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钊低声说罢,从案后起身走向王源,抚掌大笑道:“妙极,妙极。我大唐天朝人才济济,能人才士层出不绝,前有李白王维等绝世诗才,后有后起之秀如王公子,诗文音律无所不通,真乃我大唐之幸。”
    王源微笑答谢道:“杨度支谬赞,小人雕虫小技,博得陛下和贵妃一乐便是了。”
    杨钊一笑,拱手朝玄宗行礼道:“陛下圣明之君,治下大唐千秋盛世万国来朝,大唐中也能人辈出,正是天降这些才士为我大唐效力。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玄宗的心思正放在贵妃身上,想着如何让贵妃开心,闻言摆手道:“你说的很对,来人,重赏王源和李龟年,今日教朕大开眼界。”
    内侍送上几匹娟帛和十几贯铜钱来,摆在王源和李龟年面前;王源和李龟年行礼谢赏,赏赐倒是丰厚,只是这种东西岂是今日的目的。
    杨钊眼珠一转,对王源道:“王公子有小李白之称,陛下最爱李太白的诗句,当年力排众议召太白入翰林,君臣相得,不仅留下清平调这等名篇流传后世,也留下不拘一格礼贤才士的千古佳话。李太白生性不羁,寄情山水,陛下心中甚是遗憾,今日又有小李白骤然出世,岂不是天意么?天意要陛下身边有人相伴,今日之后也必是一段佳话了。”
    玄宗心中一动,听起来倒也很有些道理,李白之后冒出来个小李白,而且也在这沉香亭畔相聚,此情此景倒像是昨日重现,倒有些天意的味道。
    秦国夫人不失时机的开口笑道:“阿兄这么一说,倒像是老天安排好的一般,我看呐,不如陛下和当年一样,赏王源翰林学士,好让这段佳话得以流传,岂不是好?”
    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尽皆会意,纷纷鼓掌笑道:“好啊好啊,这倒是要的,陛下开恩,金口一开,便又能成就一段佳话了。”
    玄宗见杨家姐妹齐齐提起此事,心中不免心动,但闻耳边高力士轻咳一声,想起力士所言,一时沉默无语。
    杨钊道:“陛下,臣也同意几位国夫人之言,莫如臣来举荐王源入翰林院如何?”
    见杨家姐妹步步紧逼,玄宗似有意动,高力士不能保持沉默缓缓开口道:“杨度支,岂能如此随意荐人入翰林?当年李白是特例,可一不可二,你们何必让陛下为难?”
    杨钊道:“怎么是为难之事?这是件大好事啊,难道高爷不认为王源是个人才么?”
    “当然是人才,但朝廷有科举取士之制,杨度支要举荐,也是举荐王源参加科考才是。若直接荐入翰林,岂不是让天下士人不满,让陛下落得骂名么?”
    杨钊摇头笑道:“怎么是骂名呢?这事儿明显是陛下不拘一格纳贤的佳话才是。高爷也不打听打听,李白入翰林之后,天下士人欢欣鼓舞,均钦佩陛下识人之明。当然李太白为人不羁,后来弄得有些人不高兴,逼着他离开了长安,那是另外一回事。李白离开长安后,天下士人一片哀叹之声,引为憾事。若陛下能再开特例,乃是提振人心之举,我大唐士人必再次振奋不已。”
    王源暗挑大指,杨钊果然能言善辩,这话说的也是在理。今日的形势自己也看出个七八分,本来是要举荐自己的,可高力士在当中拦着,不得已杨钊只能和高力士正面交锋了。王源现在对杨钊倒是有极大的好感,虽然杨家是要利用自己,但能为了自己的事情当众和高力士对辩,这可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但听高力士呵呵笑道:“度支郎的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明摆着放着科举之途不走,偏偏要直接举荐,这岂不是给人留下不雅口实?若都如此,我大唐士人岂非要人人钻营门路,那还要科举之制何用?王源若真有才能,科举一样可进仕,何必授人以柄?”
    杨钊冷笑道:“科举之途么?当年太白考科举中了么?但谁又能否认李太白是我大唐第一才士之名?远的不说,就拿月前右相李林甫所主持之春选国考之事来说,全大唐应考之士两千七百余人,无一中举,呵呵,高爷给我解释解释。”
    一旁垂目静听的王源心头一紧,杨钊这话说的可过分了,这是被高力士逼得急了,自己乱了阵脚。此言一出要被抓住痛处了。而且王源听他说国考春选无一得中,顿时想起了杜甫来。可怜杜甫是为了这次国考而来,却不得不再一次失望了。
    高力士果然敏锐的抓住了杨钊的语病,淡淡笑道:“原来度支郎打心底里对我大唐科举毫无好感,刚才的话似乎也是暗讽李相国的春选国考是场闹剧不成?你的心不小啊,这是想一竿子推翻,另起炉灶么?”
    杨钊惊觉失言,忙掩饰道:“我可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就事论事罢了,高爷不用给我戴高帽子。我忠心耿耿为陛下办事,见了王源这样的人才自然想要举荐,可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高爷你何必给我下套。”
    高力士正要说话,玄宗阴沉着脸低喝道:“都给我住嘴。今日本是赏花游乐之日,被你们闹得心境全无。杨钊,你枉议朝制,映射他人,当真是无法无天。力士,你何必跟他们一般见识,跟杨钊在这里争吵,成何体统?你们是成心让朕心情不好么?”
    高力士和杨钊赶忙跪下请罪,杨贵妃和三位国夫人也立刻跪倒,李龟年及周围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