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节(2/5)
一片遐思和冥想中,很快便进入了沉沉的梦乡。第二天用过早膳,见天色阴沉沉的,不多会又下起了毛毛细雨,赵匡胤便没有了外出游乐的兴致。他召来晋王光义和随行的近臣,突然向他们宣布:“朕打算迁都洛阳。”
其实,关于迁都洛阳的打算,赵匡胤绝非一时之思,而是已经思考了数年之久,特别是前年开封险遭黄河洪水灾害之后,更坚定了他的想法。只是一直未能统一天下,所以才未将此想法公布于众,如今天下一统,在他看来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才说了出来。
实事上,赵匡胤不仅想迁都洛阳,以后他还要迁都长安,他想让大宋王朝千秋百代永远定都长安。
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和精明的政治家,赵匡胤当然懂得,自古以来,每一个王朝在国家都城的定位上都十分讲究,事关一国国运。
他还清晰地记得,在他当皇帝的头几年,曾让卢多逊给他讲读《吕氏春秋》,那上面有一句话:“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而《管子·立政篇》说得更为详细:“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州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除了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之外,还必须有利于控制国家局面,强化国防军事;要地近富庶,有充足的赋税资源。
而洛阳这个地方,北面有险峻的邙山、滔滔的黄河,南面有洛水、伊水,西据崤函、潼关,东临虎牢、黑石,山川环绕,土地肥沃,地理形势当然比开封更具优势,更符合赵匡胤“据山河之势而去其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的长远打算。随着一个个割据政权的翦灭,这里已居于天下之中,在这里可以遥控江南,俯视中原,兼顾长城内外,而以后再迁都长安,则更有利于创立一个像汉武帝和唐太宗所缔造的强汉和盛唐的煌煌大业。
更重要的是,赵匡胤还有一个不便明言的理由,那就是在汴都开封正在潜滋暗长着一股无形的势力,这股势力已经扰得他心烦意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想通过迁都,摆脱赵光义这股势力的纠缠,使他在开封苦心经营的这个山头在无声的较量中土崩瓦解。
赵匡胤要迁都洛阳的打算从未向任何人透露,因此他一说出来,群臣尽皆愕然,谁也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都无言以对。
晋王赵光义心中吃了一惊,他敏感地觉得,皇上的这一着,似乎是冲着自己来的,心中立时紧张起来同时,也是暗自侥幸自己这个哥哥虽然已经开始怀疑警惕自己,但始终想通过温和手段化解自己这个威胁,此次特意带自己来洛阳怀念过去多半便是想以兄弟亲情感化自己。
这样想着,赵光义表面上却一片平静,装得若无其事,他要静观待变,反正他若是预料不错的话,此事不用他或者他的人出头,便有大批人站出来反对此事。原因无他,一个“利”字可以道尽一切。再说他变天大事已经展开,反对此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到时候迁不迁都还不都是自己说了算。
果然,屋子里没有沉默多长时间,便有大臣开口说话了,而且是枢密院副使沈义伦这样层次的重臣,只听沈义伦进言道:“陛下,臣斗胆认为,东京有汴河漕运之利,每年从江淮一带船运米谷数万斛至京都。京都驻有禁军十万人,全都靠这些粮食供给。陛下若是迁都洛阳,这些粮米如何运送?而且朝廷府库、重兵皆在东京,累代相袭,安国已久。若是突然迁都必会动摇根本,臣以为实在不妥。”
第600章 第二步计划
赵匡胤看了看沈义伦,毫不犹豫地说道:“迁都之事朕思之日久。往昔忙于统一天下,收复诸侯小国,无力及此。今江南光复,大业初定。正是迁都的上好时机。若说迁都不便,也是实情。但万事开头难,真的开了头也就没有什么大难了。迁都之事莫非比平北汉、降南汉、收复后蜀、南唐还难吗?实话跟你们说,朕不光要迁都洛阳,将来还要定都长安。”
到了这个时候,随行参知政事卢多逊不能不说话了,他上前启奏道:“陛下,京都迁移乃是大事,应慎之又慎。臣闻国之安危,在德不在险,请陛下三思。”
赵匡胤道:“卢卿之言固然有理,然开封地处偏僻,长居于此,神州之大,诸多地方鞭长莫及。不出百年,天下民力竭矣。”
卢多逊一想自家数十年经营的根基全部在开封一带,若是迁都洛阳,势力和利益的损失极大,不由急了,双膝跪地,一脸正气的谏道:“陛下上承天命,下驭万民,开封帝王之居,人杰地灵,必不致如此。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众臣见陛下向来宠信的副相如此说,再没有顾忌,也都纷纷附和。赵匡胤知道并不是臣僚们都不理解自己的意图,而是此事直接涉及或者说影响着包括眼前这些臣子在内太多人的利益。虽然心中不爽,但这里又不是在朝中议事,不可太过勉强,只好暂时听从了他们的意见,想待回京后再从长计议,行迁都大计。
这样想着,赵匡胤正要再说什么,却有侍者来报,说是留守开封的马军都军头、领毅州刺史冯鑫前来求见。
