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窃取苏联的关键(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上浮利率?
    罗伯特.约翰有点懵逼。
    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主要以办理放款、结算业务以及租赁、信托投资、证券交易、房地产开发、金银和外汇及证券买卖等项业务而取得利息,赚取、利差补贴、手续费、价差等收入。
    可以说,一家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营业收入就是靠低息吸出,高息借出,来赚取其中的利差。
    以当下列宁格勒的利率,如果再上浮的话,银行就很难再有什么收益。
    企业商业贷款处于半停顿状态,利差一直只能维持在三个点左右,上浮利率再聘请高素质服务人员抢占市场,成本叠加银行肯定是要亏损的。
    抢占一个长期亏损的市场,那有什么意义。
    “老板,目前苏联的经济几乎处于半停滞状态,我们吸收到的钱很难借出去,成本再增加的话,恐怕要亏损。”
    这特么算什么问题。
    沈建南挑了挑眉毛敲打着桌子。
    “嗨。老萝卜头。你听着,我们并不需要把钱放出去赚取利差,我们只需要吸收足够的存款就可以。”
    “......”
    罗伯特.约翰沉默了片刻。
    银行家的敏锐,让他察觉到了沈建南的目的并不单纯。
    “老板。你是不是在下一盘大棋。”
    “恭喜你答对了。不过,现在还没有奖励,如果你做的漂亮,我想,你明白的。”
    “赞美上帝!”
    “嗯?”
    “赞美老板的仁慈。”
    “坦克有。”
    “但是老板,有一件事我不得不提醒你一下,如果吸收的存款没有足够收益支付利息,也许,我们很快就要破产了。”
    理论上来说,罗伯特.约翰说的没错。
    但是么......
    沈建南只好再次解释一遍,老萝卜头负责苏联银行业,这些事,他势必需要全程参与。
    “萝卜头。你可以转动一下你的萝卜脑袋。比如说,我们以百分之六利率吸收了a储户的存款,然后以这笔存款支付b储户的利息,再以b储户的存款,支付c储户的利息,再次c储户的利息支付d储户的利息,你觉得这个主意怎么样?”
    “......”
    拿着电话,罗伯特.约翰目瞪口呆。
    这特么不是著名的庞氏骗局么。
    巧合的是,这个著名的骗局地址就是在波士顿。
    1919年,意大利人查尔斯·庞兹到了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大众兜售邮政票据。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一片混乱,庞兹便利用这种混乱。
    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
    其实,只要懂一点金融知识的人都会指出,这种方式根本不可能赚钱。
    但庞兹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三个月天之内都可以获得百分之四十回报。
    于是,大量“投资者”跟进,让查尔斯.庞兹轻而易举聚集了数千万美元的财富。
    作为银行从业者,罗伯特.约翰对这件事自然是耳熟能详,回味过来沈建南说的话,他不禁一个哆嗦。
    老板。
    你特么是想把我卖了么。
    “老板,这不是拆东墙补西墙么?”
    “没错。就是查尔斯·庞兹的那一套,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挥霍,我们只是想要拯救苏联不堪重负的经济。”
    “......”
    鬼才会信的话。
    罗伯特.约翰暗自腹诽着。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一招可以轻松碾压苏联银行业和其它外资银行,让南博可以飞速在列宁格勒吸收到大笔存款。
    “放心吧,老萝卜头,我是不会把你卖了的。你知道的,我最不耻那种只顾自己赚钱什么人都能卖的家伙。”
    “老板。这话你自己信么?”
    “当然。上帝可以作证!”
    “......”
    上帝靠得住,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
    挂断电话,罗伯特.约翰只能连连吐糟着,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简直没有任何漏洞。
    “真是个魔鬼一样的家伙!”
    天空泛起一丝鱼肚白,列宁格勒的黑夜过去了。随着居民走上街头,有人赫然发现,东大街一家新开的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人,总是喜欢凑热闹的。
    全世界,其实所有国家的人都一个德行。
    望着几十米长的队伍,准备去黑市买菜的安索.艾娃.舒若希基娜有些好奇,她不由拎着菜篮子凑了过去。
    “嗨。小伙子,你们在这里排队做什么。”
    “喔。这家银行新开业,据说达到五万卢布存款,就可以在这家银行办理vip尊享客户,有专人服务,并且会提供一杯免费的咖啡。”
    “还有啊。听说利息也比国家基准利率高百分之三。”
    安索.艾娃.舒若希基昏黄的眼里写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