见了他,也要规规矩矩的叫一声世叔。
而且,他也是当世名士与文艺青年的最好代表。
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嵩放达——王梁极得其中精魄,甚至于引领了一个时代文艺青年的潮流。
事实上,不只是他,许多的世家名士,也都有这个趋向。
世家大族的教育,使得他们这类的世家子弟具有超人一等的才能,几百年簪缨世家的底蕴,使得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去恃才傲物。
几百年的荣华下来,世家需要的不再是富贵,而是平安。
他们每一代都会有子弟出仕,可也只是几人罢了,其余的人则会选择或者留居祖宅守家卫业,或者游历四方增长见闻,或者游学立著成一方清谈名士,既不会辜负了自己一生,也不会使得家族太过于煊赫,惹来倾家之祸,葬送了百年基业。
像是崔氏出身的清河崔氏,崔博弦就是选择了清谈名士这一条路,而他的长兄则是选择进入朝堂去闯荡,支撑起崔氏门楣,而事实证明,这种路子是可行的。
皇家或许可以容忍世家保存下去,拥有超然的地位,却不会容忍他们的势力继续扩大下去,既然世家这么识抬举,没有想着把前朝的那一亩三分地占满,那皇帝就得给他们面子,留着他们自然也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毕竟历朝历代倒是这样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总不能皇帝跟泥腿子共治天下吧,那听一听就是不靠谱的。
再者,一家人下饺子一样的待在朝堂里野未必是一件好事,朝廷里头的职位就是那么几个,世家的子弟们却有那么多,总不能安排世家子弟去做弼马温吧,几百年传下来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又再者,一个家族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全家的子弟都挤在一起上场了,那到底是支持谁比较好一些呢?万一出现了分支子弟混的比嫡支子弟混得还要好的局面,那么家族到底是支持谁呢?
打断自己的礼法传承去支持庶出,似乎是不太好,可要是不知变通去支持嫡出,也同样是一手臭棋,那才是左右为难的事情呢。
与之恰恰相反的是,有时候将世家子弟分出去,反而会起到更好的作用,一加一大于二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就像是现在的崔氏,嫡长子在朝廷上崭露头角,胞弟也是清谈名士中的下一代领头羊之一,双管齐下。
对于清河崔氏而言,就是很好的选择。
这种世家内部一致决定的收缩力量,并不会直接削弱他们自身,相反的,反而会使所有的世家在一家遇难的时候驰援彼此,真正正正的拧成一股绳。
虽说二皇子是皇子,陇西李氏又是他的外家,可是世家之间几百年的互相通婚,以及彼此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内部体系,都使得他们很容易面对外敌同仇敌忾,二皇子如果敢对着王梁甩了脸子对他出手,明天的新闻头条大概就会变成——
#皇家是不是看我们世家不顺
砰地一声, 二皇子那手中的那只青瓷杯盏砸在地上,面色发青,眼中射出的冷光更是令人止不住发颤, 他此刻几乎恨不得当即生撕了阮琨碧, 自然顾不上什么形象:“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得罪了永宁侯府也就算了,居然硬生生得罪了王公!”
侍立在一边的丫鬟们顿时眼观鼻鼻观心,唯恐发出一丝声响, 惹得二皇子朝自己开火, 那个回来回禀消息的更是努力把脑袋缩回脖子里头, 唯恐二皇子下一只茶杯砸到自己脑门儿上, 就是二皇子妃也是低着头,没有吭声。
二皇子额头的青筋蹦得老高, 忽的冷笑一声,目光怨愤的可怕:“别人想见王公都见不到,偏偏她运气这般好, 一出门就撞了上去, ”最后两个字, 几乎是从他的牙缝里头磨着出来的:“该死!”
