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2/3)
“县衙?”皇后眉梢蹙起,有些不悦道:“这深更半夜的,陛下怎么会让本宫前去县衙?”
沉乾没有回答,而是重复道:“娘娘,陛下请您前往县衙一趟!”
陶皇后凝眸,心下升起一股不安来。只是,这沉乾是昭帝的手下,自是不会假传旨意。
想了想,陶皇后便伸手抚了抚司卫的鬓角,道:“卫儿,你且休息着,母后去去就来。”
司卫闻言,只狐疑的看了眼沉乾,到底没说什么。
……
……
于是,很快的,陶皇后便随着沉乾,一路出了皇宫。
等到来到府衙门前的时候,看着围了一层又一层的人,陶皇后心下的不安便愈发盛了几分。
“快看!”有人指着陶皇后,尖声道:“是陶氏皇后!”
听着此人无状的言语,陶皇后下意识便拧起眉头,想要呵斥一声,却不想,前方传来昭帝的声音。
昭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公堂之上,天子威仪,尊贵而霸气。
只见,他沉着面容,漠然道:“陶氏,上前来!”
这一声陶氏,听得陶皇后心下一惊,素日里虽然昭帝没有唤她闺名,但好歹也都是唤她皇后的,如今这样的称呼,让陶皇后心下的惊恐愈发盛了几分。
“陛下。”陶皇后暗自镇定下来,只扫了一眼周围的人,便端庄上前。
昭帝高坐公堂,战王爷就坐在一侧的椅子上,周边一些官员亦是同行在列,百姓将整个公堂围的密密麻麻,难以透风。
只是,眸光在触及一旁的清贵如玉的身姿时,陶皇后脸容不禁有森冷划过。
司言……这个时候,他竟是出来了?要不是司言,她如今的计划一定顺遂的完成了,卫儿也正在喜入洞房!
想到这样,陶皇后便厉声道:“请陛下给本宫和卫儿一个公道!长宁王世子东街抢亲、屠戮迎亲之人……”
昭帝毫不留情的打断陶皇后的话,冷笑道:“陶氏且看看这些人是谁,再同朕说公道的话罢!”
说着,便有人将一群人带了进来。
陶皇后微微一愣,便抬眸看去,只见那是一群普通的百姓,个个面带惊惧和愤恨。心下‘咯噔’一声,陶皇后忽然便知道了现下是什么情况了。
那日她威逼这些西街几户人家的时候,其实是亲自出马的,因为她知道,若是没有自己这个皇后在场,这些百姓说不准便不受威胁了。
只是,她不是已经派人将他们杀了吗?为何……为何这些人还活着?
瞧着陶皇后的神情,其中一个西街的百姓便捏着拳头,道:“皇后娘娘是惊讶为什么我们还活着吗?”
现下有昭帝在场,他们便都不怯场了,尤其方才一群人击鼓鸣冤,在那样情绪高涨的情况下,他们如今便也胆子大了许多。
“本宫不认识你们!”陶皇后敛下情绪,只温和笑道:“本宫常年呆在深宫内院,怎么会识得这群草民?望陛下明鉴!”
看向昭帝,陶皇后依旧显得十分镇定。毕竟这几十年的皇后并不是白当的,这等魄力要是都没有,她岂不是失败至极?
“娘娘说不认得你们。”司言忽然清冷冷开口,他睨了眼在场的西街百姓,瞧着这些人义愤填膺的模样,凤眸越发的幽深了几分。
“长宁王世子可不要逼迫良民陷害本宫。”陶皇后怨念很深的看了眼司言,在她眼中,这个谪仙般的青年却宛若幽魂罗刹,叫人害怕却又深恶痛绝!
“世子并没有逼迫什么!”这时候,另一个人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抛出一袋装有银子的锦囊,道:“皇后娘娘给了我们一人五百两银子,让我们假装中毒受害,不知皇后娘娘可还记得?”
“本宫不曾出宫,怎么会给你们银子呢?”陶皇后嗤笑一声,面上却依旧温和:“谁知道你们手中那些银子,从何而来?”
面对这些人的质问,显然陶皇后并不以为意。她给的五百两是随处可见的银锭,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所以,她并不怕这些人的对峙!
就在陶皇后笑的从容的时候,有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忽然走了出来,他摊开手心,质问道:“皇后娘娘既是没有出过宫,那娘娘可还认得此物?”
只见,那少年手掌心中,赫然有一个红玉色的耳坠,那耳坠上刻着一个容字。世人皆知,陶皇后的闺名唤作陶容华,那么这个容字……不就是陶皇后的闺名?
昭帝眯了眯凤眸,凉凉道:“这是朕送的,天下只此一对。”
那玉坠是五年前陶皇后生辰的时候,昭帝让人送过去的,一直是陶皇后的心头好,这件事,几乎整个容华宫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懿贵妃还讽刺过,说陶皇后不得宠,所以陛下赏赐的哪怕一个小物什也能够令她喜不自胜。
“陛下!”陶皇后脸色有些惨白,却依旧很是镇定:“臣妾这对耳环早些时日便丢了去,也不知怎么的,就到了这些人的手中,一定是……一定是有人要嫁祸臣妾!”
这‘有人’,大抵便是指司言了。
只是,陶皇后心中有些诧异,她当天并没有戴着那对耳环,而自那次被懿贵妃讽刺后,她便将耳环收了起来,心下有些气恼,便是没
沉乾没有回答,而是重复道:“娘娘,陛下请您前往县衙一趟!”
