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引起怀疑(1/2)
看到一群孩子的反应,方炎笑了笑道:“嗯,大家知道就好了,不过嘛,我也知道大家不喜欢学习,今天我就教大家唱歌吧。”
很快,太学院里便传出来了朗朗上口的整齐声音,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
当天李世民便得到了内官的报告,太子不好好的埋头做学问,竟然唱起歌来了,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知道实情的内官不敢有懈怠,第一时间就把弟子规和三字经抄录了一份,然后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台上。
当时李世民刚刚从早朝上下来,在上书房里处理奏章,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由微怒,昨天带着太子玩乐也就忍了,想到方炎是第一天任职,可能是想和太子搞好关系,可今天又唱歌,那岂不成了胡闹?李世民很生气,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的内官吓的要死,还是侍候在李世民身边的另一名内官,从一堆奏章中抽出来了那两本读物的抄录版,送到了李世民面前。
“这便是太子今天所唱的内容?”李世民压着心中的火气,翻开了奏章,比一般的奏章厚很多,里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三个一行,李世民看了看,口中轻轻念了起来,语句都很押韵,念起来朗朗上口,李世民轻轻念着,心中慢慢由生气变成了惊讶,惊讶又变成了震惊,最后甚至都忘记了一般,只一心看了起来,偶尔还停顿下来思考一番,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
跪在地上的内官也不敢起身,就那么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心中紧张不已,额头上的汗水不停的落下来,这要是陛下生气了,那个方炎自然要倒霉,自己恐怕也逃不了干系啊。
李世民似乎将眼前跪在地上的内官给忘记了,他已经被这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毕竟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三字经和弟子规,经过数百年流传的这两本书,自然是有其精髓所在的,过了很久,李世民一口气三字经看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的感觉。抬眼才发现面前的内官紧张不已,心情好转的李世民自然不会再惩罚他了。
“这两本书都是方炎所作吗?朕从来没有见过呢。”李世民问道。
“是的,这都是从太学院里传出来的,太子今天就学习的这个,而且太子聪明过人,大部分都已经能够背诵出来了。”
李世民闻言,便明白方炎的意思了,抚掌大笑道:“好,你抄录有功,下去领赏吧。”
“谢陛下。”内官兴奋不已,赶紧退了下去。
李世民看了又看,然后便吩咐身边侍立的内官去将这两本读物腾抄数十份。方炎在太学院忙活了半天,他发现这些孩子都挺聪明伶俐的,半天功夫不少人都可以不看就可以背诵出来了,这效果好的让方炎都有些意外,最重要的是太子和这些陪读的学生一点抵抗情绪都没有,方炎让几个孩子先是跟着唱,等到不少人都会了以后,又让他们接龙一个接着一个,激发了这些孩子们的好胜心理,最后都不需要方炎去督促了,一个个就主动背诵起来了,否则到时候接不上来就尴尬了。
看到自己弄出来的东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方炎也很满足,原先的历史上这两本书都是在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好在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又都是文言文,现在拿出来也不现的怪异。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文化传承优秀与否是多么重要的了。方炎回到候府,一名皇宫里的内官已经等在候府里了,带来了李世民的一道口谕,让他明天却上书房面见陛下,方炎接了旨。才发现自己这段时间竟然被李世民传召了不少次,这次传召想来肯定也是和太子有关了,方炎也不担心,那两本读物都是积极向上的,虽然自己的方法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能理解,不过从最后的效果来看,自己还是赢了的,想起那天在上书房里和李世民密谈的情景,感觉李世民应该不会怪罪自己的。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李世民在商谈完了国事之后,便让一名内官托着一个盘子出来了,就在众臣都好奇是什么东西时,那内官走到每一个大臣面前,给了每人一本折子,正是方炎写出来的三字经和弟子规两本书,两本书虽然内容丰富,不过用字简练,加在一起也不过两千多字,两张宣纸就可以全部抄录下来了。
李世民也不急着说这事,下面的众臣子便看了起来,这些大臣不少都是做文章的好手,如今又是陛下发下来的,一个个更是认真的看了起来,不少文臣都有边看边念的习惯,最后大堂上几十个文臣都微微摇头念了起来,那情景跟昨天的太学院相差不多了。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一众大臣念念有词,遇到精妙之初还反复念上几次,李世民的朝会上一直风气比较开放,大臣们也很放的开,这便是李世民的特殊魅力了,和群臣们的关系即不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又能让一群大臣由心的敬佩尊崇。
过了一柱香的时间,不少人已经念完了,然后众臣便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李世民才朗声问道:“大家觉得这两本书如何?”
