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拿下了八个城门,你们插翅难逃。非主谋者,放下武器,还可免一死,顽固不化者,诛九族!”
    “以为辰王来了,我就怕他了,鹿死谁手还未为可知!”蒙丁山冷哼一声,飞快地说道,“杀,杀他个片甲不留。”
    只有幸免于难的闻方三人,抹了一把汗,眼中难掩欣喜。张罗更是咧开嘴乐呵呵地笑了:“闻大人,你是诸葛神算啊,歪打正着,竟让你给猜对了,王爷真回来了。”
    ***
    皇城的地势本就比附近高,云光殿内又建有一高台,全是用大理石所建,上面铺了一层汉白玉台阶,上设假山流水,风景美不胜收,以供萧太后偶尔兴致来了,上去远眺皇城所用。
    今夜这高台派上了用场,萧太后笑盈盈地坐于其上。
    初月并一众太监宫女在四周搭起了三面环绕的帷幔,以挡住秋夜的凉风。萧太后坐于台前,目光悠悠地望着远处的夜色,脸上挂着胜券在握的微笑。
    傅芷璇站在她身边两尺远,把京城内外的景色尽纳入眼底。
    随着夜色的深沉,渐渐的,安静的京城忽然动了起来,最先是北边,灯火通明了一阵,又暗淡了下去,接下来是东边和南边,这两边的光亮还没消失,西边也跟着有了动静。
    因为离得太远,傅芷璇只看到星星点点的光亮,像是暗夜中的萤火虫在飞舞,一大片,影影绰绰。过了一阵,这些灯火渐渐熄灭,随后三道焰火亮起,美不胜收。待焰火过后各处城门都恢复了宁静,好似刚才那一幕只是自己的幻觉。
    傅芷璇心有不安,低头瞥了萧太后一眼,见她嘴角带笑,似是极度满意,便知这一幕定是在她的预料中,心不由自主地开始下沉。
    “那边应该传来消息了吧?”萧太后估摸了一下时辰,心情大好地问道。
    初月轻轻福身:“回太后娘娘,奴婢已安排了人在宫门口守着,目前还没消息。”
    反正时间差得也不多,萧太后也没放在心上,轻轻点了点头,好心情地望着黑夜中的燕京城。
    待天明之后,这座城池便彻底在她的掌控中了。
    忽然高台下方传来了张辽尖锐的嗓音:“太后娘娘,蒙统领浑身是血的在外面求见!”
    萧太后闻之脸色一变,蹭地站了起来,行色匆匆地跑下了高台。
    第132章
    萧太后一下高台便看见蒙丁山拄着刀, 浑身是血,气喘吁吁地站在自己面前, 狼狈又落魄。
    萧太后素来镇静的脸再也绷不住, 失控地质问道:“怎么回事?你与邹永利两个人还对付不了一个侯岩庭?他的心腹不是被你想办法支了一半去西山吗?”
    蒙丁山握住大刀,恨恨地说:“我们都被陆栖行给骗了, 他早潜伏回了京城, 祂尔山那边不过是故布疑阵, 降低我们的戒心,引诱我们动手罢了。今夜他趁着我们困住侯岩庭等人的功夫, 带着心腹和侯岩庭的人马夺下了东西南北八扇城门, 趁着天还没亮, 京城还没完全落入他们的掌控中,娘娘, 咱们快走!”
    萧太后如遭雷击, 身子一个趔趄,若非紧紧追下来的初月扶着,她就要狼狈地摔在地上。
    不过她这失态也不过是一瞬的事。短短几息功夫她又恢复了镇定, 挺直背脊,头颅高高扬起, 像一只骄傲的孔雀:“不, 你带着谨言走。”她萧心蕊绝不做那丧家之犬,仓皇出逃,整日东躲西藏,活得像一只见不得人的老鼠一样。
    “娘娘,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蒙丁山皱眉,连忙劝道,“咱们出城,一路向北,等去了北疆,陆栖行也拿咱们没办法,咱们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听到这一句,萧太后立即明白了他的意图,他是想去北疆收拢忠于他们萧家的人马,再与陆栖行抗衡。这主意倒是蛮好的,只是她爹这么久没有消息,无论是蒙丁山还是她去,这些人恐怕短期内都并不会买账。
    况且,陆栖行既然对她父亲的行动了如指掌,还能在半路设伏,想必是对北疆的局势有所掌控。他焉能给他们喘息的机会,让他们发展壮大与之对抗?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萧太后抬头望着宫门外的亮色,眸子闪着癫狂之色:“你不必劝哀家了,快带着谨言走。陆栖行坏哀家计划,哀家也要他痛彻心扉,谁也别想好过!”
    蒙丁山显然是知道她执拗的性子,重重地哀叹了一声,别开头说:“你……多保重!”
    “慢着!”萧太后叫住了他,小心翼翼地从脖子上摘下一条镶嵌着红宝石的项链和一块写着“萧”字的非木非金属的牌子,递给了蒙丁山,“拿着,给谨言,好好照顾他。”
    只有提到儿子,她的脸上才绽放出些许的温柔和不舍之色。
    蒙丁山看见她脸上的不舍,心头一动,沾着血的手用力握住了她白生生的指尖:“心蕊,事不宜迟,与我们一道走。”
    萧太后一点点地掰开了他的手,不顾他脸上失落的神色,坚定又固执地说:“哀家不走,哀家就是死也是这大燕国的太后娘娘!”
    蒙丁山知道劝不动她,收起了项链和牌子,深深地瞥了她一眼:“我带谨言走了,你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他……毕竟他是我的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