陶皇后凝眸,心下升起一股不安来。只是,这沉乾是昭帝的手下,自是不会假传旨意。
想了想,陶皇后便伸手抚了抚司卫的鬓角,道:“卫儿,你且休息着,母后去去就来。”
司卫闻言,只狐疑的看了眼沉乾,到底没说什么。
……
……
于是,很快的,陶皇后便随着沉乾,一路出了皇宫。
等到来到府衙门前的时候,看着围了一层又一层的人,陶皇后心下的不安便愈发盛了几分。
“快看!”有人指着陶皇后,尖声道:“是陶氏皇后!”
听着此人无状的言语,陶皇后下意识便拧起眉头,想要呵斥一声,却不想,前方传来昭帝的声音。
昭帝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端坐在公堂之上,天子威仪,尊贵而霸气。
只见,他沉着面容,漠然道:“陶氏,上前来!”
这一声陶氏,听得陶皇后心下一惊,素日里虽然昭帝没有唤她闺名,但好歹也都是唤她皇后的,如今这样的称呼,让陶皇后心下的惊恐愈发盛了几分。
“陛下。”陶皇后暗自镇定下来,只扫了一眼周围的人,便端庄上前。
昭帝高坐公堂,战王爷就坐在一侧的椅子上,周边一些官员亦是同行在列,百姓将整个公堂围的密密麻麻,难以透风。
只是,眸光在触及一旁的清贵如玉的身姿时,陶皇后脸容不禁有森冷划过。
司言……这个时候,他竟是出来了?要不是司言,她如今的计划一定顺遂的完成了,卫儿也正在喜入洞房!
想到这样,陶皇后便厉声道:“请陛下给本宫和卫儿一个公道!长宁王世子东街抢亲、屠戮迎亲之人……”
昭帝毫不留情的打断陶皇后的话,冷笑道:“陶氏且看看这些人是谁,再同朕说公道的话罢!”
说着,便有人将一群人带了进来。
陶皇后微微一愣,便抬眸看去,只见那是一群普通的百姓,个个面带惊惧和愤恨。心下‘咯噔’一声,陶皇后忽然便知道了现下是什么情况了。
那日她威逼这些西街几户人家的时候,其实是亲自出马的,因为她知道,若是没有自己这个皇后在场,这些百姓说不准便不受威胁了。
只是,她不是已经派人将他们杀了吗?为何……为何这些人还活着?
瞧着陶皇后的神情,其中一个西街的百姓便捏着拳头,道:“皇后娘娘是惊讶为什么我们还活着吗?”
现下有昭帝在场,他们便都不怯场了,尤其方才一群人击鼓鸣冤,在那样情绪高涨的情况下,他们如今便也胆子大了许多。
“本宫不认识你们!”陶皇后敛下情绪,只温和笑道:“本宫常年呆在深宫内院,怎么会识得这群草民?望陛下明鉴!”
看向昭帝,陶皇后依旧显得十分镇定。毕竟这几十年的皇后并不是白当的,这等魄力要是都没有,她岂不是失败至极?
“娘娘说不认得你们。”司言忽然清冷冷开口,他睨了眼在场的西街百姓,瞧着这些人义愤填膺的模样,凤眸越发的幽深了几分。
“长宁王世子可不要逼迫良民陷害本宫。”陶皇后怨念很深的看了眼司言,在她眼中,这个谪仙般的青年却宛若幽魂罗刹,叫人害怕却又深恶痛绝!
“世子并没有逼迫什么!”这时候,另一个人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抛出一袋装有银子的锦囊,道:“皇后娘娘给了我们一人五百两银子,让我们假装中毒受害,不知皇后娘娘可还记得?”
“本宫不曾出宫,怎么会给你们银子呢?”陶皇后嗤笑一声,面上却依旧温和:“谁知道你们手中那些银子,从何而来?”
面对这些人的质问,显然陶皇后并不以为意。她给的五百两是随处可见的银锭,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所以,她并不怕这些人的对峙!
就在陶皇后笑的从容的时候,有十五六岁的少年郎忽然走了出来,他摊开手心,质问道:“皇后娘娘既是没有出过宫,那娘娘可还认得此物?”
只见,那少年手掌心中,赫然有一个红玉色的耳坠,那耳坠上刻着一个容字。世人皆知,陶皇后的闺名唤作陶容华,那么这个容字……不就是陶皇后的闺名?
昭帝眯了眯凤眸,凉凉道:“这是朕送的,天下只此一对。”
那玉坠是五年前陶皇后生辰的时候,昭帝让人送过去的,一直是陶皇后的心头好,这件事,几乎整个容华宫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懿贵妃还讽刺过,说陶皇后不得宠,所以陛下赏赐的哪怕一个小物什也能够令她喜不自胜。
“陛下!”陶皇后脸色有些惨白,却依旧很是镇定:“臣妾这对耳环早些时日便丢了去,也不知怎么的,就到了这些人的手中,一定是……一定是有人要嫁祸臣妾!”
这‘有人’,大抵便是指司言了。
只是,陶皇后心中有些诧异,她当天并没有戴着那对耳环,而自那次被懿贵妃讽刺后,她便将耳环收了起来,心下有些气恼,便是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