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节(2/5)
成?至于招兵买马之事,我可不是要带着募集的兵马北上,我是防止叛军侵占东南罢了。之前我没有理由,现在圣旨来了,我自然可以正大光明的这么干。况且我崔家若要招兵买马,数月之内恐便可募集十万大军,然而两个多月我才募集了一万人,难道你们看不出我这是故意拖延时间么?至于联姻的事情,那也要看形势的发展。老夫之所以让你们不要提及此事,不要让若瑂知道此事,便是想让此事有回旋的余地。”
“可是老爷子,您这么拖延,新皇迟早会明白过来,到那时岂非惹恼了他么?这会对我崔家不利的。”崔元平道。
“对我崔家不利?那也要看他有没有本事坐稳皇位再说。我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李瑁之所以想起我们崔家,那是因为他觉察到了他的皇位并不稳固,意图借助我们的力量替他坐稳皇位。他要跟我崔家联姻,无非是给我们一个定心丸,像我们传达他将对我崔家施于恩惠的意图。你们几个便立刻以为捡到了金疙瘩,高兴的了不得,殊不知他李瑁不过是此刻需要利用我崔氏罢了。”崔道远冷声道。
“可是这对我们崔家也是一次复兴的机会啊,他利用咱们,咱们正好顺着这机会回归朝堂。难道这不也是祖宗们一直想着的要振兴家族的契机么?”崔元平再道。
“复兴家族当然是我崔家历代先人的期望,但也要看如何复兴,机会是否是机会。他李家对我们五姓七族干的那些事,你们不知道,但我可是亲身经历了的。武帝当政时,那时我还年轻的很,我的父亲你们的祖父尚未西归。武帝下令我五姓七族所有人都必须离开长安,所有人都被夺去官职,统统把我们赶到南方。虽然给了我们经营盐铁粮米之权,但那是对我崔氏和其他几家大族何其大的侮辱。我崔氏发源于春秋之时,先祖之辈能人贤者无数,哪一代不涌现无数的立足庙堂之上受天下人尊敬的贤达能臣?到了武帝一朝,居然全部被罢官赶往东南,不得不成为商贾之家。这是何等的屈辱?”
崔道远回忆着往事,心中兀自愤愤不平,枯瘦的手指紧紧的抓着扶手,指甲在红木扶手上刮擦出白色的痕迹来。
第956章 就绪
“你们尚未出生,不知那时的情形。当时我崔氏举族南下,抛乡弃土,何其悲戚?我崔氏一门十几位叔伯,便是因为不堪此辱,选择了以死抗争。数日之内,家中丧者十几人,连寿材都无法备齐。那情形你们如何能想象的到?可即便如此,武帝无动于衷,无视我崔氏对大唐之功,在规定时间内催着我们南下。这便是他们李家对我们崔家干的好事。你们的祖父南渡之后,每想起此事都涕泪如雨,他老人家时常告诫我,要我看清楚李家的真面目。时至今日,他李家又要我崔家替他们卖命,但将来又会对我们怎样?无人知晓。我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戒心,所以对于李瑁的旨意,我绝不可能喜出望外,更不可能趋之若鹜。”崔道远一字一句的道。
这段家族的历史,崔元博等人并非没有耳闻。但只言片语的从家中其他长辈口中听到过一些,而且崔氏南迁时他们还未出生,也难以感同身受。但此刻听到父亲亲口讲述那段故事,看着崔道远痛苦的表情,他们才算是真正理解到了一些那时候形势的险恶和绝望。
“老爷子的意思是,我们崔家要对新皇的旨意阳奉阴违了?”崔元戎道。
崔道远摇头道:“我崔家可以表面上答应,但却不要做出违背圣旨的事情。不是阳奉阴违,而是不奉不为,静待局势明朗。”
“连王源这样的被认为将来要祸乱天下之人,我们也不能动手?”崔元平道。
崔道远冷声道:“不能。王源是否有谋逆之心,谁能知晓?起码目前决不能招惹他。这王源并无劣行,实际上没有他,大唐朝不可能支撑道今日。应该说他对大唐的功劳无人能比。至于说他有谋逆之心,这件事可没什么依据,老夫看来,不过是王源此人太过强势,手中兵马太过强大,所以招人忌惮罢了。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李家忌惮的是他们的睡榻之畔有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想除了这个心头之结罢了。但他们有本事便自己除了王源,我崔家何必趟这趟浑水?我崔家要保持中立,现在我们谁也不得罪,谁也不相帮。王源或许是个有野心的人,但李瑁又能好到那里去?利用了我崔家之后,谁能保证他李家会不会像以前那般对待我崔家。须知,我崔家壮大,可也是他们李家眼中的威胁呢。”
崔元博沉声道:“父亲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大可不必趟这趟浑水。我们该静待形势发展,形势明朗之后,我们再出手也不迟。反正无论是李家兄弟之间的夺位之争,还是这王源将来有谋逆之举,我们江南几大家族总是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只要一出手,必将扭转局面。那时我们才占据绝对主动。”
