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节(1/4)
见这疯道士如此放肆无礼,护驾的侍从们顿时火冒三丈,一个个怒气冲冲地迎了上去,一边大声呵斥着,一边拉扯着他向路边拽。
那道士却不在乎,仍然以手指点着赵匡胤说:“人云‘苟富贵,勿相忘’,一当皇帝,就如此健忘,真个是贵人多忘事。一别三十年,难道就不认识了,还记得关中聚饮吗?”
听着这个道士满口不伦不类、疯疯癫癫的胡话,众人都大吃一惊,唯恐赵匡胤责怪自己护驾失职。赵光义驰马向前,对侍从们沉声喊道:“混账东西,还不把他捆起来,送交地方。”众侍卫答应一声,手持刀枪,正要动手,却听赵匡胤说道:“慢着。让他过来。”
然后赵匡胤便让马车停下,从马车中下来,走近前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忽然又惊又喜,脱口说道:“啊呀,原来是你,久违了,几十年不见,叫朕找得好苦啊!”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也不知道这道士究竟是个什么路数,只能干瞪眼瞅着。只有赵光义在无人察觉到角度中,嘴角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
赵匡胤却不管他们,上前拉着那道士脏兮兮的双手,径向小诃边的柳树下走去。一边走,一边对侍从和臣下们说道:“你们可各自歇息。拿过些酒菜来,朕要与这位道长席地畅饮。”
原来,这道士正是赵匡胤在年轻时,只身闯荡江湖,在关中一喧结识的一个自称“混沌”,又叫“真无”的道人。此人行为怪诞,放浪不羁,唯一的嗜好就是喝酒,鲸吞牛饮,堪称海量。
当年赵匡胤还是禁军中一名寻常将校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遇上了这个道士。当时两人相谈之下,甚为投缘。从那以后,便常在一块,豪饮畅谈,几至烂醉如泥。
这道士喝了酒以后,便手舞足蹈,又歌又笑,常常没头没脑地唱上几句,歌词不伦不类,让人听了茫然不解。当赵匡胤与这个道士分手的时候,道士设酒送行,二人也是在野外道路旁,抵掌痛饮。这位道士又喝得酩酊大醉,醉后故态复萌,放声而歌。但奇怪的是二人虽然对面咫尺,那歌声却似从半空中传下来,而不是从他的口中唱出来一般。且歌声又轻又细,随着微风从遥远的地方飘来,唯有赵匡胤独自一人能够听到,其他过路之人浑然不觉。
最主要的是,歌词中有两句道:“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赵匡胤听后,不知何意。待道士醒后,几次诘问,他都以酒后醉言无凭推托,不肯细道其详。
酒后二人各奔东西,自那以后,再也未曾谋面。直到建隆元年赵匡胤禅代登基,当上了皇帝。事后他突然想到,这一年是庚申年,以天干对五行,庆辛为金,十二生肖申猴,正好为金猴,又恰恰是正月初四,正月建寅,寅为虎,岂不就是关中相遇的那个道士预言的“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吗?”
赵匡胤这才知道,这位号称“混沌”或“真无”的道士原来是世外高人,得道仙长。
几十年来,赵匡胤不知多少次派人找寻他,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不仅踪影全无,就连点声息都没有,真个成了地地道道的“真无”。前年叶尘来到大宋为官,他曾经派人查叶尘过往经历,发现是一片空白,便怀疑过叶尘是否与这“真无”道士有什么关联。
不想,今日无意之中居然半路相逢,快三十年了,才见得一面,赵匡胤如何不喜出望外?
当下侍从们在树荫下摆了一张小几,搬过酒坛,摆上酒碗,又摆上了五六样现成的酒肴。赵匡胤与“真无”仍是席地而坐,自斟自饮,命侍从们远远地离开他们,赵匡胤要再一次感受一下当年穷愁不得志时朋友们之间那种真正的友谊。
两个人也不多说话,各自倒了一大碗酒,一口气倒进肚里。再斟一碗,“真无”正要喝,赵匡胤却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功夫。一别将二十载,道长仙踪何处?”
“真无”随手抓了块干卤鹿脯,放在嘴里咀嚼着,答道:“闲云野鹤,四海为家,哪里有个一定之处。”
赵匡胤又道:“当年仙长日出谶语,说道‘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后来果然应验。道行高深,可见一斑,朕每思之,都敬服有加。”
“真无”又将那碗酒一饮而尽,哈哈笑道:“真命天子一生所遇,无论吉凶兴废,皆为天数。贫道那时也只能点到为止,不敢泄漏天机。”
赵匡胤又问道:“朕自登基以来,每以国事为重,朝夕惕怵,如履薄冰。也不知有何失德之处,朝政处置究竟如何,还请仙长赐教。”
“真无”连连摆手道:“贫道乃是山野之人,不问政事,岂敢妄一言朝政。”
赵匡胤恳切地说道:“正因为仙长乃山野高人,无求于朕,更不惧于朕,说的才是肺腑之言、真知灼见,今日务求不吝赐教。”
“真无”听了这话,脸上的嬉笑之色一时散去,正色说道:“陛下临国十四年,藩镇归化,境内大治,民无冻馁之忧,国有充廪之粮,也算是一代盛世了。朝廷之德政,陛下之仁恩,四海之民颂声不绝,贫道已灌满双耳了。若说有缺失之处,贫道以为,朝廷为政过宽,乃为一失。幽燕仍在化外,不免终为缺憾。”
赵匡胤听罢,频
那道士却不在乎,仍然以手指点着赵匡胤说:“人云‘苟富贵,勿相忘’,一当皇帝,就如此健忘,真个是贵人多忘事。一别三十年,难道就不认识了,还记得关中聚饮吗?”
