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欧洲搅屎棍(二合一大章)(2/3)
但英国不行,私有化虽然刺激了英国的经济,也将各种问题暴露在了眼前,连续的加息,也让英国陷入到了经济的困局,现在,英国太需要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了,只是受到汇率机制制约,英国政府根本无法随心所欲的印钞来刺激经济。
沉思了片刻,德鲁肯米勒从办公椅上站起身,走到了不远处的世界地图前。
从欧洲目前的局势来看,erm之中,英国将会是这个汇率机制中最大的一根软肋,并且永远不会改变。
作为一个岛国,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其铁路公路运输无法整合到欧洲大陆体系,自然不可能做到整合整个欧陆政局,如果欧洲统一,其政治文化中心可能巴黎,柏林甚至罗马,但绝不会是伦敦。
而一个坐拥两亿以上人口的欧洲联盟,拥有统一的外交经济政策,英国也只能沦为小跟班,被其万丈光芒所淹没。
从历史上英国人做出的决策看,就像是欧洲的搅屎棍,欧陆哪家做大就联合其他国家打他,历史上西班牙、法国、德国都深受其害。
现在,德国的强大,想必会令英国和法国都深深感到不安吧。
斯科特·贝瑟研究过英国房地产行业,并做空过几只房地产股票。他告诉德鲁肯米勒:德国维持高利率,英镑已经处于erm机制的下限,英国央行可以通过加息来维护英镑。
但是英国按揭贷款利率通常是浮动的,如果央行加息,老百姓就会立即有还款压力,消费下滑对已经陷入衰退英国而言是雪上加霜。
所以,英国央行绝对不会加息。
那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德国央行能不能承受来自其他十二国的压力降息了,如果施莱辛格能够抵御其他十二国的压力,erm最大短板将会彻底暴露出来。
“施莱辛格,我想,你一定不希望牺牲德国的利益,来带上这么几个猪队友吧。他们可是坑了你们一次又一次了。”
从地图上收回视线,德鲁肯米勒轻声自言自语了一句。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经济的运转就像是阴阳理论一样,既相悖又互相依存。
在后来,全球各国通胀低迷,央行争相降息来刺激通胀,甚至不少国家打光了所有的筹码,利率下调到了海平线,将命运彻底交给了上帝。
0利率时代下,百分之二点几的利率,就足以吸引无数资本趋之若鹜,某额宝仅仅高出银行基准利率百分之零点二,可以沉淀数万亿资金。
风险,总是与收益相对的。
当风险高于银行基准利率的时候,你就得需要考虑本金损失的可能性。
但很遗憾,很多人总觉得,倒霉蛋里绝对不会有他这个。
某东的理财达到百分之六点五,轻而易举吸引力无数铤而走险的基民,冒着本金被消灭的风险,毅然加入了搞基大军。
结果,到期立马出现了对付问题,基金亏损高达百分之七十。
p2p、理财、金管,一个个地雷的凸显爆炸,也无法阻止资金的前仆后继,因为这是资本的天性,追逐利润。
波士顿,查尔斯河畔。
沈建南手里拿着一根鱼竿,心不在焉陪着额宋晓丹在河边钓着鱼。
与后来各国通胀低迷相争相加息比,现在各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1980年3月,美国通胀高达14.8%,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连续加息,1981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达到20%。
是的,基准利率百分之二十,一个后来人想都不敢想的恐怖数字。
接踵而至的是美国经济衰退,通胀率在1983年降到3%。极度收紧的货币政策为里根腾挪出了空间,依靠政府大幅举债,加上从曰本市场抽血,以广场协议威逼曰本买入美元,美国经济腾飞了,里根笑了。
美联储沃尔克和里根这对”绝代双骄“成为了世界各国央行和政府的楷模:紧缩货币政策打击通胀的“沃尔克之剑”以及通过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的“里根经济学”。
此后,多国央行纷纷效仿沃尔克,收紧货币政策,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抵御通胀;与此同时,这些紧缩政策正在铺垫着九十年代初期的全球经济衰退。
如今大势已然倾斜,在广场协议签订、在苏联解体、在一重康野选择为美元让步的时候,一切都早已注定。
犹如惯性的车轮,各种布局和推手下,不管是他这个棋盘外的挂逼,还是欧洲各国,选择或者不选择,本身就没有太多的选择。
问题是,要怎么才能在这场洪流之中截断最大的利益。
池子是有上限的。
就像七色球的奖池,最大的中将总额度,也无非是将奖池给掏空。
要做空,首先要满足一个条件。
有对手盘。
因为做空的三个基本逻辑是借入、卖出、再买入换回去。
而中间的卖出环节,就需要有买方来买下。
没有买方会什么后果?
