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1/4)
“李内侍要属下告诉尊上,尊上的苦衷他已明了,为了尊上考虑,今后将不再约见尊上,改由属下直接送信,以信件的方式传递消息。”
王源点点头,终于相信了这常坤山是李辅国派来的,否则他不可能说出这几句话来。
“还说什么了?”
“没了。”常坤山道,猛然间拍着脑袋道:“还有一句,属下该死,差点忘了。李内侍要属下告诉尊上,信中之事必须立刻办妥,不得推诿。”
王源皱眉道:“还有吗?”
“没了,真的没了,尊上写几个字让我带回宫里复命便可。”
王源点头,指着热茶点心道:“你自便,我看看这信。”
常坤山连声答应,弓着腰来到案边坐下喝茶,王源移近烛火,拆开那封皱巴巴的信,从里边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来,背着常坤山细细读信。
烛火下,王源的神色数变,李欣儿看在眼中低声问道:“怎么?”
王源淡淡道:“没什么?”转头看着常坤山道:“我写几个字给你带回去复命。”
常坤山拱手道:“有劳尊上。”
王源取了笔墨匆匆写了几个字塞进信封封了口交给常坤山道:“你速回去复命吧,别让李内侍等的着急,茶水改日有暇再喝吧。”
常坤山忙拱手道:“尊命,属下告退了。”
王源点头,打开厅门站在厅门台阶上目送常坤山出门后,回转身来一脚踢开脚边木椅,口中骂道:“这个狗阉奴,这时候跑来凑热闹要我替他办这样的事情,完全忘了当初的约定,这不是逼我么?”
李欣儿忙道:“到底怎么了?”
王源将攥在手心里的纸团塞在李欣儿手中道:“你自己看。”
李欣儿展开纸团,上面寥寥数语,既无称呼也无落款:“近日杨国忠行事莽撞,惹怒李党,联合众官欲劾国忠。殿下以为情势可嘉利用,逃动杨李两家互斗,殿下可稳坐渔利。你需立即将杨党秘事奏报,人员财物之事,所行不轨之事尽数禀报,以利殿下统筹泄露,助长杨李之争。阅后即焚,不得违背。”
第309章 破局(一)
次日早朝之上,左相杨国忠、户部尚书章仇兼琼领衔上奏讨伐南诏国之事,数十名官员随之上奏附议。一干官员慷慨激昂正义凛然,历数南诏国不敬之事,从大唐建国之初一直到现在,大大小小的事例说了几十桩,成功的将朝上众多官员的敌忾情绪挑动起来。
玄宗倒是抱着谨慎之心,当了几十年的太平天子,虽然边境上的小打小闹一直没停过,但真正起兵讨伐他国还没有过。况且讨伐的是名义上对大唐俯首称臣的属国。但见群情激奋,上奏之人情绪激动涕泪横流,历数征伐南诏震慑大唐周边蛮夷之邦的必要性,联想到近年来吐蕃突厥新罗等国的蠢蠢之心和轻慢之举,心中也觉得有杀鸡骇猴惩戒一番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右相国李林甫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这让玄宗觉得杨国忠的奏议其实是被李林甫所认可的。于是经过一番考虑,玄宗准了杨国忠的奏议,同意由他主导讨伐南诏国之事。
杨国忠等人弹冠相庆,本憋着一股劲等着李林甫他们在朝上反对奏议的时候群起而攻之,没料到李林甫竟然怂了,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倒也省了一番口水之战。
这一切李林甫都看在眼里,老奸巨猾如李林甫固然从一开始便看出杨国忠提出此议的企图便是要争功,但李林甫同时也知道,南诏国是块难啃的骨头,与其自己去阻止,还不如让杨国忠去碰钉子。李林甫压根就看不起杨国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主导的伐南诏之战,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旦他伐南诏失败,都不用自己动手,杨国忠自己便将自己埋了。所以李林甫才保持着旁观的态度,并不去掺和此事。
“让他去欢庆吧,有他哭的时候,咱们只需要等着看戏便成。他是个草包,身边的也都是些溜须拍马的草包,竟无一人告诫他此事的危险,老夫真是替他难过。”下朝之后,在政事堂右相宽大的公房中,李林甫对围在身边的亲信们如是道。
“好像那个王源便没有附议,这么重要的时候,王源甚至告病没有上朝。”一名官员提醒道。
李林甫这才想起早朝上似乎没有见到王源,点头道:“这个王源倒是个怪人,他该是杨国忠身边最有谋略的一个,为何这次没有出头,难道说他和杨国忠闹翻了不成?若真是闹翻了,那可是杨国忠自毁长城了,我看除了王源,他的身边便全是那些草包了。去探探消息,这王源若真的和杨国忠闹翻了的话,便在旁边吹吹风加加柴让他们彻底闹崩。没准本相倒是可以收留这个王源也未可知。”
……
整整一天时间,王源都在思考自己目前所处的困局该如何去解,正如当初自己脚踩两条船的时候公孙兰所说的那样,迟早有一天,自己会处在这种两难的境地。弄不好便会两边不讨好,成为两方都唾弃之人。
目前的情形虽然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现在和杨国忠的关系进入僵局,在这个时候,李辅国又来要求自己履行卧底的职责,这是将自己逼向绝路。如何破局才是两全其美之策,这正是王源苦苦思考的问题。
王源点点头,终于相信了这常坤山是李辅国派来的,否则他不可能说出这几句话来。
“还说什么了?”