“元博说的好,元博你终于开窍了,老夫甚是欣慰。元平元戎,你们要多向你们的兄长学一学,虽然他在小事上有些犯糊涂,但大事上可是一点也不糊涂。今日我说的话你们都要记住,都不许胡来。特别是在目前这种情形下,叛军不日便抵扬州,再不济这王源也是来替我们守扬州,保卫我江南几大家族的根基和产业的。就冲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对他动手
“可是老爷子,您这么拖延,新皇迟早会明白过来,到那时岂非惹恼了他么?这会对我崔家不利的。”崔元平道。
“对我崔家不利?那也要看他有没有本事坐稳皇位再说。我明明白白的告诉你们,李瑁之所以想起我们崔家,那是因为他觉察到了他的皇位并不稳固,意图借助我们的力量替他坐稳皇位。他要跟我崔家联姻,无非是给我们一个定心丸,像我们传达他将对我崔家施于恩惠的意图。你们几个便立刻以为捡到了金疙瘩,高兴的了不得,殊不知他李瑁不过是此刻需要利用我崔氏罢了。”崔道远冷声道。
“可是这对我们崔家也是一次复兴的机会啊,他利用咱们,咱们正好顺着这机会回归朝堂。难道这不也是祖宗们一直想着的要振兴家族的契机么?”崔元平再道。
“复兴家族当然是我崔家历代先人的期望,但也要看如何复兴,机会是否是机会。他李家对我们五姓七族干的那些事,你们不知道,但我可是亲身经历了的。武帝当政时,那时我还年轻的很,我的父亲你们的祖父尚未西归。武帝下令我五姓七族所有人都必须离开长安,所有人都被夺去官职,统统把我们赶到南方。虽然给了我们经营盐铁粮米之权,但那是对我崔氏和其他几家大族何其大的侮辱。我崔氏发源于春秋之时,先祖之辈能人贤者无数,哪一代不涌现无数的立足庙堂之上受天下人尊敬的贤达能臣?到了武帝一朝,居然全部被罢官赶往东南,不得不成为商贾之家。这是何等的屈辱?”
崔道远回忆着往事,心中兀自愤愤不平,枯瘦的手指紧紧的抓着扶手,指甲在红木扶手上刮擦出白色的痕迹来。
第956章 就绪
“你们尚未出生,不知那时的情形。当时我崔氏举族南下,抛乡弃土,何其悲戚?我崔氏一门十几位叔伯,便是因为不堪此辱,选择了以死抗争。数日之内,家中丧者十几人,连寿材都无法备齐。那情形你们如何能想象的到?可即便如此,武帝无动于衷,无视我崔氏对大唐之功,在规定时间内催着我们南下。这便是他们李家对我们崔家干的好事。你们的祖父南渡之后,每想起此事都涕泪如雨,他老人家时常告诫我,要我看清楚李家的真面目。时至今日,他李家又要我崔家替他们卖命,但将来又会对我们怎样?无人知晓。我对他们怀有深深的戒心,所以对于李瑁的旨意,我绝不可能喜出望外,更不可能趋之若鹜。”崔道远一字一句的道。
这段家族的历史,崔元博等人并非没有耳闻。但只言片语的从家中其他长辈口中听到过一些,而且崔氏南迁时他们还未出生,也难以感同身受。但此刻听到父亲亲口讲述那段故事,看着崔道远痛苦的表情,他们才算是真正理解到了一些那时候形势的险恶和绝望。
“老爷子的意思是,我们崔家要对新皇的旨意阳奉阴违了?”崔元戎道。
崔道远摇头道:“我崔家可以表面上答应,但却不要做出违背圣旨的事情。不是阳奉阴违,而是不奉不为,静待局势明朗。”
“连王源这样的被认为将来要祸乱天下之人,我们也不能动手?”崔元平道。
崔道远冷声道:“不能。王源是否有谋逆之心,谁能知晓?起码目前决不能招惹他。这王源并无劣行,实际上没有他,大唐朝不可能支撑道今日。应该说他对大唐的功劳无人能比。至于说他有谋逆之心,这件事可没什么依据,老夫看来,不过是王源此人太过强势,手中兵马太过强大,所以招人忌惮罢了。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李家忌惮的是他们的睡榻之畔有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想除了这个心头之结罢了。但他们有本事便自己除了王源,我崔家何必趟这趟浑水?我崔家要保持中立,现在我们谁也不得罪,谁也不相帮。王源或许是个有野心的人,但李瑁又能好到那里去?利用了我崔家之后,谁能保证他李家会不会像以前那般对待我崔家。须知,我崔家壮大,可也是他们李家眼中的威胁呢。”
崔元博沉声道:“父亲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大可不必趟这趟浑水。我们该静待形势发展,形势明朗之后,我们再出手也不迟。反正无论是李家兄弟之间的夺位之争,还是这王源将来有谋逆之举,我们江南几大家族总是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只要一出手,必将扭转局面。那时我们才占据绝对主动。”
“元博说的好,元博你终于开窍了,老夫甚是欣慰。元平元戎,你们要多向你们的兄长学一学,虽然他在小事上有些犯糊涂,但大事上可是一点也不糊涂。今日我说的话你们都要记住,都不许胡来。特别是在目前这种情形下,叛军不日便抵扬州,再不济这王源也是来替我们守扬州,保卫我江南几大家族的根基和产业的。就冲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对他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