二皇子妃面上也是神色凝重, 上前劝慰道:“殿下暂且不要生气, 那无非是做无用功罢了,好生想一想办法才是真的。”
二皇子见了二皇子妃,面上的神色倒是稍稍好看了几分,瘫坐在椅子上头, 一手撑额有些无力的道:“我现在脑子里头乱糟糟的,什么都想不出来!她自己作死也就罢了,居然是打着我的名号出去作死!那可是王梁,世家魁首的王梁,被先帝与父皇亲赐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王梁!你叫我怎么不动气,怎么静得下心来!”
王梁今年五十有一却尚未成家,最喜游历四方,少在人前现身。
但是他的名声,却并不会因为他的年低调而少半分,反而透露出浓浓的所谓的低调的奢华。
他姓氏中的这个王,是世家中的琅琊王,就是本届榜眼王明远所在的那个琅琊王。
与王明远不同的是,他的辈分要比王明远高两辈,是王明远的叔爷爷,也是当代琅琊王氏族主的嫡亲叔父。
他是王明远曾祖母的老来子,真正正正的老蚌含珠,比王明远的爷爷要小上二十多岁,五十一岁的年纪,在朝堂上乃至于文坛上还算是年轻。
可这个时代的世家可不讲究年纪,而是完完全全看资历辈分的。
虽然他今年才五十有一,可真正论起资历来,他应该跟二皇子的外祖父是一辈人,便是二皇子的岳父见了他,也要规规矩矩的叫一声世叔。
而且,他也是当世名士与文艺青年的最好代表。
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嵩放达——王梁极得其中精魄,甚至于引领了一个时代文艺青年的潮流。
事实上,不只是他,许多的世家名士,也都有这个趋向。
世家大族的教育,使得他们这类的世家子弟具有超人一等的才能,几百年簪缨世家的底蕴,使得他们有足够的底气去恃才傲物。
几百年的荣华下来,世家需要的不再是富贵,而是平安。
他们每一代都会有子弟出仕,可也只是几人罢了,其余的人则会选择或者留居祖宅守家卫业,或者游历四方增长见闻,或者游学立著成一方清谈名士,既不会辜负了自己一生,也不会使得家族太过于煊赫,惹来倾家之祸,葬送了百年基业。
像是崔氏出身的清河崔氏,崔博弦就是选择了清谈名士这一条路,而他的长兄则是选择进入朝堂去闯荡,支撑起崔氏门楣,而事实证明,这种路子是可行的。
皇家或许可以容忍世家保存下去,拥有超然的地位,却不会容忍他们的势力继续扩大下去,既然世家这么识抬举,没有想着把前朝的那一亩三分地占满,那皇帝就得给他们面子,留着他们自然也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毕竟历朝历代倒是这样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总不能皇帝跟泥腿子共治天下吧,那听一听就是不靠谱的。
再者,一家人下饺子一样的待在朝堂里野未必是一件好事,朝廷里头的职位就是那么几个,世家的子弟们却有那么多,总不能安排世家子弟去做弼马温吧,几百年传下来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又再者,一个家族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全家的子弟都挤在一起上场了,那到底是支持谁比较好一些呢?万一出现了分支子弟混的比嫡支子弟混得还要好的局面,那么家族到底是支持谁呢?
打断自己的礼法传承去支持庶出,似乎是不太好,可要是不知变通去支持嫡出,也同样是一手臭棋,那才是左右为难的事情呢。
与之恰恰相反的是,有时候将世家子弟分出去,反而会起到更好的作用,一加一大于二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就像是现在的崔氏,嫡长子在朝廷上崭露头角,胞弟也是清谈名士中的下一代领头羊之一,双管齐下。
对于清河崔氏而言,就是很好的选择。
这种世家内部一致决定的收缩力量,并不会直接削弱他们自身,相反的,反而会使所有的世家在一家遇难的时候驰援彼此,真正正正的拧成一股绳。
虽说二皇子是皇子,陇西李氏又是他的外家,可是世家之间几百年的互相通婚,以及彼此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内部体系,都使得他们很容易面对外敌同仇敌忾,二皇子如果敢对着王梁甩了脸子对他出手,明天的新闻头条大概就会变成——
#皇家是不是看我们世家不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