借来的钱,可能会像是废纸一样全烂在自己手里,眼睁睁的看着做空的标的贬值,却亏的像是红头阿三。
英国央行是这场局里最大的那只肥羊,但也只有二百二十亿英镑
沉思了片刻,德鲁肯米勒从办公椅上站起身,走到了不远处的世界地图前。
从欧洲目前的局势来看,erm之中,英国将会是这个汇率机制中最大的一根软肋,并且永远不会改变。
作为一个岛国,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其铁路公路运输无法整合到欧洲大陆体系,自然不可能做到整合整个欧陆政局,如果欧洲统一,其政治文化中心可能巴黎,柏林甚至罗马,但绝不会是伦敦。
而一个坐拥两亿以上人口的欧洲联盟,拥有统一的外交经济政策,英国也只能沦为小跟班,被其万丈光芒所淹没。
从历史上英国人做出的决策看,就像是欧洲的搅屎棍,欧陆哪家做大就联合其他国家打他,历史上西班牙、法国、德国都深受其害。
现在,德国的强大,想必会令英国和法国都深深感到不安吧。
斯科特·贝瑟研究过英国房地产行业,并做空过几只房地产股票。他告诉德鲁肯米勒:德国维持高利率,英镑已经处于erm机制的下限,英国央行可以通过加息来维护英镑。
但是英国按揭贷款利率通常是浮动的,如果央行加息,老百姓就会立即有还款压力,消费下滑对已经陷入衰退英国而言是雪上加霜。
所以,英国央行绝对不会加息。
那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德国央行能不能承受来自其他十二国的压力降息了,如果施莱辛格能够抵御其他十二国的压力,erm最大短板将会彻底暴露出来。
“施莱辛格,我想,你一定不希望牺牲德国的利益,来带上这么几个猪队友吧。他们可是坑了你们一次又一次了。”
从地图上收回视线,德鲁肯米勒轻声自言自语了一句。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经济的运转就像是阴阳理论一样,既相悖又互相依存。
在后来,全球各国通胀低迷,央行争相降息来刺激通胀,甚至不少国家打光了所有的筹码,利率下调到了海平线,将命运彻底交给了上帝。
0利率时代下,百分之二点几的利率,就足以吸引无数资本趋之若鹜,某额宝仅仅高出银行基准利率百分之零点二,可以沉淀数万亿资金。
风险,总是与收益相对的。
当风险高于银行基准利率的时候,你就得需要考虑本金损失的可能性。
但很遗憾,很多人总觉得,倒霉蛋里绝对不会有他这个。
某东的理财达到百分之六点五,轻而易举吸引力无数铤而走险的基民,冒着本金被消灭的风险,毅然加入了搞基大军。
结果,到期立马出现了对付问题,基金亏损高达百分之七十。
p2p、理财、金管,一个个地雷的凸显爆炸,也无法阻止资金的前仆后继,因为这是资本的天性,追逐利润。
波士顿,查尔斯河畔。
沈建南手里拿着一根鱼竿,心不在焉陪着额宋晓丹在河边钓着鱼。
与后来各国通胀低迷相争相加息比,现在各国的情况恰恰相反。
1980年3月,美国通胀高达14.8%,时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连续加息,1981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达到20%。
是的,基准利率百分之二十,一个后来人想都不敢想的恐怖数字。
接踵而至的是美国经济衰退,通胀率在1983年降到3%。极度收紧的货币政策为里根腾挪出了空间,依靠政府大幅举债,加上从曰本市场抽血,以广场协议威逼曰本买入美元,美国经济腾飞了,里根笑了。
美联储沃尔克和里根这对”绝代双骄“成为了世界各国央行和政府的楷模:紧缩货币政策打击通胀的“沃尔克之剑”以及通过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的“里根经济学”。
此后,多国央行纷纷效仿沃尔克,收紧货币政策,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抵御通胀;与此同时,这些紧缩政策正在铺垫着九十年代初期的全球经济衰退。
如今大势已然倾斜,在广场协议签订、在苏联解体、在一重康野选择为美元让步的时候,一切都早已注定。
犹如惯性的车轮,各种布局和推手下,不管是他这个棋盘外的挂逼,还是欧洲各国,选择或者不选择,本身就没有太多的选择。
问题是,要怎么才能在这场洪流之中截断最大的利益。
池子是有上限的。
就像七色球的奖池,最大的中将总额度,也无非是将奖池给掏空。
要做空,首先要满足一个条件。
有对手盘。
因为做空的三个基本逻辑是借入、卖出、再买入换回去。
而中间的卖出环节,就需要有买方来买下。
没有买方会什么后果?
借来的钱,可能会像是废纸一样全烂在自己手里,眼睁睁的看着做空的标的贬值,却亏的像是红头阿三。
英国央行是这场局里最大的那只肥羊,但也只有二百二十亿英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