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2/3)
可帮上一帮。”
康熙当然明白这些,他大手一挥:“朕当然知道该管,让你们来,就是让你们说说该怎么管。”
此话一落,那帮子文人又不说话了。
康熙扫视了一圈,点了人道:“胤禔,你说。”
“是。”胤禔出列抱拳应道,“儿臣以为,那使臣和琉球国王的想法,应是想让咱们派兵过去帮他们打退倭兵。但这一路路途遥远不说,去琉球还得渡海,风险极大,且咱们的士兵都不适合水战,就算去了,估计也发挥不了几成战力。”
康熙点点头,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做?”
胤禔答道:“儿臣以为,父皇可先向倭国发一封国书,然后调动兵马,做出要援助琉球的样子,但并不行动。另外,再提供给琉球一批盔甲和刀剑、以及粮食,也就够了。”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正要答应,下面却突然又站出一人,却是隆科多。
“皇上,臣也有一些意见。”
对于自己的这个表弟,康熙还是很宽容的,道:“你说。”
“臣以为,光是发国书还不够,那倭国可能会根本不当一回事。”隆科多郑重的道,“且琉球国王也不会安心,臣以为,咱们可派一名使臣虽琉球使者一起回去,一可以安琉球国王的心,二,可以直接带着国书从琉球前往倭国,显示大清对此事的重视,也会提高兵马调动的可信性。”
不少大臣都点头赞同,虽然他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上国,但也不代表他们真的就眼睛长到天上去了,一页轻飘飘的纸有什么用,只要出点什么意外,国书随时可以消失在大海里。
康熙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不由问道:“那爱卿觉得,此事派谁去合适呢?”
隆科多竟是腼腆一笑:“这皇上就为难臣了,臣也就在打仗这种事情上有点想法,这涉及到外番的事,还是理潘院的尚书大人熟悉。”
众大臣听得此言不由心中腹诽:呵呵,你这会儿不懂了,平常不是懂得很么。
胤礿却是眉头跳了一跳,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他瞥向隆科多,却是没看出什么来,再望向胤禛,却也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理潘院尚书被点了名,无奈的站了出来,虽然他名义上与六部尚书是一个等级,也有议政之权,但实际上,他们的权利差的远了去了,平常在这等会议上,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
“爱卿觉得,此事派谁去比较合适?”康熙又将刚才的话问了一遍。
理潘院尚书迅速将部门里的人扒拉了一遍,除了他自己,真是没有一个顶用的,歪瓜裂枣一堆。
他自己肯定是不想千里迢迢去那等不毛之地受罪的,而手下的人却又没有一个顶用的,若是提出来,肯定得被康熙怀疑能力。
想着想着,理潘院尚书突然瞥到站在一边的胤礿,眼睛蹭的一亮。
对了,怎么把四阿哥给忘了!
只见他躬身道:“回皇上话,臣觉得,此事由四阿哥负责最为合适。四阿哥在理潘院这几年,颇通庶务,且精通好几门语言,其中就有倭语,再没有比四阿哥更适合的人了。”
最重要的是,四阿哥身份够贵重!当然,这话不用他说出来,大家都知道。
“老四?”康熙颇有些惊疑的看向胤礿,“你会倭语?”这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胤礿在理潘院尚书的话说出口就知道了刚才不安的源头,此时却也只能站出来回道:“说不上精通,只是会一些罢了。”
康熙点点头,却没有立时回应理潘院尚书的建议,而是道:“此事朕再想一想。”
“你们都先退下,商议一个援助方案呈给朕。老四留下。”
众大臣依言退下,胤礿静静站着,直到人都走光了,康熙才道:“对于刚才所说之事,你有何想法?”
老辣如康熙,怎么看不出来这其中的猫腻,只不过他是帝王,帝王权术告诉他,这一切,他只要看着就好,然后选择利益最大的那个。
“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胤礿恭敬道。
“当真?”康熙挑眉,“你可知,这一去风险可不小,去琉球再转道倭国,都要在大海上航行,海上的危险可是时时刻刻的。”
“儿子知道。”胤礿答道,突然牵起一抹笑,“皇阿玛不是知道吗,儿子早就想去南边了,这次的机会也算不错。”
康熙沉默,他当然记得胤礿前两年说要去南边沿海之事,那时他其实是怀疑胤礿另有打算,毕竟康熙对胤礿手下的出海商队也略知一二,所以他才迟迟没有回应。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康熙低沉的声音响起,不知道在想什么。
胤礿微微躬身,退了出去。
虽然这次的事情来的突然,不过也没叫他乱了手脚,反倒还给了他一个机会。
至于今天推动这件事的人的想法,胤礿略略一猜就猜了出来,不就是为了红薯之事么。
胤礿却是对这个事一点都不在意,就算后续事情不是他负责了又怎样,这东西终究是他呈上去,皇阿玛心中自会记得。
再说,他手上握着的,可不止一个红薯。
胤礿目光悠远,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却没一会儿
康熙当然明白这些,他大手一挥:“朕当然知道该管,让你们来,就是让你们说说该怎么管。”
此话一落,那帮子文人又不说话了。
康熙扫视了一圈,点了人道:“胤禔,你说。”
“是。”胤禔出列抱拳应道,“儿臣以为,那使臣和琉球国王的想法,应是想让咱们派兵过去帮他们打退倭兵。但这一路路途遥远不说,去琉球还得渡海,风险极大,且咱们的士兵都不适合水战,就算去了,估计也发挥不了几成战力。”
康熙点点头,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做?”
