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2/4)
党人如今处境艰难,想要翻身极难办到,急需拉拢到一个重要盟友替他们挑起大梁。而宁守阳,他就是探明了我的口风,觉得扶我上位更利于他施展抱负——其实就是为了谋权,便决定携手泾阳党人,准备弑君谋逆。
他与泾阳党,是各取所需!”
作者有话要说:前几天盗文网竟然盗走了我放在作者有话说里的正文,所以近日在跟他们打游击战,就像方世玉他妈说的:人在江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诈”字!(⊙▽⊙)
很明显,宁守阳的原型是孙承宗。
本文最终把孙承宗定为头号大反派是有原因的,《明朝那些事儿》里面说孙承宗所建的关锦防线“直至明朝覆灭也没有被攻破”(类似如此,原文翻不着了),这是一句很可笑的称颂。如果一道防线直至亡国了都还没被攻破,说明什么?没用呗!
正牌研究明史的史学家都清楚,孙承宗那一套把房子修到对方家门口就能宣誓土地主权的思路十分幼稚可笑。更有激进一些的史学家直接分析称,孙承宗主持的辽东战略,其实就是个以他为首的利益集团为了中饱私囊所设计的,换句话说,孙承宗就是个黑心包工头儿,以建防线为名搜刮钱财罢了。
万历年间的明朝还是个世界首富(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比那什么康乾盛世富裕多了),关锦防线一建,国库就迅速被掏空,这是导致崇祯时期财政捉襟见肘的一大重要原因。
其实早在明朝覆亡之前,清军已经南下攻入北直隶多达七次,连山东多地都惨遭抢劫和屠城,动辄死人数十万。在这期间,孙承宗的关锦防线就是个摆在山海关外的玩具,被人家拆了一遍又一遍,拆完了孙承宗就再申请资金去重修,于是国库赤字越来越严重。
很可悲的是,历史上的天启皇帝还是听信了孙承宗,给了他这个掏空国库的机会,后来看他不靠谱,连打败仗(如柳河之战),就把他撤了,也贬了他徒弟吹牛大王袁崇焕,大力支持实干名将毛文龙。
可惜没过多久,天启帝就死了——我真觉得孙承宗带领东林党谋害天启皇帝的嫌疑非常大!皇帝在自家后花园的池子里划个船都能落水,多蹊跷啊!
然后就是崇祯上位,逼死魏忠贤,信任东林党,请回孙承宗和袁崇焕,结果立刻就被这俩家伙狠坑了一把,闹得北京城周边被皇太极扫荡一空(于是蓁蓁和杨婶就那么死了)。等到崇祯也醒悟站错边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很多迹象都表明,孙承宗和袁崇焕两个人对加速明朝的灭亡起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至于袁崇焕只需说一件简单的事儿:他做辽东督师期间,以12万兵力的数字向朝廷要军饷,但等到皇太极攻到北京城下那会儿,他带来勤王的军队仅有9000人。直到整场仗彻底打完,谁都没看见另外那11万士兵在哪儿。皇上都快被人家逮了还留下大部队在没人的辽东坐着聊天总不可能吧?
由此可见,关宁军光是吃空饷这一块就黑暗到了神马地步。更不必提他背着崇祯私下里与皇太极议和的诸多卖国勾当(有大量当时的史料可证),以及冤杀真正的忠臣良将毛文龙了。
看《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里面写到毛文龙被杀的一段简直把我看哭了/(ㄒoㄒ)/~~他娘的,最可恨的原来不是坏人,而是本身坏得冒泡还装成好人并且被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常年歌颂的坏人啊!
另,《明朝那些事儿》是本好看的书,光是引发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明史这一点就功不可没,只不过它的定位还只能是历史小说,千万不能当作正史看。
正文 57|御前对质
杨蓁忍不住问:“那么, 王爷现今对宁守阳的辽东策略又是如何看的, 可觉得他策划得有理?”
她隐约记得,前世新帝登基之后似乎确实重用了那个叫宁守阳的人。他也是曾经信任了宁守阳的啊。
那么此时呢?他会不会仍然觉得宁守阳的主张是对的,觉得今上没有采纳是一大遗憾,从而觉得他们不该与宁守阳敌对,反而该想方设法劝今上同意他的主张?
诚王温和的眸光中陡然闪出寒意, 唇畔露出一抹嘲讽:“有心谋害我兄长的人, 任他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名臣良将, 我又岂会容得下他!”
他的立场根基,竟是亲情。
杨蓁不觉为之震动, 都说皇家亲情薄如纸, 可见此言不适用于他们兄弟身上。那个人有了冒犯他兄长的意图,就已被他判定为仇敌, 再有什么政治主张都不重要了。
徐显炀对此倒是丝毫不觉意外, 诚王此人在他眼里可称得上薄情寡义,但唯独对今上的兄弟之情是真真切切的, 这或许与他们幼年的经历相关。
当初先帝即位之前很不受宠,几次险些被褫夺了太子之位, 带累的诚王与今上两名皇孙也终日担惊受怕,少人关爱, 因生母早丧, 兄弟二人同为一位养母养大,在一处生活多年,也算得上共患难, 感情深厚是理所应当的。
正因如此,当初听杨蓁问起诚王会不会有谋逆之心,徐显炀一口就否决了,深知那绝无可能。
他问道:“那么依王爷看,咱们下一步该当如何?”
