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3/5)
他的信一起来的还有秦国夫人的信以及两大车的东西。杨国忠的信中对王源抵达后的两场胜利大加赞扬,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好的消息,那便是京城中关于之前讨伐南诏失败的消息已经满城风雨,玄宗似乎都已经知晓了,杨国忠的压力很大。鉴于目前尚未收复姚州,杨国忠根本无法辩解,所以催促王源要尽快收复姚州,攻打南诏,否则怕是要被李林甫等人公开攻击云云。字里行间急躁之意溢于言表。
王源能理解杨国忠的处境,也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对于杨国忠信中流露的情绪倒也不甚在意。好在杨国忠急虽急,但也没忘了提醒自己稳扎稳打,不要冒进而导致前功尽弃。
和杨国忠的信不同,秦国夫人的信中满是思念之情,嘘寒问暖如沐春风,读着她的信,王源似乎都回到了秦国夫人柔软温暖的怀抱里,在她丰满香暖的身上打滚的感觉。相较于给王源的信的深情款款思念绵绵,秦国夫人给儿子的信中则是一副严母教诲的形象,对他要求的甚为严格,告诫他不要因为一场胜利而得意忘形,不要自以为身份高贵而不体恤他人,要处处遵义父教诲云云。
除信件之外,便是两大车从京城运来的东西了,这是秦国夫人从京城随信一起送达的,车里的东西都是些吃穿用之物,但其中有一件榔槺之物,那是一件金灿灿的明光铠。一望而知这是一件崭新的明光铠,外表镀了黄金,金灿灿的耀眼。盔甲部件都极尽精致,而且用了上好的精铁制造,工艺及其考究。关键的部位也都做了加厚的处理。
这件黄金明光铠拿出来之后,众人都惊讶不已,这一副铠甲价值不菲,秦国夫人可用了一番心思。看尺寸那绝不是给柳钧的,柳钧偏爱银色,他的一副铠甲是镀银的小型铠甲,所以这应该是给王源的铠甲。
王源当然知道这是给自己的,因为信中提及此事,但这封信却是谁也读不到的。铠甲穿上身之后,尺寸大小简直如量身定做的一般合适,黄金铠甲金光闪闪,头盔上的红缨流苏,加上身上的红色皮风,整个人简直如天神一般。王源暗想,亏得她对自己的身形了如指掌。这盔甲的尺寸一定是秦国夫人亲自把控的了,也不枉和这位多情夫人上了那么多次床。
除了铠甲之外,另外让王源满意的便是几大包的药材了。每一包都标注了用途,什么水土不服肠胃不适,什么蚊虫叮咬毒虫咬伤,什么刀剑火伤之药,什么中暑伤寒头晕脑热什么的。而且这些药都是药丸或者一包包的小药包,注明了用法用量等等,可谓细心备至。
王源似乎都能想象到秦国夫人驾着华丽的马车满长安奔波,让长安的名医帮着配置这些药物的情景。甚至有可能宫中的御医也会被这位秦国夫人指派的来来回回的忙碌不已。王源心中甚是感动,他不能完全将秦国夫人此举归结为为了杨家的利益而这么做,王源能感受到其中的爱意,那是一定的。
第421章 进军
据信使所言,杨国忠的信件是直接送达嶲州,竟然没有经过成都鲜于仲通的手中转达,王源明白杨国忠这么安排的用意。那便是告诉自己,在他的心目中鲜于仲通是没有王源重要的。在鲜于仲通尚是剑南节度使的情况下,不经过鲜于仲通而直接跟自己接洽,便是一种姿态。
王源当然不能浪费这封信,于是派人将杨国忠的信件送往成都让鲜于仲通过目。一来是让鲜于仲通也明白这封信的弦外之音,二来也以杨国忠的态度督促鲜于仲通抓紧时间帮自己完成募兵和制造面具的事情。
杨国忠的信件果然有奇效,正月二十八午后,柳熏直终于带人押解着六辆满载特制面具的大车终于抵达嶲州,数量竟然比王源所要求的数量多了一万只。柳熏直告诉王源,在接到王源转交的杨国忠的信件后,鲜于仲通几乎不眠不休的监督在旁三天三夜,硬是下了死命令将这批面具制作完毕。而在此之前,面具制作进度严重落后,柳熏直好几次上门求见鲜于仲通都被拒之门外。由此可见这封信的作用有多大。鲜于仲通毕竟只害怕杨国忠,对王源其实是很敷衍的。
募兵之事进行的也很顺利,这件事王源一直让刘德海全权负责。王源明白,眼下的剑南道兵马固然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但他们已经在原剑南将领的统率之下,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训练和领军之法。王源并不想改变他们的一些习惯引发不快。但这却不符合自己对于剑南军建设的一种设想。
这段时间来,王源闲暇时候几乎都在思考如何建立一支高效新军的问题。在深入的了解大唐兵马的构成的时候,王源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以剑南节度兵马为例,建制为三万人的剑南节度兵马,其中骑兵七千余人,其余都是步兵,大致为四比一的比例。比例是没有问题的,但马步骑中的兵种分配却是有问题的。