冯鑫在诸多的禁军将领之中,是深得赵匡胤信任的一个,此时正是赵匡胤眼中的红人。赵匡胤登大位不久,为周知天下之事,曾经让冯鑫博
其实,关于迁都洛阳的打算,赵匡胤绝非一时之思,而是已经思考了数年之久,特别是前年开封险遭黄河洪水灾害之后,更坚定了他的想法。只是一直未能统一天下,所以才未将此想法公布于众,如今天下一统,在他看来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才说了出来。
实事上,赵匡胤不仅想迁都洛阳,以后他还要迁都长安,他想让大宋王朝千秋百代永远定都长安。
作为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和精明的政治家,赵匡胤当然懂得,自古以来,每一个王朝在国家都城的定位上都十分讲究,事关一国国运。
他还清晰地记得,在他当皇帝的头几年,曾让卢多逊给他讲读《吕氏春秋》,那上面有一句话:“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而《管子·立政篇》说得更为详细:“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州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除了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之外,还必须有利于控制国家局面,强化国防军事;要地近富庶,有充足的赋税资源。
而洛阳这个地方,北面有险峻的邙山、滔滔的黄河,南面有洛水、伊水,西据崤函、潼关,东临虎牢、黑石,山川环绕,土地肥沃,地理形势当然比开封更具优势,更符合赵匡胤“据山河之势而去其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的长远打算。随着一个个割据政权的翦灭,这里已居于天下之中,在这里可以遥控江南,俯视中原,兼顾长城内外,而以后再迁都长安,则更有利于创立一个像汉武帝和唐太宗所缔造的强汉和盛唐的煌煌大业。
更重要的是,赵匡胤还有一个不便明言的理由,那就是在汴都开封正在潜滋暗长着一股无形的势力,这股势力已经扰得他心烦意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他想通过迁都,摆脱赵光义这股势力的纠缠,使他在开封苦心经营的这个山头在无声的较量中土崩瓦解。
赵匡胤要迁都洛阳的打算从未向任何人透露,因此他一说出来,群臣尽皆愕然,谁也没有思想准备,一时都无言以对。
晋王赵光义心中吃了一惊,他敏感地觉得,皇上的这一着,似乎是冲着自己来的,心中立时紧张起来同时,也是暗自侥幸自己这个哥哥虽然已经开始怀疑警惕自己,但始终想通过温和手段化解自己这个威胁,此次特意带自己来洛阳怀念过去多半便是想以兄弟亲情感化自己。
这样想着,赵光义表面上却一片平静,装得若无其事,他要静观待变,反正他若是预料不错的话,此事不用他或者他的人出头,便有大批人站出来反对此事。原因无他,一个“利”字可以道尽一切。再说他变天大事已经展开,反对此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到时候迁不迁都还不都是自己说了算。
果然,屋子里没有沉默多长时间,便有大臣开口说话了,而且是枢密院副使沈义伦这样层次的重臣,只听沈义伦进言道:“陛下,臣斗胆认为,东京有汴河漕运之利,每年从江淮一带船运米谷数万斛至京都。京都驻有禁军十万人,全都靠这些粮食供给。陛下若是迁都洛阳,这些粮米如何运送?而且朝廷府库、重兵皆在东京,累代相袭,安国已久。若是突然迁都必会动摇根本,臣以为实在不妥。”
第600章 第二步计划
赵匡胤看了看沈义伦,毫不犹豫地说道:“迁都之事朕思之日久。往昔忙于统一天下,收复诸侯小国,无力及此。今江南光复,大业初定。正是迁都的上好时机。若说迁都不便,也是实情。但万事开头难,真的开了头也就没有什么大难了。迁都之事莫非比平北汉、降南汉、收复后蜀、南唐还难吗?实话跟你们说,朕不光要迁都洛阳,将来还要定都长安。”
到了这个时候,随行参知政事卢多逊不能不说话了,他上前启奏道:“陛下,京都迁移乃是大事,应慎之又慎。臣闻国之安危,在德不在险,请陛下三思。”
赵匡胤道:“卢卿之言固然有理,然开封地处偏僻,长居于此,神州之大,诸多地方鞭长莫及。不出百年,天下民力竭矣。”
卢多逊一想自家数十年经营的根基全部在开封一带,若是迁都洛阳,势力和利益的损失极大,不由急了,双膝跪地,一脸正气的谏道:“陛下上承天命,下驭万民,开封帝王之居,人杰地灵,必不致如此。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其他众臣见陛下向来宠信的副相如此说,再没有顾忌,也都纷纷附和。赵匡胤知道并不是臣僚们都不理解自己的意图,而是此事直接涉及或者说影响着包括眼前这些臣子在内太多人的利益。虽然心中不爽,但这里又不是在朝中议事,不可太过勉强,只好暂时听从了他们的意见,想待回京后再从长计议,行迁都大计。
这样想着,赵匡胤正要再说什么,却有侍者来报,说是留守开封的马军都军头、领毅州刺史冯鑫前来求见。
冯鑫在诸多的禁军将领之中,是深得赵匡胤信任的一个,此时正是赵匡胤眼中的红人。赵匡胤登大位不久,为周知天下之事,曾经让冯鑫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