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成亲后崩人设了 第32节(2/3)
见巡逻兵更是转头便逃,无耻行径着实可恨!”
“今年这样的天气,那些蛮族被逼上绝路,想必更是会铤而走险多次潜入境内作案。”
杨晏清思忖着青州的地理特征,不解:“为何不将靠近边境的百姓迁离?”
萧景赫这时才发觉,杨晏清似乎对于各州府的民情地貌了解并不多:“青州的耕地贫瘠,现有的耕地都是一代人一代人用血汗开出来的命根子,就算是一个村子死绝了,也会有其他的百姓因为耕地抱着侥幸的想法前往定居,当地州府多次游说都未能见效。”
死过人又有什么可怕的?比死人可怕的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骨肉接连穷死饿死。
经商、读书、学医,这三条路到底走得通的是极少数人,对大部分百姓而言,耕地就是命。离开耕地会饿死,守着耕地至少眼前还有盼头。
说到底,都是一个穷字。当地州府尚且捉襟见肘,就连靖北军的供给都是掏着主帅靖北王的私银,哪里来的银两改革青州农耕,改善百姓生活?
说白了,这些年朝廷光耗着内政,杨晏清入仕也不过短短六年,京城及一些南方州府这两年的确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可原本穷苦艰难的地方仍旧依旧穷得叮当响。
萧景赫语带讥嘲,言辞尖锐:“当年的高祖皇帝亲战沙场,登基后更是每年微服游历体察民情,当年治下虽有天灾百姓却是安居乐业。可先生看看如今,哪一任皇帝不是高坐庙堂,半点世俗不沾?先生想要天下百姓爱戴敬仰萧允这个未及弱冠的小儿皇帝,可曾想过他凭什么坐拥这个天下?”
“凭着他身体里留着的血,还是凭他有先生这么一个诸葛之臣?”
杨晏清双手置于身前,没有回答萧景赫尖锐的提问,而是转而说起另一个问题:“镇抚司刚送上来的情报说到琼州有变,不知是否也与今年冬季异常有关。”
“琼州?”萧景赫的眼神一变,他的视线迟疑了一瞬似乎回忆着什么,“这么早……?”
杨晏清敏锐的捕捉到萧景赫态度上的奇异,看上去竟然像是对琼州有变这样的消息并不意外,不由得目光闪动了几下:“王爷很在意周国?”
早在之前萧景赫便已经流露出一些对周国这个向来安分的附属国的警惕,可杨晏清之后查阅了近十几年来周国的情报,都并未发现这个安分守己的附属国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才将此事压了下去。
然而今日收到琼州有变的消息,杨晏清第一反应便是周国。如今看来能回答他这个问题的,只有对周国有着莫名警惕的萧景赫。
“一个掐住了大庆兵器冶炼短板的附属国,又有哪一点不值得警惕?”萧景赫反问杨晏清的同时,将桌子上用来盖住之前字迹的纸张拿开,将其递到杨晏清的面前,“这是青州那边传来的消息。”
杨晏清扫过上面的文字以及萧景赫在下面的批注回复,皱眉:“靖北军的兵器不是并没有用周国进贡的?”
萧景赫稍稍迟疑了一下,还是坦言解释道:“青州境内记载并无铁矿,兵器的冶炼技术虽尚可但受原矿所限,兵器制造数量远不能供给军队所用,因此兵部工部每年拨去的兵器仍有混用,只不过并未配备给先锋营。这次发现弩|箭有异好在提前发觉,若是这样上了战场,后患无穷。”
萧景赫说着,从旁边的桌上取下一个盒子打开,将里面躺着的一根弩|箭递给杨晏清。
杨晏清接过去,冰冷锋利的箭头抵着柔软的指腹,他将箭头朝下用力朝着面前的暗色桌面戳下去,只听得嘎嘣一声脆响,箭头在桌子上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骨碌碌地从桌面滚落下去,箭|身却仍旧牢牢握在杨晏清的手中。
只是如此的力道……
这一批的弩|箭头看似牢固锋利,却在入冬受寒泛潮后出现大范围的箭头松动情况,若不是靖北军的兵都是经验充足的老手,又有萧景赫每年铁令必须进行作战演练的计划,想必早已经在夏秋时期被工部兵部官员检查过的弩|箭根本不会被及时发现存有问题。
而这一批弩|箭恰好就来自周国今年开春时候的朝贡。
大庆朝疆域辽阔,矿产丰富,按道理来说根本不该被一个弹丸附属小国如此算计,但周国龟缩修养两百年,以弱者的伪装逐渐侵蚀大庆,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用蜜糖腐蚀这座庞然大物,如今回首才惊觉大庆竟然被埋下了如此要命的隐患。
“王爷不准备上报朝廷?”杨晏清将那孤零零光秃秃的箭|身轻放在桌面上。
“上报之后呢?”萧景赫冷笑,“拨钱还是铸兵?前些日子因为抵御雪灾拨下去多少银两先生难道不清楚?年关将至,正是国库青黄不接又要大肆承办宴礼之际,小皇帝哪来的钱管这档子破事?除了武将,又有哪些文臣真正知道每一年冬季青州要在边境线大大小小打多少交锋?”
“毕竟对于身居庙堂一身朱紫的读书人而言,只要青州边关不破便是小事,不是吗?”萧景赫道,“报上去也不过就是朝臣之间吵上一两句,武将被文臣的条陈章款堵得话都说不出,事情拖一拖便就拖到了来年开春。”
到时候冬季已过,这个窟窿朝廷多半不会想着去补。但若是在冬季青州与琼
“今年这样的天气,那些蛮族被逼上绝路,想必更是会铤而走险多次潜入境内作案。”
杨晏清思忖着青州的地理特征,不解:“为何不将靠近边境的百姓迁离?”