他与泾阳党,是各取所需!”
作者有话要说:前几天盗文网竟然盗走了我放在作者有话说里的正文,所以近日在跟他们打游击战,就像方世玉他妈说的:人在江湖,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诈”字!(⊙▽⊙)
很明显,宁守阳的原型是孙承宗。
本文最终把孙承宗定为头号大反派是有原因的,《明朝那些事儿》里面说孙承宗所建的关锦防线“直至明朝覆灭也没有被攻破”(类似如此,原文翻不着了),这是一句很可笑的称颂。如果一道防线直至亡国了都还没被攻破,说明什么?没用呗!
正牌研究明史的史学家都清楚,孙承宗那一套把房子修到对方家门口就能宣誓土地主权的思路十分幼稚可笑。更有激进一些的史学家直接分析称,孙承宗主持的辽东战略,其实就是个以他为首的利益集团为了中饱私囊所设计的,换句话说,孙承宗就是个黑心包工头儿,以建防线为名搜刮钱财罢了。
万历年间的明朝还是个世界首富(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比那什么康乾盛世富裕多了),关锦防线一建,国库就迅速被掏空,这是导致崇祯时期财政捉襟见肘的一大重要原因。
其实早在明朝覆亡之前,清军已经南下攻入北直隶多达七次,连山东多地都惨遭抢劫和屠城,动辄死人数十万。在这期间,孙承宗的关锦防线就是个摆在山海关外的玩具,被人家拆了一遍又一遍,拆完了孙承宗就再申请资金去重修,于是国库赤字越来越严重。
很可悲的是,历史上的天启皇帝还是听信了孙承宗,给了他这个掏空国库的机会,后来看他不靠谱,连打败仗(如柳河之战),就把他撤了,也贬了他徒弟吹牛大王袁崇焕,大力支持实干名将毛文龙。
可惜没过多久,天启帝就死了——我真觉得孙承宗带领东林党谋害天启皇帝的嫌疑非常大!皇帝在自家后花园的池子里划个船都能落水,多蹊跷啊!
然后就是崇祯上位,逼死魏忠贤,信任东林党,请回孙承宗和袁崇焕,结果立刻就被这俩家伙狠坑了一把,闹得北京城周边被皇太极扫荡一空(于是蓁蓁和杨婶就那么死了)。等到崇祯也醒悟站错边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很多迹象都表明,孙承宗和袁崇焕两个人对加速明朝的灭亡起了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
至于袁崇焕只需说一件简单的事儿:他做辽东督师期间,以12万兵力的数字向朝廷要军饷,但等到皇太极攻到北京城下那会儿,他带来勤王的军队仅有9000人。直到整场仗彻底打完,谁都没看见另外那11万士兵在哪儿。皇上都快被人家逮了还留下大部队在没人的辽东坐着聊天总不可能吧?
由此可见,关宁军光是吃空饷这一块就黑暗到了神马地步。更不必提他背着崇祯私下里与皇太极议和的诸多卖国勾当(有大量当时的史料可证),以及冤杀真正的忠臣良将毛文龙了。
看《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里面写到毛文龙被杀的一段简直把我看哭了/(ㄒoㄒ)/~~他娘的,最可恨的原来不是坏人,而是本身坏得冒泡还装成好人并且被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常年歌颂的坏人啊!
另,《明朝那些事儿》是本好看的书,光是引发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明史这一点就功不可没,只不过它的定位还只能是历史小说,千万不能当作正史看。
正文 57|御前对质
杨蓁忍不住问:“那么, 王爷现今对宁守阳的辽东策略又是如何看的, 可觉得他策划得有理?”
她隐约记得,前世新帝登基之后似乎确实重用了那个叫宁守阳的人。他也是曾经信任了宁守阳的啊。
那么此时呢?他会不会仍然觉得宁守阳的主张是对的,觉得今上没有采纳是一大遗憾,从而觉得他们不该与宁守阳敌对,反而该想方设法劝今上同意他的主张?
诚王温和的眸光中陡然闪出寒意, 唇畔露出一抹嘲讽:“有心谋害我兄长的人, 任他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名臣良将, 我又岂会容得下他!”
他的立场根基,竟是亲情。
杨蓁不觉为之震动, 都说皇家亲情薄如纸, 可见此言不适用于他们兄弟身上。那个人有了冒犯他兄长的意图,就已被他判定为仇敌, 再有什么政治主张都不重要了。
徐显炀对此倒是丝毫不觉意外, 诚王此人在他眼里可称得上薄情寡义,但唯独对今上的兄弟之情是真真切切的, 这或许与他们幼年的经历相关。
当初先帝即位之前很不受宠,几次险些被褫夺了太子之位, 带累的诚王与今上两名皇孙也终日担惊受怕,少人关爱, 因生母早丧, 兄弟二人同为一位养母养大,在一处生活多年,也算得上共患难, 感情深厚是理所应当的。
正因如此,当初听杨蓁问起诚王会不会有谋逆之心,徐显炀一口就否决了,深知那绝无可能。
他问道:“那么依王爷看,咱们下一步该当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