听着这个道士满口不伦不类、疯疯癫癫的胡话,众人都大吃一惊,唯恐赵匡胤责怪自己护驾失职。赵光义驰马向前,对侍从们沉声喊道:“混账东西,还不把他捆起来,送交地方。”众侍卫答应一声,手持刀枪,正要动手,却听赵匡胤说道:“慢着。让他过来。”
然后赵匡胤便让马车停下,从马车中下来,走近前仔细打量了一会儿,忽然又惊又喜,脱口说道:“啊呀,原来是你,久违了,几十年不见,叫朕找得好苦啊!”
众人听了,都是一愣,也不知道这道士究竟是个什么路数,只能干瞪眼瞅着。只有赵光义在无人察觉到角度中,嘴角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
赵匡胤却不管他们,上前拉着那道士脏兮兮的双手,径向小诃边的柳树下走去。一边走,一边对侍从和臣下们说道:“你们可各自歇息。拿过些酒菜来,朕要与这位道长席地畅饮。”
原来,这道士正是赵匡胤在年轻时,只身闯荡江湖,在关中一喧结识的一个自称“混沌”,又叫“真无”的道人。此人行为怪诞,放浪不羁,唯一的嗜好就是喝酒,鲸吞牛饮,堪称海量。
当年赵匡胤还是禁军中一名寻常将校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遇上了这个道士。当时两人相谈之下,甚为投缘。从那以后,便常在一块,豪饮畅谈,几至烂醉如泥。
这道士喝了酒以后,便手舞足蹈,又歌又笑,常常没头没脑地唱上几句,歌词不伦不类,让人听了茫然不解。当赵匡胤与这个道士分手的时候,道士设酒送行,二人也是在野外道路旁,抵掌痛饮。这位道士又喝得酩酊大醉,醉后故态复萌,放声而歌。但奇怪的是二人虽然对面咫尺,那歌声却似从半空中传下来,而不是从他的口中唱出来一般。且歌声又轻又细,随着微风从遥远的地方飘来,唯有赵匡胤独自一人能够听到,其他过路之人浑然不觉。
最主要的是,歌词中有两句道:“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赵匡胤听后,不知何意。待道士醒后,几次诘问,他都以酒后醉言无凭推托,不肯细道其详。
酒后二人各奔东西,自那以后,再也未曾谋面。直到建隆元年赵匡胤禅代登基,当上了皇帝。事后他突然想到,这一年是庚申年,以天干对五行,庆辛为金,十二生肖申猴,正好为金猴,又恰恰是正月初四,正月建寅,寅为虎,岂不就是关中相遇的那个道士预言的“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吗?”
赵匡胤这才知道,这位号称“混沌”或“真无”的道士原来是世外高人,得道仙长。
几十年来,赵匡胤不知多少次派人找寻他,却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不仅踪影全无,就连点声息都没有,真个成了地地道道的“真无”。前年叶尘来到大宋为官,他曾经派人查叶尘过往经历,发现是一片空白,便怀疑过叶尘是否与这“真无”道士有什么关联。
不想,今日无意之中居然半路相逢,快三十年了,才见得一面,赵匡胤如何不喜出望外?
当下侍从们在树荫下摆了一张小几,搬过酒坛,摆上酒碗,又摆上了五六样现成的酒肴。赵匡胤与“真无”仍是席地而坐,自斟自饮,命侍从们远远地离开他们,赵匡胤要再一次感受一下当年穷愁不得志时朋友们之间那种真正的友谊。
两个人也不多说话,各自倒了一大碗酒,一口气倒进肚里。再斟一碗,“真无”正要喝,赵匡胤却笑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功夫。一别将二十载,道长仙踪何处?”
“真无”随手抓了块干卤鹿脯,放在嘴里咀嚼着,答道:“闲云野鹤,四海为家,哪里有个一定之处。”
赵匡胤又道:“当年仙长日出谶语,说道‘金猴虎头四,真龙得其位’,后来果然应验。道行高深,可见一斑,朕每思之,都敬服有加。”
“真无”又将那碗酒一饮而尽,哈哈笑道:“真命天子一生所遇,无论吉凶兴废,皆为天数。贫道那时也只能点到为止,不敢泄漏天机。”
赵匡胤又问道:“朕自登基以来,每以国事为重,朝夕惕怵,如履薄冰。也不知有何失德之处,朝政处置究竟如何,还请仙长赐教。”
“真无”连连摆手道:“贫道乃是山野之人,不问政事,岂敢妄一言朝政。”
赵匡胤恳切地说道:“正因为仙长乃山野高人,无求于朕,更不惧于朕,说的才是肺腑之言、真知灼见,今日务求不吝赐教。”
“真无”听了这话,脸上的嬉笑之色一时散去,正色说道:“陛下临国十四年,藩镇归化,境内大治,民无冻馁之忧,国有充廪之粮,也算是一代盛世了。朝廷之德政,陛下之仁恩,四海之民颂声不绝,贫道已灌满双耳了。若说有缺失之处,贫道以为,朝廷为政过宽,乃为一失。幽燕仍在化外,不免终为缺憾。”
赵匡胤听罢,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