萧景赫这时才发觉,杨晏清似乎对于各州府的民情地貌了解并不多:“青州的耕地贫瘠,现有的耕地都是一代人一代人用血汗开出来的命根子,就算是一个村子死绝了,也会有其他的百姓因为耕地抱着侥幸的想法前往定居,当地州府多次游说都未能见效。”
死过人又有什么可怕的?比死人可怕的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人骨肉接连穷死饿死。
经商、读书、学医,这三条路到底走得通的是极少数人,对大部分百姓而言,耕地就是命。离开耕地会饿死,守着耕地至少眼前还有盼头。
说到底,都是一个穷字。当地州府尚且捉襟见肘,就连靖北军的供给都是掏着主帅靖北王的私银,哪里来的银两改革青州农耕,改善百姓生活?
说白了,这些年朝廷光耗着内政,杨晏清入仕也不过短短六年,京城及一些南方州府这两年的确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可原本穷苦艰难的地方仍旧依旧穷得叮当响。
萧景赫语带讥嘲,言辞尖锐:“当年的高祖皇帝亲战沙场,登基后更是每年微服游历体察民情,当年治下虽有天灾百姓却是安居乐业。可先生看看如今,哪一任皇帝不是高坐庙堂,半点世俗不沾?先生想要天下百姓爱戴敬仰萧允这个未及弱冠的小儿皇帝,可曾想过他凭什么坐拥这个天下?”
“凭着他身体里留着的血,还是凭他有先生这么一个诸葛之臣?”
杨晏清双手置于身前,没有回答萧景赫尖锐的提问,而是转而说起另一个问题:“镇抚司刚送上来的情报说到琼州有变,不知是否也与今年冬季异常有关。”
“琼州?”萧景赫的眼神一变,他的视线迟疑了一瞬似乎回忆着什么,“这么早……?”
杨晏清敏锐的捕捉到萧景赫态度上的奇异,看上去竟然像是对琼州有变这样的消息并不意外,不由得目光闪动了几下:“王爷很在意周国?”
早在之前萧景赫便已经流露出一些对周国这个向来安分的附属国的警惕,可杨晏清之后查阅了近十几年来周国的情报,都并未发现这个安分守己的附属国有任何不对的地方,才将此事压了下去。
然而今日收到琼州有变的消息,杨晏清第一反应便是周国。如今看来能回答他这个问题的,只有对周国有着莫名警惕的萧景赫。
“一个掐住了大庆兵器冶炼短板的附属国,又有哪一点不值得警惕?”萧景赫反问杨晏清的同时,将桌子上用来盖住之前字迹的纸张拿开,将其递到杨晏清的面前,“这是青州那边传来的消息。”
杨晏清扫过上面的文字以及萧景赫在下面的批注回复,皱眉:“靖北军的兵器不是并没有用周国进贡的?”
萧景赫稍稍迟疑了一下,还是坦言解释道:“青州境内记载并无铁矿,兵器的冶炼技术虽尚可但受原矿所限,兵器制造数量远不能供给军队所用,因此兵部工部每年拨去的兵器仍有混用,只不过并未配备给先锋营。这次发现弩|箭有异好在提前发觉,若是这样上了战场,后患无穷。”
萧景赫说着,从旁边的桌上取下一个盒子打开,将里面躺着的一根弩|箭递给杨晏清。
杨晏清接过去,冰冷锋利的箭头抵着柔软的指腹,他将箭头朝下用力朝着面前的暗色桌面戳下去,只听得嘎嘣一声脆响,箭头在桌子上划出一道浅浅的痕迹,骨碌碌地从桌面滚落下去,箭|身却仍旧牢牢握在杨晏清的手中。
只是如此的力道……
这一批的弩|箭头看似牢固锋利,却在入冬受寒泛潮后出现大范围的箭头松动情况,若不是靖北军的兵都是经验充足的老手,又有萧景赫每年铁令必须进行作战演练的计划,想必早已经在夏秋时期被工部兵部官员检查过的弩|箭根本不会被及时发现存有问题。
而这一批弩|箭恰好就来自周国今年开春时候的朝贡。
大庆朝疆域辽阔,矿产丰富,按道理来说根本不该被一个弹丸附属小国如此算计,但周国龟缩修养两百年,以弱者的伪装逐渐侵蚀大庆,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用蜜糖腐蚀这座庞然大物,如今回首才惊觉大庆竟然被埋下了如此要命的隐患。
“王爷不准备上报朝廷?”杨晏清将那孤零零光秃秃的箭|身轻放在桌面上。
“上报之后呢?”萧景赫冷笑,“拨钱还是铸兵?前些日子因为抵御雪灾拨下去多少银两先生难道不清楚?年关将至,正是国库青黄不接又要大肆承办宴礼之际,小皇帝哪来的钱管这档子破事?除了武将,又有哪些文臣真正知道每一年冬季青州要在边境线大大小小打多少交锋?”
“毕竟对于身居庙堂一身朱紫的读书人而言,只要青州边关不破便是小事,不是吗?”萧景赫道,“报上去也不过就是朝臣之间吵上一两句,武将被文臣的条陈章款堵得话都说不出,事情拖一拖便就拖到了来年开春。”
到时候冬季已过,这个窟窿朝廷多半不会想着去补。但若是在冬季青州与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