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3/4)
还有税赋的运输,都在其中。盐铁司,辖下兵刑、胄、铁、商税、茶、设、课盐和末盐八案。主要是工商税收,包括朝廷专卖的盐、铁、茶。其中颗盐是陕西、四川的井盐、池盐,而末盐则是海盐。
所以,三司最高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罗公明是三司副使,且是目前唯一的一个三司副使,另外两个副使位置目前是空着的,所以罗公明实际上不是其中一司副使,而是三司的副使,身兼三个副使的职权。
职权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仅次于三司使,虽然只是从三品,但身份地位已是极高。
此次大军北伐,后方粮草筹集运送,便是由他一手操办。治事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罗家大宅不算很大,开封城人口众多,房舍鳞次,高低宽窄相间,建筑十分密集,可谓寸土寸金,罗家大宅比起地方豪族大宅占地二三十余亩,建的深宅大院要小的多,但是整个院落显然出自高手名匠,一树一木,一亭一桥都精心设计,有效地利用了每一分空间和土地,处处品来皆见风景。
此时,天色已晚,叶尘到罗家时,早已过晚饭时间,但罗家自然早有准备,特意为叶尘开了一席,罗耀顺和叶尘二人吃喝之后,前者便带着叶尘向后院走去。
这会已经看不清院中景致,罗家两个家人提着灯笼走在左右两边,罗耀顺与叶尘一路说着话儿,绕过一个颇为雅致的庭院,便到了正北方一个幽静的书屋。
罗耀顺早在中午便随赵匡胤回到了开封城内,也早已见过了自己父母家人,此时带着叶尘,却是要拜访一下自己的父亲。
罗耀顺向书屋恭敬施礼,说道:“父亲!孩儿回来了,还带了朋友过来。”
房中稍静刹那,只见一位身着便袍布巾的清瘦老者从门中走出。
正是三司副使罗公明。
不及细看,叶尘连忙趋前一步,长揖施礼:“晚辈叶尘,见过罗伯伯。”
“叶贤侄不必拘礼,来来来……快快进屋坐下。”罗公明一脸温和热情说道。
叶尘一揖而起,这才抬头微微打量,只见这位有政坛不倒翁之称的老者,面容清灌,精神矍铄,绺花白的胡须,两眼微微露出苍老之眼,但眼神温润却不失神采。
罗公明也在打量叶尘,上下看了几眼,眼见叶尘虽然面容不算多么俊美,但却气宇轩昂,神采奕奕,特别是一对漆黑眸子,犹如深潭寒星一般,显得气度极为不凡。
罗公明一脸赞赏之色,再度让座,让叶尘在客位坐下,罗耀顺在对面椅子上陪坐,下人迅速呈上香茗,罗公明这才说道:“老夫与贤侄素未谋面,不过早在邸报上和小儿信中获悉贤侄的消息,此次我大宋北伐成功,贤侄立了扭转乾坤的大功。小儿跟着贤侄在与契丹铁骑大战中,也立了功勋。小儿能有你这样的朋友,老夫十分欣慰。”
叶尘得到当朝重臣夸奖,连道不敢当,且因为罗耀顺的关系,算是较为亲近的长辈,更是有些不好意思。
有了这几句开头,再加上旁边罗耀顺时时插话,叶尘和罗公明两人之间的生疏感悄然消失,罗公明对他的神情更是亲切如自家子侄。
叶尘被罗耀顺领来家中暂住,来见后者父亲,算是尽子侄之礼。但罗公明既然号称政坛常青树,为官必然趋吉避凶,十分谨慎。且因为罗耀顺的关系,他对叶尘这个下一步的当朝新贵也很喜欢,也很是看好,便忍不住对叶尘讲解了一下当今朝觐之礼、存生之道。实事上,这也是罗耀顺这么晚非要领着叶尘来见自己父亲的真正原因。
三人聊了大约一个时辰左右,罗公明微微露出疲态,便先行去休息。留下叶尘和罗耀顺二人独自聊天。
因为第二日一大早,还要参加庆贺大典,再加上二人这些时日行军赶路,确实已经有些劳累,所以二人也没说几句,罗耀顺便带着叶尘去客房休息。
……
……
次日清晨。天空东侧有了点微光,而西半边的天空却还是一片墨蓝。
北宋初期,京都开封的皇宫,论面积并不算大,甚至远逊于隋唐时西京开封的大明宫。
当年,朱温在开封立都时,汴州早已为胜地,人烟辐辏,户口已愈十万,根本没有大兴土木的空间,只得把原来的节度使衙门改了改,住了进去。
而五代各朝,都是纷纷而兴,纷纷而败,没有时间和财富在皇宫上下功夫。等到大宋建国,赵匡胤勉强将皇城整修了一番,想着扩建皇宫,却因附近的民家反对,而赵匡胤又不想因此做出强逼百姓之事,所以最后作罢。
不过宫室虽然简省狭促,但倒也没有在门面上省工料。
宣德门为皇城正门,高近十丈,有五门横列,“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楝,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朶楼,朱栏彩槛”,实事上与其说是座城门,还不如说是栋修造精美的楼宇,故而也称为宣德楼。