譬如骑兵大多为轻骑兵和骑射手,轻便机动有余,但缺少了真正冲锋陷阵时候的冲击力。王源希望建立一支以重骑兵为主要冲锋力量,轻骑兵和骑兵弓箭手为辅的骑兵编制,这才能体现出骑兵的冲击力。
而且在骑兵的武器配备上,王源也希望能做到长短合宜,以长枪为冲锋武器,之后辅助以长柄陌刀和长剑和弓箭,形成一个远中近的武器配备。冲锋进入敌阵之后,
王源能理解杨国忠的处境,也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对于杨国忠信中流露的情绪倒也不甚在意。好在杨国忠急虽急,但也没忘了提醒自己稳扎稳打,不要冒进而导致前功尽弃。
和杨国忠的信不同,秦国夫人的信中满是思念之情,嘘寒问暖如沐春风,读着她的信,王源似乎都回到了秦国夫人柔软温暖的怀抱里,在她丰满香暖的身上打滚的感觉。相较于给王源的信的深情款款思念绵绵,秦国夫人给儿子的信中则是一副严母教诲的形象,对他要求的甚为严格,告诫他不要因为一场胜利而得意忘形,不要自以为身份高贵而不体恤他人,要处处遵义父教诲云云。
除信件之外,便是两大车从京城运来的东西了,这是秦国夫人从京城随信一起送达的,车里的东西都是些吃穿用之物,但其中有一件榔槺之物,那是一件金灿灿的明光铠。一望而知这是一件崭新的明光铠,外表镀了黄金,金灿灿的耀眼。盔甲部件都极尽精致,而且用了上好的精铁制造,工艺及其考究。关键的部位也都做了加厚的处理。
这件黄金明光铠拿出来之后,众人都惊讶不已,这一副铠甲价值不菲,秦国夫人可用了一番心思。看尺寸那绝不是给柳钧的,柳钧偏爱银色,他的一副铠甲是镀银的小型铠甲,所以这应该是给王源的铠甲。
王源当然知道这是给自己的,因为信中提及此事,但这封信却是谁也读不到的。铠甲穿上身之后,尺寸大小简直如量身定做的一般合适,黄金铠甲金光闪闪,头盔上的红缨流苏,加上身上的红色皮风,整个人简直如天神一般。王源暗想,亏得她对自己的身形了如指掌。这盔甲的尺寸一定是秦国夫人亲自把控的了,也不枉和这位多情夫人上了那么多次床。
除了铠甲之外,另外让王源满意的便是几大包的药材了。每一包都标注了用途,什么水土不服肠胃不适,什么蚊虫叮咬毒虫咬伤,什么刀剑火伤之药,什么中暑伤寒头晕脑热什么的。而且这些药都是药丸或者一包包的小药包,注明了用法用量等等,可谓细心备至。
王源似乎都能想象到秦国夫人驾着华丽的马车满长安奔波,让长安的名医帮着配置这些药物的情景。甚至有可能宫中的御医也会被这位秦国夫人指派的来来回回的忙碌不已。王源心中甚是感动,他不能完全将秦国夫人此举归结为为了杨家的利益而这么做,王源能感受到其中的爱意,那是一定的。
第421章 进军
据信使所言,杨国忠的信件是直接送达嶲州,竟然没有经过成都鲜于仲通的手中转达,王源明白杨国忠这么安排的用意。那便是告诉自己,在他的心目中鲜于仲通是没有王源重要的。在鲜于仲通尚是剑南节度使的情况下,不经过鲜于仲通而直接跟自己接洽,便是一种姿态。
王源当然不能浪费这封信,于是派人将杨国忠的信件送往成都让鲜于仲通过目。一来是让鲜于仲通也明白这封信的弦外之音,二来也以杨国忠的态度督促鲜于仲通抓紧时间帮自己完成募兵和制造面具的事情。
杨国忠的信件果然有奇效,正月二十八午后,柳熏直终于带人押解着六辆满载特制面具的大车终于抵达嶲州,数量竟然比王源所要求的数量多了一万只。柳熏直告诉王源,在接到王源转交的杨国忠的信件后,鲜于仲通几乎不眠不休的监督在旁三天三夜,硬是下了死命令将这批面具制作完毕。而在此之前,面具制作进度严重落后,柳熏直好几次上门求见鲜于仲通都被拒之门外。由此可见这封信的作用有多大。鲜于仲通毕竟只害怕杨国忠,对王源其实是很敷衍的。
募兵之事进行的也很顺利,这件事王源一直让刘德海全权负责。王源明白,眼下的剑南道兵马固然已经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但他们已经在原剑南将领的统率之下,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训练和领军之法。王源并不想改变他们的一些习惯引发不快。但这却不符合自己对于剑南军建设的一种设想。
这段时间来,王源闲暇时候几乎都在思考如何建立一支高效新军的问题。在深入的了解大唐兵马的构成的时候,王源发现了很多的问题。以剑南节度兵马为例,建制为三万人的剑南节度兵马,其中骑兵七千余人,其余都是步兵,大致为四比一的比例。比例是没有问题的,但马步骑中的兵种分配却是有问题的。
譬如骑兵大多为轻骑兵和骑射手,轻便机动有余,但缺少了真正冲锋陷阵时候的冲击力。王源希望建立一支以重骑兵为主要冲锋力量,轻骑兵和骑兵弓箭手为辅的骑兵编制,这才能体现出骑兵的冲击力。
而且在骑兵的武器配备上,王源也希望能做到长短合宜,以长枪为冲锋武器,之后辅助以长柄陌刀和长剑和弓箭,形成一个远中近的武器配备。冲锋进入敌阵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