胤禔答道:“儿臣以为,父皇可先向倭国发一封国书,然后调动兵马,做出要援助琉球的样子,但并不行动。另外,再提供给琉球一批盔甲和刀剑、以及粮食,也就够了。”
康熙满意的点点头,正要答应,下面却突然又站出一人,却是隆科多。
“皇上,臣也有一些意见。”
对于自己的这个表弟,康熙还是很宽容的,道:“你说。”
“臣以为,光是发国书还不够,那倭国可能会根本不当一回事。”隆科多郑重的道,“且琉球国王也不会安心,臣以为,咱们可派一名使臣虽琉球使者一起回去,一可以安琉球国王的心,二,可以直接带着国书从琉球前往倭国,显示大清对此事的重视,也会提高兵马调动的可信性。”
不少大臣都点头赞同,虽然他们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上国,但也不代表他们真的就眼睛长到天上去了,一页轻飘飘的纸有什么用,只要出点什么意外,国书随时可以消失在大海里。
康熙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不由问道:“那爱卿觉得,此事派谁去合适呢?”
隆科多竟是腼腆一笑:“这皇上就为难臣了,臣也就在打仗这种事情上有点想法,这涉及到外番的事,还是理潘院的尚书大人熟悉。”
众大臣听得此言不由心中腹诽:呵呵,你这会儿不懂了,平常不是懂得很么。
胤礿却是眉头跳了一跳,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他瞥向隆科多,却是没看出什么来,再望向胤禛,却也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理潘院尚书被点了名,无奈的站了出来,虽然他名义上与六部尚书是一个等级,也有议政之权,但实际上,他们的权利差的远了去了,平常在这等会议上,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
“爱卿觉得,此事派谁去比较合适?”康熙又将刚才的话问了一遍。
理潘院尚书迅速将部门里的人扒拉了一遍,除了他自己,真是没有一个顶用的,歪瓜裂枣一堆。
他自己肯定是不想千里迢迢去那等不毛之地受罪的,而手下的人却又没有一个顶用的,若是提出来,肯定得被康熙怀疑能力。
想着想着,理潘院尚书突然瞥到站在一边的胤礿,眼睛蹭的一亮。
对了,怎么把四阿哥给忘了!
只见他躬身道:“回皇上话,臣觉得,此事由四阿哥负责最为合适。四阿哥在理潘院这几年,颇通庶务,且精通好几门语言,其中就有倭语,再没有比四阿哥更适合的人了。”
最重要的是,四阿哥身份够贵重!当然,这话不用他说出来,大家都知道。
“老四?”康熙颇有些惊疑的看向胤礿,“你会倭语?”这事儿他还真不知道。
胤礿在理潘院尚书的话说出口就知道了刚才不安的源头,此时却也只能站出来回道:“说不上精通,只是会一些罢了。”
康熙点点头,却没有立时回应理潘院尚书的建议,而是道:“此事朕再想一想。”
“你们都先退下,商议一个援助方案呈给朕。老四留下。”
众大臣依言退下,胤礿静静站着,直到人都走光了,康熙才道:“对于刚才所说之事,你有何想法?”
老辣如康熙,怎么看不出来这其中的猫腻,只不过他是帝王,帝王权术告诉他,这一切,他只要看着就好,然后选择利益最大的那个。
“儿臣愿为皇阿玛分忧。”胤礿恭敬道。
“当真?”康熙挑眉,“你可知,这一去风险可不小,去琉球再转道倭国,都要在大海上航行,海上的危险可是时时刻刻的。”
“儿子知道。”胤礿答道,突然牵起一抹笑,“皇阿玛不是知道吗,儿子早就想去南边了,这次的机会也算不错。”
康熙沉默,他当然记得胤礿前两年说要去南边沿海之事,那时他其实是怀疑胤礿另有打算,毕竟康熙对胤礿手下的出海商队也略知一二,所以他才迟迟没有回应。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康熙低沉的声音响起,不知道在想什么。
胤礿微微躬身,退了出去。
虽然这次的事情来的突然,不过也没叫他乱了手脚,反倒还给了他一个机会。
至于今天推动这件事的人的想法,胤礿略略一猜就猜了出来,不就是为了红薯之事么。
胤礿却是对这个事一点都不在意,就算后续事情不是他负责了又怎样,这东西终究是他呈上去,皇阿玛心中自会记得。
再说,他手上握着的,可不止一个红薯。
胤礿目光悠远,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却没一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