“没了。”常坤山道,猛然间拍着脑袋道:“还有一句,属下该死,差点忘了。李内侍要属下告诉尊上,信中之事必须立刻办妥,不得推诿。”
王源皱眉道:“还有吗?”
“没了,真的没了,尊上写几个字让我带回宫里复命便可。”
王源点头,指着热茶点心道:“你自便,我看看这信。”
常坤山连声答应,弓着腰来到案边坐下喝茶,王源移近烛火,拆开那封皱巴巴的信,从里边取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来,背着常坤山细细读信。
烛火下,王源的神色数变,李欣儿看在眼中低声问道:“怎么?”
王源淡淡道:“没什么?”转头看着常坤山道:“我写几个字给你带回去复命。”
常坤山拱手道:“有劳尊上。”
王源取了笔墨匆匆写了几个字塞进信封封了口交给常坤山道:“你速回去复命吧,别让李内侍等的着急,茶水改日有暇再喝吧。”
常坤山忙拱手道:“尊命,属下告退了。”
王源点头,打开厅门站在厅门台阶上目送常坤山出门后,回转身来一脚踢开脚边木椅,口中骂道:“这个狗阉奴,这时候跑来凑热闹要我替他办这样的事情,完全忘了当初的约定,这不是逼我么?”
李欣儿忙道:“到底怎么了?”
王源将攥在手心里的纸团塞在李欣儿手中道:“你自己看。”
李欣儿展开纸团,上面寥寥数语,既无称呼也无落款:“近日杨国忠行事莽撞,惹怒李党,联合众官欲劾国忠。殿下以为情势可嘉利用,逃动杨李两家互斗,殿下可稳坐渔利。你需立即将杨党秘事奏报,人员财物之事,所行不轨之事尽数禀报,以利殿下统筹泄露,助长杨李之争。阅后即焚,不得违背。”
第309章 破局(一)
次日早朝之上,左相杨国忠、户部尚书章仇兼琼领衔上奏讨伐南诏国之事,数十名官员随之上奏附议。一干官员慷慨激昂正义凛然,历数南诏国不敬之事,从大唐建国之初一直到现在,大大小小的事例说了几十桩,成功的将朝上众多官员的敌忾情绪挑动起来。
玄宗倒是抱着谨慎之心,当了几十年的太平天子,虽然边境上的小打小闹一直没停过,但真正起兵讨伐他国还没有过。况且讨伐的是名义上对大唐俯首称臣的属国。但见群情激奋,上奏之人情绪激动涕泪横流,历数征伐南诏震慑大唐周边蛮夷之邦的必要性,联想到近年来吐蕃突厥新罗等国的蠢蠢之心和轻慢之举,心中也觉得有杀鸡骇猴惩戒一番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右相国李林甫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这让玄宗觉得杨国忠的奏议其实是被李林甫所认可的。于是经过一番考虑,玄宗准了杨国忠的奏议,同意由他主导讨伐南诏国之事。
杨国忠等人弹冠相庆,本憋着一股劲等着李林甫他们在朝上反对奏议的时候群起而攻之,没料到李林甫竟然怂了,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意见,倒也省了一番口水之战。
这一切李林甫都看在眼里,老奸巨猾如李林甫固然从一开始便看出杨国忠提出此议的企图便是要争功,但李林甫同时也知道,南诏国是块难啃的骨头,与其自己去阻止,还不如让杨国忠去碰钉子。李林甫压根就看不起杨国忠,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主导的伐南诏之战,是不可能成功的。一旦他伐南诏失败,都不用自己动手,杨国忠自己便将自己埋了。所以李林甫才保持着旁观的态度,并不去掺和此事。
“让他去欢庆吧,有他哭的时候,咱们只需要等着看戏便成。他是个草包,身边的也都是些溜须拍马的草包,竟无一人告诫他此事的危险,老夫真是替他难过。”下朝之后,在政事堂右相宽大的公房中,李林甫对围在身边的亲信们如是道。
“好像那个王源便没有附议,这么重要的时候,王源甚至告病没有上朝。”一名官员提醒道。
李林甫这才想起早朝上似乎没有见到王源,点头道:“这个王源倒是个怪人,他该是杨国忠身边最有谋略的一个,为何这次没有出头,难道说他和杨国忠闹翻了不成?若真是闹翻了,那可是杨国忠自毁长城了,我看除了王源,他的身边便全是那些草包了。去探探消息,这王源若真的和杨国忠闹翻了的话,便在旁边吹吹风加加柴让他们彻底闹崩。没准本相倒是可以收留这个王源也未可知。”
……
整整一天时间,王源都在思考自己目前所处的困局该如何去解,正如当初自己脚踩两条船的时候公孙兰所说的那样,迟早有一天,自己会处在这种两难的境地。弄不好便会两边不讨好,成为两方都唾弃之人。
目前的情形虽然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现在和杨国忠的关系进入僵局,在这个时候,李辅国又来要求自己履行卧底的职责,这是将自己逼向绝路。如何破局才是两全其美之策,这正是王源苦苦思考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