这事自然是问位于大殿左侧的文臣们了,右侧的武将们也纷纷把目光瞧了过来。众文臣们相互递了下眼色,然后为首的杜如晦如出班道:“回陛下,这两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也很好,可以
很快,太学院里便传出来了朗朗上口的整齐声音,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
当天李世民便得到了内官的报告,太子不好好的埋头做学问,竟然唱起歌来了,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知道实情的内官不敢有懈怠,第一时间就把弟子规和三字经抄录了一份,然后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台上。
当时李世民刚刚从早朝上下来,在上书房里处理奏章,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由微怒,昨天带着太子玩乐也就忍了,想到方炎是第一天任职,可能是想和太子搞好关系,可今天又唱歌,那岂不成了胡闹?李世民很生气,跪在地上大气不敢喘的内官吓的要死,还是侍候在李世民身边的另一名内官,从一堆奏章中抽出来了那两本读物的抄录版,送到了李世民面前。
“这便是太子今天所唱的内容?”李世民压着心中的火气,翻开了奏章,比一般的奏章厚很多,里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三个一行,李世民看了看,口中轻轻念了起来,语句都很押韵,念起来朗朗上口,李世民轻轻念着,心中慢慢由生气变成了惊讶,惊讶又变成了震惊,最后甚至都忘记了一般,只一心看了起来,偶尔还停顿下来思考一番,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
跪在地上的内官也不敢起身,就那么眼巴巴的看着李世民,心中紧张不已,额头上的汗水不停的落下来,这要是陛下生气了,那个方炎自然要倒霉,自己恐怕也逃不了干系啊。
李世民似乎将眼前跪在地上的内官给忘记了,他已经被这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毕竟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三字经和弟子规,经过数百年流传的这两本书,自然是有其精髓所在的,过了很久,李世民一口气三字经看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的感觉。抬眼才发现面前的内官紧张不已,心情好转的李世民自然不会再惩罚他了。
“这两本书都是方炎所作吗?朕从来没有见过呢。”李世民问道。
“是的,这都是从太学院里传出来的,太子今天就学习的这个,而且太子聪明过人,大部分都已经能够背诵出来了。”
李世民闻言,便明白方炎的意思了,抚掌大笑道:“好,你抄录有功,下去领赏吧。”
“谢陛下。”内官兴奋不已,赶紧退了下去。
李世民看了又看,然后便吩咐身边侍立的内官去将这两本读物腾抄数十份。方炎在太学院忙活了半天,他发现这些孩子都挺聪明伶俐的,半天功夫不少人都可以不看就可以背诵出来了,这效果好的让方炎都有些意外,最重要的是太子和这些陪读的学生一点抵抗情绪都没有,方炎让几个孩子先是跟着唱,等到不少人都会了以后,又让他们接龙一个接着一个,激发了这些孩子们的好胜心理,最后都不需要方炎去督促了,一个个就主动背诵起来了,否则到时候接不上来就尴尬了。
看到自己弄出来的东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方炎也很满足,原先的历史上这两本书都是在几百年后才会出现的,好在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又都是文言文,现在拿出来也不现的怪异。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一个文化传承优秀与否是多么重要的了。方炎回到候府,一名皇宫里的内官已经等在候府里了,带来了李世民的一道口谕,让他明天却上书房面见陛下,方炎接了旨。才发现自己这段时间竟然被李世民传召了不少次,这次传召想来肯定也是和太子有关了,方炎也不担心,那两本读物都是积极向上的,虽然自己的方法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能理解,不过从最后的效果来看,自己还是赢了的,想起那天在上书房里和李世民密谈的情景,感觉李世民应该不会怪罪自己的。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李世民在商谈完了国事之后,便让一名内官托着一个盘子出来了,就在众臣都好奇是什么东西时,那内官走到每一个大臣面前,给了每人一本折子,正是方炎写出来的三字经和弟子规两本书,两本书虽然内容丰富,不过用字简练,加在一起也不过两千多字,两张宣纸就可以全部抄录下来了。
李世民也不急着说这事,下面的众臣子便看了起来,这些大臣不少都是做文章的好手,如今又是陛下发下来的,一个个更是认真的看了起来,不少文臣都有边看边念的习惯,最后大堂上几十个文臣都微微摇头念了起来,那情景跟昨天的太学院相差不多了。
“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一众大臣念念有词,遇到精妙之初还反复念上几次,李世民的朝会上一直风气比较开放,大臣们也很放的开,这便是李世民的特殊魅力了,和群臣们的关系即不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又能让一群大臣由心的敬佩尊崇。
过了一柱香的时间,不少人已经念完了,然后众臣便纷纷交头接耳的讨论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李世民才朗声问道:“大家觉得这两本书如何?”
这事自然是问位于大殿左侧的文臣们了,右侧的武将们也纷纷把目光瞧了过来。众文臣们相互递了下眼色,然后为首的杜如晦如出班道:“回陛下,这两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内容也很好,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