宣德门两侧又有两座副门,名为左掖门,右掖门,形制比宣德门稍小一些。
宣德门后,是一片面积可容万人的广场,广场之后的巨型殿宇便是大宋皇城的主殿——大庆殿。大庆殿位于皇城中轴线上,是皇城中
所以,三司最高长官三司使被称为“计相”地位略低于参知政事,罗公明是三司副使,且是目前唯一的一个三司副使,另外两个副使位置目前是空着的,所以罗公明实际上不是其中一司副使,而是三司的副使,身兼三个副使的职权。
职权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仅次于三司使,虽然只是从三品,但身份地位已是极高。
此次大军北伐,后方粮草筹集运送,便是由他一手操办。治事能力之强,可见一斑。
罗家大宅不算很大,开封城人口众多,房舍鳞次,高低宽窄相间,建筑十分密集,可谓寸土寸金,罗家大宅比起地方豪族大宅占地二三十余亩,建的深宅大院要小的多,但是整个院落显然出自高手名匠,一树一木,一亭一桥都精心设计,有效地利用了每一分空间和土地,处处品来皆见风景。
此时,天色已晚,叶尘到罗家时,早已过晚饭时间,但罗家自然早有准备,特意为叶尘开了一席,罗耀顺和叶尘二人吃喝之后,前者便带着叶尘向后院走去。
这会已经看不清院中景致,罗家两个家人提着灯笼走在左右两边,罗耀顺与叶尘一路说着话儿,绕过一个颇为雅致的庭院,便到了正北方一个幽静的书屋。
罗耀顺早在中午便随赵匡胤回到了开封城内,也早已见过了自己父母家人,此时带着叶尘,却是要拜访一下自己的父亲。
罗耀顺向书屋恭敬施礼,说道:“父亲!孩儿回来了,还带了朋友过来。”
房中稍静刹那,只见一位身着便袍布巾的清瘦老者从门中走出。
正是三司副使罗公明。
不及细看,叶尘连忙趋前一步,长揖施礼:“晚辈叶尘,见过罗伯伯。”
“叶贤侄不必拘礼,来来来……快快进屋坐下。”罗公明一脸温和热情说道。
叶尘一揖而起,这才抬头微微打量,只见这位有政坛不倒翁之称的老者,面容清灌,精神矍铄,绺花白的胡须,两眼微微露出苍老之眼,但眼神温润却不失神采。
罗公明也在打量叶尘,上下看了几眼,眼见叶尘虽然面容不算多么俊美,但却气宇轩昂,神采奕奕,特别是一对漆黑眸子,犹如深潭寒星一般,显得气度极为不凡。
罗公明一脸赞赏之色,再度让座,让叶尘在客位坐下,罗耀顺在对面椅子上陪坐,下人迅速呈上香茗,罗公明这才说道:“老夫与贤侄素未谋面,不过早在邸报上和小儿信中获悉贤侄的消息,此次我大宋北伐成功,贤侄立了扭转乾坤的大功。小儿跟着贤侄在与契丹铁骑大战中,也立了功勋。小儿能有你这样的朋友,老夫十分欣慰。”
叶尘得到当朝重臣夸奖,连道不敢当,且因为罗耀顺的关系,算是较为亲近的长辈,更是有些不好意思。
有了这几句开头,再加上旁边罗耀顺时时插话,叶尘和罗公明两人之间的生疏感悄然消失,罗公明对他的神情更是亲切如自家子侄。
叶尘被罗耀顺领来家中暂住,来见后者父亲,算是尽子侄之礼。但罗公明既然号称政坛常青树,为官必然趋吉避凶,十分谨慎。且因为罗耀顺的关系,他对叶尘这个下一步的当朝新贵也很喜欢,也很是看好,便忍不住对叶尘讲解了一下当今朝觐之礼、存生之道。实事上,这也是罗耀顺这么晚非要领着叶尘来见自己父亲的真正原因。
三人聊了大约一个时辰左右,罗公明微微露出疲态,便先行去休息。留下叶尘和罗耀顺二人独自聊天。
因为第二日一大早,还要参加庆贺大典,再加上二人这些时日行军赶路,确实已经有些劳累,所以二人也没说几句,罗耀顺便带着叶尘去客房休息。
……
……
次日清晨。天空东侧有了点微光,而西半边的天空却还是一片墨蓝。
北宋初期,京都开封的皇宫,论面积并不算大,甚至远逊于隋唐时西京开封的大明宫。
当年,朱温在开封立都时,汴州早已为胜地,人烟辐辏,户口已愈十万,根本没有大兴土木的空间,只得把原来的节度使衙门改了改,住了进去。
而五代各朝,都是纷纷而兴,纷纷而败,没有时间和财富在皇宫上下功夫。等到大宋建国,赵匡胤勉强将皇城整修了一番,想着扩建皇宫,却因附近的民家反对,而赵匡胤又不想因此做出强逼百姓之事,所以最后作罢。
不过宫室虽然简省狭促,但倒也没有在门面上省工料。
宣德门为皇城正门,高近十丈,有五门横列,“门皆金钉朱漆,壁皆砖石间甃,镌镂龙凤飞云之状。莫非雕甍画楝,峻桷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朶楼,朱栏彩槛”,实事上与其说是座城门,还不如说是栋修造精美的楼宇,故而也称为宣德楼。
宣德门两侧又有两座副门,名为左掖门,右掖门,形制比宣德门稍小一些。
宣德门后,是一片面积可容万人的广场,广场之后的巨型殿宇便是大宋皇城的主殿——大庆殿。大庆殿位于皇城中轴线上,是皇城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